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立足三秦文化的源头活水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备战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抓住陕西艺术精品创作的契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0日08: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秦 毅

《灯火阑珊》剧照

《灯火阑珊》剧照

《延河谣》剧照

《大汉苏武》剧照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4年10月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高度,指出文艺工作肩负的时代责任,寄语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讲话传来时,陕西正在举办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那既是对过往3年陕西艺术创作的一个检视,又是为办好2016中国艺术节的演练。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一场更加注重作品内在品质的无形战役在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内心深处拉开了,推动着陕西文艺创作的新发展。因为这不但关系着如何在中国艺术节的大舞台上展示陕西风采、陕西气派,更是要求陕西切实提升艺术品质,通过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让优秀作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繁荣发展陕西文艺事业,让陕西文化建设再迈新台阶。

  “艺术精品的创作基于文化自觉自信的创作状态,它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那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悠久历史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厚与博大,这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文化源头和深厚土壤,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具有现代意识的艺术创新和精品生产,不仅是让传统文化与当下人们的精神情感血脉相通,并获得弘扬与提升的重要举措,而且是进行新的文化创建的历史使命。”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说。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彰显社会效益

  这一两年来,在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及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础上,广大陕西文艺工作者明确意识到作品是立身之本,创作是中心任务,通过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已经或正在涌现而出,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可以说,这是近20年来的第一次。”陕西演艺集团人民艺术剧院党总支书记白云生介绍话剧《灯火阑珊》的创作过程时说,为了排好这部彰显埋头苦干、为国为民奉献精神,展示三代石油人工人坚韧、执著、勇于担当品质的现实主义作品《灯火阑珊》,陕西人艺组织连同30多位演员在内的剧组,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深入陕西延长油田生产一线,与石油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感悟角色。“深入生活的真切感知,严谨、扎实的创作体验”,《灯火阑珊》在今年9月西安首演时引起轰动,在不久前于苏州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称赞。在戏剧节剧目评论会上,5位业界专家先后评价《灯火阑珊》,并在多个方面对其给予肯定,其中就包括作品所蕴藏的正气及精神对人的感召,细节处置的真实与动情等。

  钢琴课、奥数课、围棋课……各类培训重压下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关爱?由陕西中贝元儿童艺术剧院出品的大型儿童剧《和你在一起》通过剧中主人公果子及其小伙伴对皮影戏的痴迷,指出了快乐和理解的重要性。作为现实题材的儿童剧,《和你在一起》 直面当代家长和孩子们的困惑和焦灼,用艺术的编排代替说教,给观演者带来感动和心灵上的洗礼。除对年轻一代的关注外,陕西文艺工作者同样把贴近生活的艺术关注投入到老百姓现实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老年人群体。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去年的这一日,大型原创话剧《爱,不殊不忘》在西安首演,用相濡以沫的爱情、血浓于水的亲情开出了不离不弃的守护“药方”。“只要让孩子有父亲,让我有丈夫,让我们可以爱,这就足够了。”话剧表演艺术家刘远在剧中的大白话,打动了许多观众,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意义、人与人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

  艺术来源于生活,陕西文艺佳作不断涌现,也与三秦大地的文化资源密切相关。陕西积淀几千年的文化资源,不但使陕西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进程中拥有独特的文化风骨,也让众多历史剧、歌舞剧拥有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资源。仅目前而言,歌剧《大汉苏武》、舞剧《统万风》、秦腔《诗圣杜甫》、 秦腔《白居易》、秦腔《班超》、秦腔《曹植》、蒲剧《河魂》、汉调桄桄《韩信拜将》等一大批历史题材作品正在涌现。同时,依托陕西革命文化资源,众多红色经典作品激荡人心、光耀舞台。秦腔《照金这片天》、弦板腔现代剧《范紫东》、陕北民歌剧《延河谣》等作品正在打磨提升之中。依托“文化地理”上的双重优势,陕西正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建设丝绸之路新起点,这也为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和养分。杂技剧《丝路彩虹》、秦腔《丝路长城》、舞剧《丝绸之路》、民族管弦乐《丝路长安》、秦腔《大唐玄奘》等丝路题材的作品已经或正在搬上舞台。

