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岑桑:潜心出版的文学大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8日08:41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在岑桑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六十周年座谈会上,老友杨光治书赠岑桑先生一首七绝。
在岑桑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六十周年座谈会上,相濡以沫65载的岑桑、田少霞伉俪接受朋友们的祝福。
2005年12月6日,庆祝岑桑同志从事出版工作五十年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岑桑自选集。
岑桑的名作《当你还是一朵花》的四个版本书影。

  提起岑桑,大家都知道他是广东出版界的元老,至今,以89岁高龄仍然主持着《岭南文库》出版工作,也是广东较早获得国家最高级别出版奖——韬奋出版奖的 人。作为一位出版人,发掘、培养出一大批文学作者,出版了许许多多的好书,给人们提供了非常多的精神食粮,这方面,他可谓是成就颇丰声誉卓著。而对于他本人的另一个身份——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知道的人却未必很多,尽管他的创作得到了业内的公认,作品也获奖无数,这或者就是“灯下黑”的缘故?还是因为岑桑一 直习惯于隐在幕后当一个幕后英雄?!

  1942年,尚是初中生的岑桑,在“省立文理学院”的学生刊物《学园》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停膳》,是以穷学生因交不起膳费而饿肚子的故 事。大学期间,岑桑以“筱君”、“端木桥”等笔名向《建国日报》的副刊《国风》投了不少文章,因此引起编者的注意,在副刊上登“小启”约岑桑谈话。这是岑 桑第一次正式与文艺人士交往。此后,岑桑也就成了《国风》这个文艺性副刊的重要撰稿人。数年间在《国风》发表文学作品七十余篇。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岑桑一面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一面利用自己所有的假日和几乎所有的工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几乎成了他每日的功课。小说、诗歌、杂文、抒情散文、儿童文学均有涉猎。而写得最多和影响最大的,却是杂文随笔。

  他的散文《失败是个未知数》和《画杨桃》分别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他的多篇作品被分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小说卷、散文卷、杂文卷、儿童文学卷,并为多种选本转载。

  岑桑一直谦称写小说是他的弱项,一生只写过一篇还不至于让自己脸红的小说,就是以五七干校为创作背景的《如果雨下个不停》。话虽如此,奠定岑桑文学“江湖地位”的,应该是那一篇取材于他的童年生活的短篇小说《野孩子阿亭》。

  人物自述及评论

  我和文学结缘数十年,颇有一些值得记住的经历,以及自己对“文学这条船”的认识。10年前,我在顺德大良一个座谈会上发言,题目是《只要有船 和风,我还是要出海的》。这句话我是借用了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的话来说的,圣地亚哥好多天出海都一无所获,有一天,他走运了,钓到一条大鱼。

  但是那条鱼太大了,差不多有他的小船那么大,他没有办法把它拉上船,那条鱼也挣不脱那钩,那只好拉着鱼,那个船往港口走,那个大鱼的血引来一群鲨鱼,鲨鱼争相来吃大鱼的肉,你一口,我一口,所以当圣地亚哥回到渔港的时候,那条鱼已经一点肉都没有了,只剩下鱼骨了。但是圣地亚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回到他的帐篷里面,他想,我看在什么地方去找一个破旧的不带机械的引擎叶子,把它磨到锋利,下次带它出海,好让鲨鱼不那么放肆了。如果有船,只要有风,我还是会出海 的。想完了,他才回到帐篷里面睡觉。

  我想我还是可以用圣地亚哥那句话来总结我的文学生涯,只要有船和风,我还是要出海的。

  ——岑桑

  在文学创作方面,岑桑写了很多东西,小说、诗歌、儿童文学等,但我认为岑桑写得最好的还是散文。在岑桑的作品中,《当你还是一朵花》影响最 大。这本谈论理论的散文集,对青少年很有启发价值,而且文采飞扬。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之后,一纸风行,多次重印。我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每逢开会讲 话,我都用《当你还是一朵花》为例,说明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的关系,《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意思是什么?当你年轻的时候,是杨花,是语言,“当你还是一朵 花”是鲜活的形象语言,现在一讲起岑老就是记得那“一朵花”。

