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文艺需要争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7日08:02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云雷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相互之间的讨论、争鸣、商榷越来越少了。1990年代有“人文精神大讨论”,1980年代有关于“现代派”、“先锋文学”、“寻根文学”等等的各种论争,再向前追溯,20世纪中国的“新文学”,正是在对传统文学、通俗文学的批评中构建起来的,可以说文艺论争贯穿了20世纪中国的文艺史。

  文艺论争的产生有两个前提,一是对文艺的现实及其发展有不同的观点,二是持不同观点的人,认为有争辩的必要。19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迅猛发展,在整体文化格局中,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受到削弱,文艺更多地不再被视为一种精神或艺术上的事业,而只是一种游戏或消遣的方式,在整个社会领域中,文艺的严肃性与重要性也大为弱化;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学院化”体制的建立,文学研究更多地被纳入学科建设之中,注重学术化与理论化,对于当前文艺的关注越来越少,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大都隐藏在学术化的表面之下,很少有直接的交流与交锋,或者各自据守在某个学术角落,“躲进小楼成一统”。

  文艺争鸣的弱化,为当代中国文艺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其一是先锋性的消失,从“五四”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新文学”不仅在新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而且在整个社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新文学”的先锋性,即围绕新文学发展所产生的各种论争,不仅涉及到现代中国最核心的精神与社会问题,而且往往领先于其他领域率先提出,因而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而1990年代以后,相对于社会学、经济学、思想史等领域,文学所关心与讨论的问题往往是滞后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其二是思想性的弱化,围绕文艺产生的争鸣,既与文艺相关,也与其他社会领域相关,讨论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在相互的质疑与批评中,才能使不同的观点在彼此刺激、切磋中得到深化,而争鸣的弱化则削弱了思想认识更进一步的可能性;其三是美学观念的陈旧化,文艺争鸣弱化产生的一个问题,是上个时代的主流意识与美学规范往往会成为新时代的美学无意识,这些观念因为很少受到批评与质疑,构成了很多人的美学观念及其前提,但时移世易,上一个时代的美学观念未必适应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在不断的批评与争鸣中,我们的文艺才能突破陈旧的美学观念,重建思想性与先锋性,在当代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鲁迅先生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在新世纪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热心中国文艺的人只有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只有与不同的观点进行平等、民主而又相互尊重的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为当代文艺的发展提供不同的可能性,才能让中国文艺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真正迎来文艺的春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