  借助“十一艺节”筹办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注入的新活力、提出的新要求,广大陕西文艺工作者积极作为,明确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在传播爱国主义、凝聚民族力量、高扬时代旗帜方面的重大作用,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上乘之作惠之于民。“文化强省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我们有没有一批代表当代、体现陕西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的文化精品,要看我们能不能推出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检验和市场检验的精品力作。” 刘宽忍说。

  “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剧目提升顺畅

  为了不断完善重点剧目,提升作品的思想内涵,增强节目的艺术性,并且通过筹办“十一艺节”,达到“创作一批艺术精品、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建立一套良好机制”的目标,陕西省文化厅正在不断加大对重点剧目的打磨提升力度。

  经过专家多次甄选,今年5月,从百余部剧目中甄选出40部重点剧目,涉及歌剧、舞剧、话剧、民歌剧、杂技剧、秦腔、京剧、豫剧、晋剧、汉调桄桄、弦板腔等多个艺术门类及剧种,包括17部历史题材剧目、6部近代题材剧目、11部现代剧、3部儿童剧、3台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文艺工作者正在通过创作、提升一批传得开、留得下,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确立各地特色文艺品牌,为实现“三个陕西”做出贡献。

  为了确保剧目提升工作有效、有力,陕西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专门应对。比如在重点剧目名单汇总时,除了标明作品的艺术类型及制作演出单位外,还特别根据剧目的演出单位和所属地市,确定了以省级演出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地市文化广电局领导为首的具体剧目负责人。与此同时,包括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在内,文化厅多位同志的名下都分配有主抓的某几个重点剧目,切实保障每一部列入名单的剧目都有专人负责,同时明确提出路线图和时间表,从而做到立项明确、工作有序、有疏漏必纠,通过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剧目打磨提升扎实推进。

  今年下半年,陕西省成立了以文化部及省内知名专家为代表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专家指导组。15位指导组成员涵盖戏曲、歌剧、话剧、音乐、舞蹈多个艺术门类,多次观摩相关剧目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据悉,每个重点剧目都将定期或不定期现场观审,从而切实得到最具建设性与含金量的建议。

  此外,针对在剧目提升过程中的费用成本问题,陕西省文化厅积极筹措资金,给予每部剧目一定的资金资助。同时,陕西省以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评选为契机,推动艺术创作发展。2015年,全省组织初选申报156项,成功30项,争取国家艺术基金2000多万元。对于重点打造的剧目,陕西省推出了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进行文化惠民的举措,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巡回展演,一方面通过“以演促升”,让作品得到不断的提升;另一方面让百姓得实惠,切实彰显优秀作品的社会效益,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文艺的魅力,让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人民服务,赢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政策护航”让艺术作品质量过硬

  “中国艺术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艺术场馆,一个是文化艺术比赛和展演展示。这两个,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二者缺一不可。”在10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文化部、陕西省第一次部省联席会议上,陕西省省长、“十一艺节”筹委会主任娄勤俭表示,要把艺术创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陕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创作一批蕴含文化传统、观众喜闻乐见、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文化部对“十一艺节”筹备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部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筹委会办公室工作汇报,并对“十一艺节”各项筹备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文化部各司局领导和专家积极支持筹备工作,多次赴陕西对各项筹备工作进行具体指导。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筹备工作,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就筹办工作提出明确指示和要求,省长娄勤俭审核筹办总体方案,多次调研筹备工作,协调解决筹备工作中的困难;陕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节俭办节的要求,提出基本思路和理念。

  作为东道主,陕西在抓好各项筹备组织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省内艺术创作工作。根据愿景目标,“十一艺节”上,陕西力争实现文华奖全国第一、群星奖西部第一的目标。