  ——诗人、评论家杨光治

  源泉:童年、故乡给他的灵感

  岑桑出生于富庶的广东水乡——顺德县五区一个叫葛岸的村庄(现属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其祖父是归国华侨、富商,在老家置下很大的产业,虽然 到了其父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但还是能保证岑桑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事实上,接受各种进步思潮的父亲泮根,在小岑桑才4岁时,就毅然把他送到了广州入读幼儿园,接受新式教育。虽然母亲很早就去世,但是岑桑的童年还是幸福的。祖母亲自到广州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放假时回到家乡葛岸,又可以徜徉在父亲藏书甚丰的书房里,以及那些可爱的小伙伴和水乡的种种玩法……直到1937年,岑桑小学毕业那年,日本的铁蹄踏进中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岑桑的父亲泮根携 同三个幼女稚子到了香港避难。战争结束了岑桑幸福的童年生活。

  在岑桑才读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就要求他写日记,加上大量的阅读,岑桑自此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

  葛岸的生活,虽然短暂,却给岑桑留下了永生难灭的记忆。他的散文、儿童文学,很多取材于此。岑桑在他出版于1982年的《岑桑作品选》后记中 这样写道:“没有比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更令我动情的了。我一边写,一边在缅怀,在凭吊,在悼念。那一颗颗透明晶亮的孩子的心,在打动着我,使我仿佛回到那个孩子的世界里,舐尝到清泉一般的真诚。”那篇获得了“新时期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的短篇小说《野孩子阿亭》,就是以他童年的葛岸为背景,里面那个命运坎坷却热情、倔强、能干的小主人公阿亭,原型就是他亲密的童年伙伴。后来,收录有这篇小说的儿童文学集《岑桑作品选》获得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即使取得如此 成绩,岑桑仍然认为自己“给孩子们写得太少”而心怀愧疚,认为这本书仅仅是“拿出来给孩子们的微薄的礼物”。

  特点:笔耕不辍的创作人

  1949年,岑桑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随即由一位老师为他在香港的一中学找到一份教职。不到半年,广州解放,岑桑立即启程回到广州,参加 工作。不久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岑桑以热情鼎沸的笔触,写了大量杂文。当年底,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廿世纪的野蛮人》出版了。在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艰难条件下,出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对于毕业才一年多、二十多岁的小青年来说,更不容易。

  上世纪50年代,岑桑创作了大量的杂文随笔。这一类的作品,除在广东省内各主要报刊发表外,还常刊登于《人民日报》副刊,并曾多次在《红旗》 杂志登载。由于在国内重要报刊发表率高,受到广泛注意,各地报刊纷纷向他约稿。岑桑创作于这一时期的杂文随笔被称为“国际小品”,有别于当时说教味浓重的 同类作品。他的励志美文有被选进教材,也有被指定为学生的课外必读书,一时洛阳纸贵……

  岑桑还是能写多种文体的多面手,而且是一个快手。1959年,距岑桑调到新组建的广州文化出版社当编辑部负责人才一年,就发生了广州何济公制 药厂女工向秀丽在大火中为抢救集体财产而牺牲的事件。岑桑带上编辑部的另一位同事,以极短的时间采写了向秀丽的事迹,写成长篇报告文学《向秀丽》并予以出版。因为向秀丽事迹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所以新书出来后大受欢迎,发行200万册以上。此后,岑桑先后两次应邀前往南京为海军将领谢立全撰写革命回 忆录《珠江怒潮》和《挺进粤中》,两书出版后均受到读者的欢迎。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岑桑应《羊城晚报》之约,在该报副刊撰写了数十篇面向青年、谈修养兼有励志的专栏美文,后以《当你还是一朵花》为书名、 署名为“谷夫”结集出版。该书先后再版重印十二次,累计印数50多万册,影响了一代人。这为他赢来了极大的声誉,同时,也令他在以后的政治运动中深受冲 击。

  岑桑的文学创作一度被粗暴中断达十余年,精神苦闷压抑。拨乱反正之后,岑桑以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工作,文学创作也呈井喷之势!在此期间,他出版了个人专集20本之多。许多刻骨铭心的体验和人间百态,使他的作品更成熟了。

  品格:作品始终关注人性

  从岑桑的一生中能看出来,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是何其的紧密!小学毕业以后,遭逢国难与丧父这双重的人生困境,小小岑桑一下子跌到了人生的低谷, 成为了寄食在香港小商行的一名小学徒。幸得他不肯向命运低头的骨气支撑,历尽艰辛、辗转回到了内地继续求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唯一一名公费生。这种异于 常人的磨难,让岑桑具有了观察社会直面人生的敏锐和深刻。他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停膳》即具有这种关切社会人生的人文精神。

