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南海哩哩美》奏响捍卫“祖宗海”的壮美乐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7日08:14 来源:中国作家网 谢欣颖

  日前,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南海哩哩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临高县上演,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该剧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政协办公厅、海南 省文体厅、临高县委县政府联合出品,海南省歌舞团负责创排。歌剧创作阵容颇具实力,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前团长邢时苗导演、杜鸣作曲,总政文工团歌唱家王宏 伟和海政文工团青年歌唱演员陈笠笠担任男女主角。《南海哩哩美》饱含着对海洋的热爱,诠释了南海渔民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他们世世代代生长于斯的“祖宗海”的 壮美乐章,展现了海洋文化的巨大魅力。这部历时4年创作完成的歌剧,也是我国第一部表现国家海洋主权的歌剧作品。据了解,《南海哩哩美》已被列为海南省 “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重点项目,海南省备战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重点项目,并获得海南省专业艺术最高政府奖“海南省 文华奖”。

  南海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宗海”

  “风帆是我们的臂膀,桅杆是我们的脊梁。迎风踏浪,海里闯,世世代代,都在这片海上。碧波是我们的摇篮,渔歌伴我们撒网。海路宽广,情义长,生 生息息,都在这片海上。啊!这是我们的祖宗海……”在歌剧《南海哩哩美》中,一段段优美的歌词把现场的观众带入到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椰风海韵,碧海蓝 天,“祖宗海”上演着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在遥远的时代,南中国海域有一座美丽的岛屿——珍珠岛,勤劳善良、质朴勇敢的渔民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 那里,他们把这片大海亲切地称为“祖宗海”。“祖宗海”上飘扬着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渔歌“哩哩美”,渔民们靠着世代传承的“更路簿”出海劳作,幸福生活。 青年船长阿雷单独率船出海,在鬼门屿遇到异常凶猛的台风,他从漩涡中救起了落难的外族首领那巴,并把他带回珍珠岛疗伤。岂料那巴却以怨报德,觊觎富庶的珍 珠岛、神奇的更路簿和阿雷的恋人阿美。没多久,那巴带领队伍返回珍珠岛残害岛上的渔民。为保护乡亲,阿美只身将那巴引入鬼门屿,最终与他同归于尽,用生命 保护了父老乡亲和世代相传的更路簿,守护了广袤无垠的“祖宗海”。剧中的珍珠岛便是中国的南海,那巴象征着贪婪无耻的掠夺者,阿雷和阿美则是不惜以生命为 代价守护海洋主权的勇敢者的化身。“宗族海”神圣而不可侵犯,这是阿雷和阿美的心声,也是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心声。

  绚丽的灯光下,演员们真挚精彩的表演获得了阵阵掌声,这是一部属于海南人民自己的歌剧,出海,打渔,爱恋美丽的渔家姑娘,带着乡亲的嘱托出门远 行,保卫蔚蓝色的海洋……这些源于生活的素材凝聚成了这部歌剧独特的艺术品格,当然,这也表达了几位主创对海南的深厚感情。总导演邢时苗祖籍海南,执导这 部歌剧让他对故乡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更博大的情怀。谈起这部剧的创作灵感,他回忆道,在主创们赴琼海潭门县采风时,自己第一次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路簿”,那是南海渔民自编自用的记录航海知识的小册子,哪里有暗礁危险,哪个岛屿在什么方位、航线是什么样、航程有多远,航程中不同的月份风向如何, 都记得一清二楚,在没有卫星导航的年代,更路簿是渔民们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当一个80多岁的老船长在他面前翻开泛黄的更路簿时,他心中产生了一种神圣 的使命感,此后,他又遇到一位老渔民,那个老渔民指着大海气定神闲地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祖宗海。”在那个瞬间,他找到了灵感,找到了这部歌剧的精神魂 魄,他说,在那一刻,我就知道,这部作品立得住了。

  人人都会唱的“哩哩美”

