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举办第五次创作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1日07:55 来源:中国作家网 黄尚恩

如何写出历史文化名人的精气神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举办第五次创作会

  自2012年启动至今,由中国作协主持的重大文化原创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出版工作进展顺利:全套124卷中已有40部作品与广大读者见面,全部传主均已有作者认领,90多人已向丛书编委会提交了创作大纲。为了更好推进丛书创作与出版,12月5日至6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第五次创作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编委会主任何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分丛书编委会成员、专家学者同22位丛书作者与会进行了交流。

  何建明说,召开此次创作会,一方面是为了探讨解决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加油和督促,让大家增强紧迫感,按时按质完成书稿。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研究传主的时代背景和相关材料,力求走进传主的内心世界,得出自己的新发现,写出历史名人的精气神。这套丛书的定位是“文学传记”,要在保证史实不出错的前提下,叙述得精彩一些,让作品充满文学性。每一个创作者都要有责任意识,严把书稿质量关,让整套丛书得到广大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高度认可。

  与会作者的创作进度不尽相同,他们在发言中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情况,着重就创作的准备、作品切入的角度、如何生动地塑造人物、虚构与想象的界限处理、写作中遇到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不仅谈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困惑,还明确了写作进度和交稿时间。郑欣淼、陶文鹏、张陵、李炳银、张水舟、黄宾堂等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丛书编委会专家逐一进行了点评,或指出问题,或提出建议,力求为作者们下一步的创作打磨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发。

  当然,不同的作者在创作中面临不同的问题。有人谈到,传主的相关资料太少,很难支撑一本传记。他们能做的就是熟读传主的作品,从作品反推这个人物的经历和精神世界。如果传主写的是纪实性作品,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假如他写的是小说或诗歌,那只能从作品中捕捉他的一些思想踪迹了。在交流中,专家们谈到,对于资料很少的传主,可以采用“淡化生平线,突出作品线、思想线”的策略。在根据传主的作品进行推演时,要讲究合情合理,要在文中给出提示,让读者知道这只是你的一种猜测而非史实。

  而有些作者则面临相反的困境:传主的相关资料太多,陷进去就不容易出来。甚至有些传主之前已经有多本传记,想要写出具有超越性的传记作品来,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沉潜。专家们谈到,写一个人的传记,就要鲜活地写出你眼中的这个人物。一定要抓住最要害的地方,抓住人物的主要方面,写出这个人的精神风貌。因此,不一定按照从出生到死亡的顺序,一件一件地把他的经历列出来,而应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件和细节,有所侧重地去书写。

  还有一些作者,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更巨大。董仲舒、朱熹、王国维、郭沫若……在这些文化名人中,有的有着极其复杂的思想体系,有的则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如果写作者之前没有对他们的系统研究,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这些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专家们以徐迟写《哥德巴赫猜想》为例谈到,徐迟肯定弄不清楚那些数学难题,但他掌握了陈景润的经历和精神世界,写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抓住这个人的精神世界来进行书写。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陈景润是数学家,数学问题毕竟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关系并不那么密切。但对于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来说,他们的知识、思想与他们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不深入涉及,就无法较好地写出这个人物形象。最后,有与会者提出了相对折中的处理办法,对于这些历史名人的思想体系、学术研究,可以借鉴目前学术界相对公允的评价进行论述,但需要加入一些生动的事件和细节来写出这个人物的心灵世界。

  “史求真实,文须出采”,与会者还探讨了如何提升传记作品的文学性问题。有与会者提出,既然是“文学传记”,一定要有文学性,可以从最抓人的事件写起,重点写那些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不要写过多考证式的内容。还有人提出,文学传记要有一种诗意精神,这种诗意精神来源于写作者与写作对象之间的对话,因为他们互相走进彼此的内心,文字变活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