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丹心追梦踏歌行——“时代楷模”阎肃艺术成就研讨会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21日08:0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高艾知足 李泽鹤 张 力

  一颗赤子丹心,一腔热血豪情,一支擎天巨笔,一段艺坛传奇。继12月10日阎肃作品音乐会圆满落幕5天后,由总政宣传部和空军政治部联合举办的 “一片丹心向阳开——时代楷模”阎肃艺术成就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0余名军内外知名专家、艺术家、评论家齐聚京西宾馆,从“诗词大家”、“戏剧大家”、 “艺术大家”等角度,对阎肃的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研讨。

  风雅颂词书华章

  85年人生岁月,65载艺术生涯,阎肃始终挺立时代潮头放声高歌,先后创作了1000多件文艺作品,获得100余项国家和军队文艺大奖,被誉为“红心向党、追梦筑梦、德艺双馨”的文艺战士。座谈开始前播放的阎肃事迹短片,开宗明义点出了阎肃非凡的艺术成就和精神特质。

  “和阎老相识20多年,从晚会到会演,从研讨到评奖,从军队任务到地方活动,合作共事很多,信、惜、勤、敏,是我心目中阎老的形象。”二炮政治 部文工团原团长、词作家屈塬在发言中提到,“多年来,凡是国家、军队有重要演出活动,阎老都会担任总策划或艺术顾问,被大家誉为‘定海神针’,军队文艺工 作者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担当、有作为,与以阎老为代表的老艺术家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座谈中,屈塬说最让自己惊诧的是《雾里看花》,写这首作品时阎老已经60多岁,一个老人以现代感极强的手法,用充满流行元素的文笔,把打假这样 一个难以表现的命题,写得洋洋洒洒、真真切切,标志着阎老的歌词艺术达到了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的境界,不但拓展了阎肃歌词创作的艺术营盘,也丰富了当代流 行音乐的样式和色彩。

  空政文工团创作室原创作员、作曲家姚明与阎肃合作过《北京的桥》《唱脸谱》等多部作品,座谈中,他深情回忆了对阎肃的最初印象:“我读中学时, 在学校阅览室偶然读到《江姐》的唱词: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愿得香甜满人间。这是对唐代诗人李商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 反其意而用,看罢,令我拍案叫绝。在当时,把它用在革命者江姐身上,一是需要才华,二是要有胆量。从此,阎肃的名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谈到阎肃的诗词造诣时,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词作家宋小明说:“他有深厚的文学基础、戏曲基础,《我爱祖国的蓝天》是站在一个飞行员的角度写 的,充满了浪漫情怀、充满了英雄气概,甚至有幸福感。《军营男子汉》是站在一个战士的角度去写的,所以语言更为通晓,更为直白,有一种号召感。那么《长城 长》就不光是给军队写,也是给全民写的,用长城这个意象去写,所以充满了浪漫感。”

  “从《长城长》《马兰谣》《风花雪月》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阎老作品的古风古韵。”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原团长、词作家王晓岭重点分析了阎肃的歌 词格局:“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高峰是诗经和唐诗宋词,当今词家的学习借鉴往往以此为重,可阎肃却把目光投向了元曲。元曲是中国曲艺的开端,除了内容的叙事 性,语言构成上也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和唐诗五言七言句式,比宋词的长短句少了束缚、多了舒展,叙述方式更为口语化,阎肃的歌词深得此中真义,因此形成了气象 万千的大格局。”

  一针一线绣红旗

  2011年10月15日,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式上,阎肃荣获2011年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与会专家在谈到阎肃创作的戏剧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江姐”的“红毛衣、蓝旗袍、白围巾”经典形象。然而,阎肃创作的经典戏剧又何止《江姐》一部呢?