  海南元素大放异彩

  哩哩美是海南当地的民歌小调,演出过程中,许多观众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这个贯穿全剧的重要艺术元素正是海南本土文化的代表,它来自于古 老的传统文化,植根于生活的沃土,在人民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风吹祖宗海,歌追天边云,追得云开雾也散,阿妹岸边把哥迎。哩呀哩呀哩哩美,哩呀哩呀妹蕾 爱,哩哩美,妹蕾爱……”女主人公阿美的这段唱词悠扬婉转,人人都会唱的“哩哩美”唱到了观众的心里,也唱出了海南民间文化蓬勃的生命力。

  据考证,哩哩美起源于南宋。有民间传说记载:当时临高新盈港一位阿妹长得漂亮,众人称她哩哩美,又因她排行老小,临高方言称之为“妹蕾”。她的 美貌招来临港渔霸垂涎,渔霸要强娶她为妾。此时,一个叫乃马哩的青年站出来,带领渔民战胜渔霸,最终与妹蕾成亲。婚礼当天众人纵情高歌,把哩哩美作为衬 词。作为临高渔歌的主要歌调,哩哩美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民歌之一。在临高县新盈、调楼等沿海乡镇,渔家男女老少在生产生活中都喜欢随口唱上几句。若是逢年过 节或其他喜庆日子,更是广为传唱,极强的生命力让哩哩美逐渐从渔村传遍临高的各个乡村和城镇。1962年,戏剧家田汉到临高采风,听了“哩哩美”渔歌,赋 诗赞道:“闻歌起舞皆童叟,对答念唱尽村俚。椰子林边几曲歌,文澜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姐,唱得临高生产多。”

  对于两位主角来说,这次演出给了他们接触哩哩美的难得机会。扮演阿美的陈笠笠几乎是一下子就爱上了哩哩美,她说,听当地人唱了几遍就会哼了,可 见它的旋律是非常上口的,渔民唱的和歌舞团演员唱的味道也不一样,他们的声音虽然未经雕琢,却有着一股自自然然、打动人心的劲儿,让人听了还想听,怎么都 忘不了。排练的过程中,她希望自己能把那种自然、野生的感觉唱出来。更让陈笠笠印象深刻的是,在临高演出的时候,排练间隙她在角落里练习,忽然发现旁边几 个中学生也跟着她唱,她问他们怎么也会唱,几个孩子骄傲地告诉她,这是他们从小听到大的歌。“我得把哩哩美唱出海南味儿来。”陈笠笠说。

  而男主角王宏伟在剧中扮演的是有勇有谋的青年船长阿雷,他希望自己能生动演绎出阿雷身上的美好品质。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哩哩美,但他觉得非常震 撼。王宏伟谈到,每一个地方的民歌小调能在老百姓中间传承那么久,是有原因的。哩哩美的曲调非常甜美,轻快,朗朗上口。再加上本剧的歌曲都是作曲和作词老 师多次深入海南民间,寻访当地艺人和百姓总结提炼而来的,更为经典,易于传唱。为了演好剧中的人物,他付出了很多心血,一场演出下来经常是汗水打湿了衣 衫。而在临高演出时,高烧中的他硬是坚持以最饱满的状态面对观众,演完后已经是筋疲力尽。他觉得,经过一次次打磨和完善,这部具有浓郁海南风情的歌剧一定 能够走向全国,受到更多观众喜爱。

  除了哩哩美,海南本土的其他文化元素也在这部歌剧中大放异彩,儋州的调声,临高人偶戏中的人偶,象征当地图腾崇拜的“鱼手套”,每一个细小的画 面都充满着海南岛独有的风光。“别看这几个鱼篓不起眼,它们可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古董,这些都是曾经用来装渔民的衣物和捕鱼的用具。”邢时苗展示着 他们从各个博物馆和收藏馆里借来的宝贝。他希望这部歌剧能从各方面更加接近海南本土,呈现原汁原味的东西,让海南的父老乡亲看了有亲切感。与此同时,他也 希望这部民族歌剧走到全国时可以让更多人眼前一亮,让人了解到海南独特的风物人情和民族文化。

