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根植湖湘文化的精神创造——湖南小说创作与研究的思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7日08: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龚爱林

  打开中国的文学版图,湖南无疑是一片生生不息的文学沃土。多年来,根植湖湘文化深厚传统的文学湘军以其雄厚的实力、虔诚的文学理想和不懈的创新 理念,创作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坛公认的一支劲旅。占据文学主阵地、把守文学瞭望哨的小说创作,支撑起了湖南文学大省地位的主 体,也构成了文学湘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判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面向过去、当下与未来,如何对小说创作与研究加以本质意义和规律性的归纳、总结,对成败得 失和未来走向进行相应的阐释、评判和引导,是湖南的作家和评论家需要共同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好的文学需要

  书写者与阐释者在场

  五四时期以来,“西学东渐”所引发的文学观念剧变,诸多文学和文化精英的倾力参与,小说这一文体具备了时代巨大的承载能力,从不入经、史、子、集的“街谈巷语”、“引车卖浆者言”成为文学正统,逐步成为诸种文学门类中影响最大的一门。

  自现代白话小说开创以来,张天翼、向培良、丁玲等皆为湘人,续传鲁迅之衣钵。丁、张二人,新中国成立后皆成为文坛领袖。沈从文则致力于乡土小说 创作,尽显湖湘风物人情之美,蔚为大观。沈从文对湖南小说创作影响之深广,无人能出其右。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来,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 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以古华、莫应丰、叶蔚林、孙健忠、谭谈、张扬、韩少功、彭见明、何立伟、蔡测海、刘舰平 等为代表的湖南作家屡屡折桂,奠定了文学湘军的地位与影响力。

  湖南小说创作在文学界的地位,还与产生了在全国有影响的乡土小说、长篇历史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城市新写实小说等四大创作流派密切相关。湖南乡土小说之盛,至今不衰。纵观历史,获奖作品四分之三为乡土小说,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文学湘军第一个高峰期。

  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需要潜心敛志,安于寂寞,与那些大起大落的新潮创作形成了鲜明对比。任光椿的《五四洪波曲》开湖南历史小说创作先河。唐浩明 后来居上,以《曾国藩》《杨度》《张之洞》三部大著成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代表作家,两度折桂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以水运宪的《祸起萧墙》为代表的现实主 义小说成为另一获奖主要门类。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引领政治文化小说热潮,考其实质,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领域中之新门类。与此同时,何顿 以方言描写城市世俗生活,以平均每年一部长篇的速度持续发力,成为“新写实小说”大将。

  当今湖南文坛,仍不乏响誉国内外的实力派作家。残雪一以贯之的先锋小说创作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获得学院 及研究机构的深度关注,也吸引了世界目光。2014年王跃文以《漫水》获得鲁迅文学奖,彰显着湖南乡土小说创作依然蕴藏着巨大活力。“文学湘军七小虎”有 六位作家因小说成名,“文学湘军五少将”以小说集体登场。

  伟大的文学需要伟大的阐释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种阐释,可分为现场阐释和追认阐释。现场阐释,评论家与作家群体身处同一时代,以敏锐之 笔,动态追踪,对同代作家作品进行及时阐发。经典著作是由作家、评论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好的文学需要阐释者在场。湖南小说是否具有经典意义,其经典性能 否得到充分阐释,则由小说研究者来完成。如果说有“高原”没“高峰”,是作家们的责任,而当有了高峰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指认和描述,那就是评论家的责任。回 眸湖南小说创作的成就,我们更感评论家的责任重大。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湖南文学,提升湖南文学的地位和影响力,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湖南小说创作的研究。

  管窥创作与评论的缺失离位

  湖南文学界不缺名家大家,历年长篇小说创作都涌现过一批既有市场又有口碑的作品。如唐浩明的《曾国藩》、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活着之上》 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最终都由于作品人物、题材、主题方面的争议或软肋而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甚为遗憾。冲击全国性文学大奖特别是茅盾文学奖,成 为文学湘军当前需要发力突破的瓶颈。从一定意义上说,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解决作品受读者欢迎的同时又得到专家评判认可的问题,是湖 南小说创作写出精品力作的关键所在。

  在青年作家的小说创作上,虽也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青年作家和有影响力的作品还不多,创作上缺少“向经典看齐、以名家为范, 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自我约束,不能真正做到耐得住孤独抗得住诱惑,艺术创造性和时代感召力高度融合的佳作比较欠缺,这是当今湖南小说创作的另一短板所 在。如何解决湖南小说创作后继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的问题也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

  创作和评论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当下的文学批评环境里,具体到湖南小说研究工作虽然逐步加强,但现状不容乐观, 力度仍需加大,功能还需强化,对于我省优秀作家作品的推介还留有盲区、缺少活力。一是评论界的话语权不够,评论人才队伍不够整齐。环顾湖南的评论家队伍, 凌宇、欧阳友权等人曾在沈从文小说、网络文学等领域创造了名声显赫的研究成果,但在全国拥有话语权的还不多,青年评论人才较缺乏。二是评论家对本土作家、 尤其是青年作家的关注度不够。在学界和批评界有一种现象,就是研究评论古代文学的往往不关注现当代文学,反之研究评论现当代文学的又不关注古代文学,甚至 研究当代的也不关注现代文学。这种互不关注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湖南小说研究的缺位。三是文学评论的褒贬、甄别、遴选功能在弱化,语言枯燥乏味,缺 乏文学和美的特质。文学评论文章一方面缘于某些学院派的批评模式,过度强调批评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等,而忽略批评语言的文学性,另一方面在于有些评论家 缺乏创作实践和必要的感性认识。同时,一些作品研讨会泛泛而论、评功摆好,批评标准似有而实无。上述这些,既导致了批评语言活力和文采的缺乏,也影响了评 论作用的有效发挥。