  对于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在2007年实施的“一团一品”艺术工程的基础上,“一市一精品”工程在今年又被明确提出,各市、县至少要有一部能代表自身艺术水准的舞台艺术精品。自2014年以来,陕西12个地市均成立了相应的“十一艺节”筹备工作委员会,先后制定了《陕西省2014—2016年艺术创作规划》、《陕西省艺术创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艺术精品奖励办法》、《陕西省剧作家签约制度和资助奖励办法》等创作鼓励制度,并落实了筹备预算保障和文化投入各项政策要求。加之之前出台的《陕西省文化系统文艺精品奖励办法》、《关于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财税政策》,以及《2014—2020全省振兴秦腔艺术规划》等多项规定,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扶持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规范和完善精品剧目评审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得陕西文艺精品生产的鼓励、扶持机制愈加健全,对挖掘艺术人才、繁荣艺术创作、推动全省艺术创作产生了积极作用。

  除舞台艺术外,在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方面,陕西实施“今日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和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举办了“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等。在群众文艺创作方面,陕西同样明确了群星奖创作总负责人和各门类责任人,印发了《全省群众文艺创作暨第十七届群星奖参赛工作方案》和《全省群众文艺创作暨参赛群星奖扶持办法(2014—2016年度)》,并成立了陕西省群星奖创作专家委员会,切实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发展。

  “氛围营造”让百姓乐享艺术成果

  在努力创作优秀作品的同时,让更多的群众观赏到艺术作品,并且积极参与进来,这是陕西文艺工作者正在努力实践的,也是陕西艺术创作的目的。今年10月,陕西各地正式进入“十一艺节”一周年倒计时,百县千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随即展开,其中包括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及群众文艺作品的巡演。比如,围绕着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揭牌仪式的举办,陕西举办了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殷承宗钢琴协奏曲音乐会、秦腔《丝路长城》、儿童剧《和你在一起》、话剧《灯火阑珊》等舞台表演全部低票价惠民演出。

  针对群众文艺,2014年3月以来,全省各级文化部门积极组织群众文艺创作人员,集中创作出了200余部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为了让艺术成果惠之于民,2015年初,陕西省文化厅在西安组织开展了陕西省群星奖初赛展演活动,从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门类86件参赛作品中选拔出36件优秀作品,并给予每件作品3万元扶持创作资金。6月,音乐、舞蹈门类复赛又以惠民演出的形式拉开帷幕,包括再度选拔出的28件新作在内,48件作品再次掀起群众文艺热。舞台上下,百姓得实惠,演者有激情。评选出的10部陕西省群星奖音乐舞蹈类复赛提名奖作品又获得了每部作品5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打磨提升,回馈群众。接下来,陕西省文化厅还将继续举办陕西群星奖戏剧曲艺门类的复赛,在让优秀作品涌现的同时,让文艺爱好者参与进来,在日益浓郁的艺术氛围内,品味优秀艺术之作。

  秦腔自古是表现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在振兴秦腔的过程中,一批优秀作品涌现而出。对此,陕西开展优秀剧目调演,促使各院团,特别是县级院团在相互交流竞争中为百姓演好戏,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此外,陕西充分发挥现代化传媒平台的作用,通过陕西卫视《国风·秦韵》传统文化展播栏目,让更多的戏曲精品有人传承,也为广大戏曲演员搭建大舞台。刘宽忍表示,各基层院团要一手抓艺术生产、一手抓惠民演出,创作出扎根生活、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文化为根本,讴歌时代、鼓舞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戏曲院团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是“十一艺节”的办节宗旨。在筹备不足一年的时间里,除各大剧院不断涌现的艺术佳作拉近群众与舞台、与艺术的距离外,全省各地正在策划组织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到“十一艺节”的筹备和举办当中,并且通过推行低票价惠民,降低普通群众观赏高水平演出的门槛,真正把艺术节办成老百姓的节日,让优秀艺术作品服务于人民,让群众乐享文艺建设成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