  打磨创作民族歌剧

  的优秀作品

  这部以爱情为主线、围绕南海讲述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歌剧意义深远,通过一个个海南元素打造出了一部极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文艺作品。许多观赏过该剧 的专家学者也在相关研讨会上表达了各自的看法。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巨斌注意到了这部歌剧有三大亮点,一是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用艺术的形式宣示我 国对“祖宗海”的主权,让人们意识到南海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二是把更路簿与临高哩哩美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巧妙地安排在一个作品之中,用歌剧形式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三是舞美设计及灯光音响与剧情的发展完美结合,使观众如同在实景中观看,给观众带来了一流的视 听感受。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觉得,这是一部多方合力打造的歌剧精品。自这部歌剧启动创编工作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 策,集思广益,演出内容经过了无数次的论证与反复推敲。编剧、灯光、音响、布景、服装、造型、化妆、视频等,每一方面都各显其能、交相辉映,这是各领域设 计专家精诚合作、强强联手的结果。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歌剧的创作源泉离不开海南旖旎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入骨髓的“祖宗海”情怀。他说,“我相信,每一位 观众都和我一样,已然通过这部歌剧爱上了海南的椰林、大海、民族文化,更爱上了誓死守护家乡的坚毅而淳朴的海南人民。”

  “《南海哩哩美》通过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而表现出极高的美学意蕴”,评论家郝庆军认为,精湛的表演、优美的音乐、动人的唱腔、现代化的舞台,哩 哩美旋律、南海独特风情、民族文化精魂和不屈的中华精神等要素融会贯通,使得这部歌剧具有艺术美、人情美,产生了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具体到音乐方面, 序幕的“哩哩美”,体现了乡土民情、民风、女孩的天真、活泼、烂漫,突出了南海海岛的海味、海韵;《爱在海上》词作朗朗上口,曲作抒情优美,与悲剧的结局 产生情感的巨大冲击,有深度、有厚度;咏叹调《起风了》成就了歌剧的宏大叙事,歌词意味深远、引人思考,引领家国情怀不断升华。

  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复生谈到,这是一部有着鲜明海南地方特色的民族歌剧,它以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呈现了南海之美,中国生活之 美,表达了中国人追求和谐天下的美好理念与意愿,以及危难时刻誓死捍卫美好生活的勇气和决心。一方面,爱情故事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在这个关 于个体情感的故事深处包裹着坚硬的文化内核,正是它使剧作有了内在的力量。以更路簿和爱情为对象的争夺其实象征的是不同价值理念的冲突,不同文化的冲突。 剧中关于南海的咏叹,是一种主权宣示:它不是物质及地理性的疆界,而是先人足迹所履之地与生命印迹所留之处,它是文化记忆的边界,精神血缘的边界,生活意 义的边界。

  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马良认为,作曲家杜鸣为男主人公阿雷、女主人公阿美及反派主角那巴量身打造的多首咏叹调以及同时展现两人乃至多人思 想活动的二重唱、多重唱,都极具水准;用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来区分珍珠岛渔民和异族首领,并体现各自性格走向,也颇有创意。而相比于浓墨重彩渲染的爱情主 题,本剧另一主题——“祖宗海”还可加强,应该有更多情节上的支撑,这样可以增强这部歌剧的历史纵深感及人文含量,同时也让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线更趋丰 厚,带动人物性格及历史人文内涵的深化,会让全剧更上一个台阶。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邵宁宁谈到,剧中许多精彩片段内涵丰富,构思精巧,耐人寻味。作为舞台背景一部分的合唱队伴唱形式的运用,既巧妙借鉴了 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又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和海南地方风俗元素,有力地拓展了歌剧的艺术空间和表现张力,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阿雷向阿美求婚及 众人欢庆一节,抒情、表演颇具喜剧意味而又民俗色彩浓郁,不但让人看到两个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让人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领略了南海生活的欢乐、祥 和。最后一幕阿美涉险归来,亦真亦幻,哀而不伤,余音袅袅,回味不尽。

  在中国日益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正在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如何讲述中国故事,表述中国经验,正在成为文学艺术 界普遍关心的核心命题。作为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歌剧《南海哩哩美》在讲述富于地方特色的中国故事上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富于启示意义。歌剧《南 海哩哩美》历时4年搬上舞台,主创团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为了打磨创作出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他们一次次深入基层采访,和渔民同吃同住,听老百 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就是希望拿出一部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的作品。我们也相信,《南海哩哩美》在一次次精心打磨完善后,将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回响 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