  “双轮”驱动方能再创辉煌

  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说研究既是小说创作的开路先锋,又是小说创作的坚强后盾。小说创作既需要小说研究在前面辨识潮流,指明方向,又需要小说研究 在后面归纳总结,验证成果。湖南作家要想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小说作品,小说研究就必须跟上来。瞻望前路,湖南小说的创作和研究都要各自发力,“双轮” 驱动方能再创辉煌。

  拥有湖湘文化背景的湖南作家,天然具有大视野,大情怀,大气魄,这种品格表现在创作上,就是更注重全方位把握社会的演化进程,乐于从幽深世事和 繁琐人情中找到社会律动的脉博,抒写人性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艰难变化,以及命运在历史大变革中的载沉载浮。置身伟大变革的时代,将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留给 未来,这是湖南作家要深度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历史使命。一是要立足湖湘文化,弘扬主旋律,继续发扬湖南作家在历史大潮流和社会大变革中的敏锐性,创作一批无 愧于时代的大作品。要进一步发扬历史题材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努力打造出脍炙人口的小说精品,以文学的方式讴歌近代以来湖湘儿女在振兴中华、走向复 兴的伟大实践中的丰功伟绩,扩大湖湘文化、湖南历史文化名人在全国的影响力。二是要突破薄弱环节,提升湖南中短篇小说在全国的地位。与全国相比,湖南的小 说创作一直以长篇显露于文坛。其实,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是长篇小说创作之前所必须经历的技巧训练和素养熏陶。文学边缘化导致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观发生改 变,如果不能获奖,毫无商业利益可言,这是湖南年轻一代小说家不能持之以恒的根本原因。为此,如何从奖励、研讨和评奖等方面加大对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扶持力 度,成为文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三是要整合资源,加强团队合作,努力打造小说影视帝国。事实上,湖南的商业小说创作的实力不容小觑。据了解,全国网络文 学收入排行前十强,湖南占列其三。创作收入虽然不是创作实力的全部体现,但商业化的文学之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集体创作的范本。湖南可从商业小说出发,努力 打造属于湖南本土的影视王国。通俗文学的兴盛对于纯文学的提高和普及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学评论是文学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总结湖南本土小说的成果,剖析湖南本土小说的得失,需要有专业研究者、研究的集大成者来梳理归纳。只 有这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湖南本土小说才不会在众声喧哗中听不到什么响动;只有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湖南本土小说才不会在烟云般的岁月里无踪无影可 寻。一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湖南评论界的话语权。湖南一直呼喊要培养具有话语权的本土青年批评家,话语权从哪里来?就从评 论家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独到的文本中来。评论家同作家一样,也是凭作品说话。二是从长计议,加强对新世纪、新时期,甚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本土小说 史的研究。捆绑式研究、概念化推介,已成为全国文坛的风向。比如说,甘肃八骏、河北的三驾马车、广西的三剑客等等,都做得非常成功,热爱小说的读者提起他 们来,会如数家珍。如果不是集群化推出,他们很难在高手林立的小说界脱颖而出。在这方面,湖南也曾有过成功的经验,比如说,按小说家的出生年代划分,曾推 出过“50后”小说家群“湘军七小虎”以及“70后”小说家群“湘军五少将”,在全国的反响也不错。但是在概念做出去之后,我们对他们创作的研究没有及时 跟上,至今没有对“湘军七小虎”和“湘军五少将”小说创作研究的专著面世,甚至也没有多少系统的研究文章发表。三是要由表及里,着重研究湖南本土小说的湖 湘特色。民族的才是全球的,地方的才是世界的。从类型化、概念化、集群化来研究湖南本土小说,其实还只是表象,是为了湖南本土小说能流传于当代,真正要研 究的是找出所有这些小说中的本土特色,即湖湘文化精神。如果真能找出这些小说的湖湘气质和精神,那么,湖南的本土小说就有可能流芳后世。此外,要随时跟 进,分门别类地做好年度本土文学包括小说创作的研究总结。在这方面,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尤其重要。2014年湖南文学年度报告和2014年湖南文 学蓝皮书的推出,就是这一合作的成果,湖南今后这项工作不能中断,还要花更多时间更大精力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并及时与外界专业媒体联系,将优秀的成果发 布出去。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文学湘军要想走向更大的辉煌,必须要依靠广大的作家评论家,把文学创作、研究的功夫做细、做深、做扎实,创作更多思想 性艺术性相统一的文学精品。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小说家要如此,评论家亦然。面向过去、当下与未来,加强湖南小说创作与研究,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