  生活中的岑桑宽厚、热情和仗义敢言,这与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品格也是一样的。“文如其人”用在岑桑身上一点都不夸张。前不久,他最后服务的单 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广东人民出版社为他举办了一次从事编辑工作六十周年的座谈会。会上来了很多他的新朋故友,有一直默默耕耘在文化一线的文艺小兵,有白头老人也有刚从学校毕业稚气未脱跟着“岑爷爷”一起编辑《岭南文库》的年轻小伙。每个人都争着发言,说说他们心目中的岑桑老先生。时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朱仲南是这样评价这位他的前领导的:“给我的印象是做人做事的真诚是他一辈子的坚持”、“帮人助人绝不计回报,从来不用下三滥的手段”。由 此可见,他们对岑桑的感情是多么真挚。再看台上的岑桑,颔首微笑云淡风轻。

  在上世纪80年代,他出版了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戴厚英的长篇小说《人啊,人!》。

  1990年,单位给岑桑办理了退休手续。岑桑本以为自此可以排除工作的干扰,一心一意进行他的文学创作了,并拟定了一个创作计划。可是,刚刚 过了一年退休生活的岑桑,又被召回来,对他委以重任,让其主持多学科大型地域文化丛书《岭南文库》的出版工作。20多年来,他为这套大型文库殚精竭虑、亲力亲为,真可谓不遗余力。《岭南文库》至今已出版近130种,获得了政府给予出版界最高奖项——国家图书奖;书中的30多种专著也分获得各种专业奖项。为 《岭南文库》延伸的《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已出版近220种。这两套姐妹丛书多角度反映了岭南文化的面貌,已经成为关于岭南历史文化出版物的品牌之一。

  在这20多年里,他又先后创作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所罗门之剑》、小说散文集《风雨情踪》、评传《清初岭南三大家》《陈邦彦父子》《丘逢甲》 等。在他最近出版的《岑桑自选集》上,他宣布“谨以这部自选集给自己的文学生涯画上句号。我还承担着一些别的任务,不能辱命。剩下无多的日子,应该不再旁 骛,要埋头于手头上尚未完成的工作了。”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野孩子阿亭》

  这是一个令人伤感而愤怒的故事:在军阀割据时代的旧中国,有一座远离乡村的亭子,因为人迹罕至加上各种传说,成了令人恐怖的“鬼亭”。而这个 地方,成了很多弃婴的汇聚地。阿亭就是从这个地方被人发现进而收养的。可是,养父只是把他作为一个廉价的劳动力来使唤,而且动辄打骂,受不了虐待的阿亭逃跑出来又回到亭子里住,成了一个自生自灭的野孩子。在这里,“我”与阿亭成了莫逆之交。阿亭教“我”捕鱼、采摘野果……在这个远离人烟的地方,“鬼亭”似 乎成了孩子们的世外桃源。可是,有一天,因为阿亭帮了一个饿极了而去偷人家地里庄稼的小偷而被处以极刑。野孩子阿亭其实是苦孩子阿亭!

  岑桑以饱含对家乡热情的笔调这样开头: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一个四十多年前发生在我们乡下的故事——

  要不是你曾亲自见过,定想象不出珠江三角洲的春天究竟有多美。”

  或许,有人会质疑岑桑这篇小说是在故意“抹黑”旧社会,因为作为旧社会里家境较为优越的岑桑,没来由会有如此深刻的生活体验。岑桑告诉南方日 报记者,这篇小说的原型不但是真实存在,是他本人的人生体验。而且,即使是他的父亲,那位在一般人的想象里,应该是靠着父荫过着花天酒地生活的纨绔子弟的父亲,也是一位勤勉治学、热爱进步书籍和进步理论的开明绅士。他不但让子女接受新式教育,还教会他们关爱底层,关心人间疾苦。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岑 桑的作品总是闪着人性的光辉!

  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

  作家章以武这样评价岑桑的这部作品:用今天的话说,《当你还是一朵花》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感情充沛的、文才飞扬的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一本抒情性的议论文集。

  章以武说起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二中当语文教师的时候,就将这本书作为课外读物特别推荐给他的学生。有些学 生没钱买这本书,章以武还自己动手刻印钢版,油印了这本书发给学生读。“当时我是这样给我的学生推荐的,”章以武说,“第一,大作家雨果说过,你心中要有 阳光才能温暖人家,而岑桑这本书充满阳光,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看;第二,你们马上要高考了,看了这本书,你们就会写作文,考上好的大学。”

  南方日报记者 陈小庚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