  国家京剧院院长、导演张凯华与阎肃是合作了30年的“忘年交”,他深情回忆道:“阎老与京剧艺术情浓意浓,与国家京剧院情深缘深。他于上世纪 70年代初借调进国家京剧院工作近6年,是剧院的老朋友,他为中国京剧、为国家京剧院创作了很多精品佳作,京剧《红色娘子军》、新编历史剧《红灯照》、京 剧《红岩》等都已成为经典之作。他用至情至性、至真至纯的赤子情怀,拥抱艺术舞台,铸就了一部又一部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歌剧《党的女儿》创作于建党70周年。该剧作曲、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王祖皆,谈起当年与阎肃合作时的情景:“阎肃老师毫不动摇,用饱满的政治热 情,3天完成一场戏,18天竟然完成了6场歌剧的全剧创作任务。记得总政领导第一次来审看时,由于来不及完成全剧排练,就由阎肃老师一人用绘声绘色说戏的 方式汇报,现场效果极好。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可见他对戏的把握能力之强,所有细节烂熟于心、成竹在胸。”

  《党的女儿》表现了在白色恐怖下,普通共产党员田玉梅、桂英以及采药老人七叔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和信念。王祖皆说,该剧演出后,党和国家领 导人以及文艺界的专家学者纷纷称赞,是一曲中国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一部重要作品,而阎肃作词的《万里春色满家园》《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等唱段,已成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的声乐教材。

  阎肃曾说:“创作军歌,我是被时代推着、责任推着,也是被感情在推着。”只要是军队题材的作品,只要是能“帮上忙、说上话”,阎肃都义不容辞、 鼎力相助。对此,总政话剧团团长、编剧王宏感触颇深:“从近年来我团创作的话剧《黄土谣》《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到《生命档案》《兵者·国之大事》,无 不倾注了阎老的心血与智慧,上述每一部作品,阎老都参与了剧本或作品研讨,都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人生舞台育芬芳

  阎肃是“诗词大家”,是“戏剧大家”,更是“艺术大家”。他不仅艺能出众,艺德高尚,更可贵的是他将所学、所悟、所感传承给后辈,哺育了许多新一代文艺工作者,立起了文艺战士的好榜样。

  歌唱家李谷一回忆起和阎老的往事,动容地说:“有好几届我与他一起参加央视全国青年歌手大赛,我发现他在任何时候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有原则也有 情感。比方说,他坐在高台的硬板座位上当两个多小时的监审,从不叫苦嫌累,任劳任怨,公平公正地监视评委们的工作,还不断地为赛事组委会出主意,为培养年 轻的文艺一代人,他付出了心血,自始至终圆满完成任务。阎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精神食粮,他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今年“9·3”晚会气势恢弘、盛况空前,艺术地呈现了那段伟大而坎坷的光辉历程,在创排过程中,阎肃担纲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虽已是85岁高 龄,他仍常常加班至深夜。晚会总导演、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陈维亚回忆说:“有一次深夜,他在大会堂门口对我说‘你要永远记住艺术以打动人为最重要,到了 排练阶段,你的任务就是用艺术形象来打动人,不要受我们前期文学创意的影响,记住这一条,你就站起来了’。这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当时看见这么一个瘦弱 的、微驼背的老人,抽着烟,慢慢走下台阶,心中产生由衷敬意。”

  央视导演邓在军谈起这位相识了半个世纪、多次亲密合作的“老哥”,不禁潸然泪下。她说,“为了给国庆40周年晚会创作歌曲,我把阎肃老师关在宾 馆两个多月,逼他写东西。他写了两首感人的歌曲,一首是《中国人》,另一首是《风雨同舟》。今天,当我们回顾人们当时的复杂心态,回味这两首歌曲的思想内 涵,能真切感受到阎老的爱国激情,犹如奔腾的黄河水,通过他美妙的艺术之笔,淋漓尽致地流淌出来。”

  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余秋雨在研讨文章中写道:“我们每次见面,我都叫他‘老阎’,他都叫我‘教授’,他似乎一直保持着一个‘请教者’的谦虚地 位。这使他每时每刻都对世界、对他人保持着一种新奇感。这样的人是可爱的,他喜欢一切给他带来任何审美愉悦和思维愉悦的人,因此他自己也让人喜欢了,没有 人不喜欢他。”

  谈到对阎肃艺术人生的印象,余秋雨表示:“首先,他是一个稳稳地站在中国土地上的当代君子;其次,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天真艺术家;第三,他是一个直到晚年还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奇迹般老人。有此三点,此生足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