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塞内加尔人文主义女作家阿米纳塔获“法语国家组织大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7日08: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 非

    阿米纳塔·索·法勒

  2015年,法兰西学院共颁发了64个奖项,其中,最高奖项“法语国家组织大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奖励一名为法语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学术界人士。今年该奖由塞内加尔女作家阿米纳塔·索·法勒摘得。

  阿米纳塔1941年生于圣路易市。殷实的家境使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学熏陶,不仅有机会阅读父亲的大量藏书,还时常从登门拜访的格里奥(撒哈拉以南非洲世代相传的诗人、说唱艺人、口头文学家和琴师的总称)口中听到许多传说故事,为她开启了文学的第一道大门。

  阿米纳塔小时就读于古兰经学校,后在圣路易费德尔布高中和达喀尔范沃高中接受法语教育。获得高中会考文凭后,她赴法国索邦大学攻读现代文学学士学位,并在巴黎结识了后来的丈夫——塞籍留学生桑巴·索。1963年,阿米纳塔与索结婚,并不顾恩师劝阻,毅然与丈夫一同回到祖国,成为初中语文教师,丈夫则成为经济学教授。1974年至1979年,阿米纳塔当选国家法语教学改革委员会成员,参与编写教材,其中包括高中毕业班的语文教材。

  在教学的同时,阿米纳塔以写作为乐,1973年完成第一部小说《幽灵》,并在亲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将手稿交给出版社。由于坚持不愿删去书中的沃洛夫语词汇,3年后出版社才决定按其意愿出版该书,出版后《幽灵》广受好评。1979年,她发表第二部小说《乞丐罢乞》,该作品为她赢得了国际声誉,并改变了其人生轨迹。1979年,阿米纳塔被任命为文化部文学和知识产权司司长及研究和文明中心主任。1987年,她创立库迪亚文化机构,下设出版社、书店、阅读角和非洲文化促进和交流中心。1988年,她放弃待遇丰厚的公务员职位,全身心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并通过举办丰富的文学艺术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使非洲文化促进和交流中心一时发展为达喀尔最具活力的非政府文化组织。2000年,她回归故里,在家乡圣路易开办了国际文学、艺术和文化研究和促进中心,继续从事文化推广事业,直至今日。在此期间,她笔耕不辍,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多次受邀前往国外就其作品或教育、文化等话题进行演讲。

  阿米纳塔是人文主义者和介入性作家,重视传统价值和人的尊严,其作品植根于社会现实,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弊病,总能引起读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她如今已发表10多部长篇小说及若干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和剧本等,其主要长篇小说有《幽灵》(1976年)、《乞丐罢乞》(1979年)、《竞技场的呼唤》(1982年)、《国家的前父》(1987年)、《长者的枣树》(1993年)、《故乡的温存》(1998年)和《悲伤的盛宴》(2005年)。

  阿米纳塔及其作品获得荣誉无数。1997年,她荣获美国知名女校曼荷莲学院荣誉博士学位;2000年被法国杂志《快报》评为“推动塞内加尔前进的100位人物”;2001年、2003年、2004年先后三次担任法语国家组织五大洲文学奖评委;先后获得塞内加尔政府颁发的骑士荣誉勋章、棕榈骑士勋章、杰出人物骑士勋章、国家狮子骑士勋章及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受压迫者的罢工》1979年获法国龚古尔奖提名,1980年获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学大奖,2000年被马里导演谢克·乌马尔·西索科拍成电影。长篇小说《竞技场的呼唤》1982年获龚古尔奖提名,同年获非洲文学国际奖,2006年被塞内加尔导演谢克·恩迪亚耶拍成电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