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2日07:19 来源:江西日报(南昌)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嘉 宾:

  胡 辛 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何 闯 笔名“草玄”,作家、编剧

  李 涛 笔名“犁天”,网络作家

  黄 煌 笔名“太一生水”,网络作家

  主持人:万芸芸

  网文改编如火如荼

  主持人:电视剧《红楼梦》文本来自古典名著,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来自漫画,《夏洛特烦恼》来自舞台艺术……胡老师,请您谈谈影视改编来源有哪些?为什么影视艺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改编?

  胡辛: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艺的多元,影视改编其母本亦呈丰富性。影视改编的来源有文学,如经典名著、影响大的现当代文学等;话剧、戏剧、歌 剧、歌舞剧、音乐剧等舞台艺术,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智取威虎山》《赵氏孤儿》等;漫画,如《东京爱情故事》《流星花园》等,以及游戏,如《古 剑奇谭》《最终幻想》等。

  恰如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所言:一门新诞生的艺术先是竭力模仿“年长”的艺术,然后渐渐形成自己的规律。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不过百年,而文学、 舞蹈、绘画等艺术皆有千年历史,改编并不是单纯的移植,更是一种学习和借鉴。此外,影视艺术的发展总伴随着改编,还因为影视作品从创作到播映,需要一个庞 大团队的长期劳作,成本比较高,不像小说、绘画等多属个体劳动,因此,选择优秀的、人气旺或历久弥新的小说做母本,等于事先进行了观众的预测和预热,成功 把握比较大。

  主持人:在当前的影视格局中,最热门的当属网络文学改编,《九层妖塔》《琅琊榜》《大汉情缘之云中歌》等,一大波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正在热映热播。网文改编缘何如此火热,网文改编优势何在?

  李涛:从传统角度看,很多人更容易看到网络文学的缺点。但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讨论,网络文学有它独特的优势:内容新奇,构思天马行空,情节生动有趣。其作者多出自草根,他们的表达,更贴近大众审美趣味,他们讲的故事更接地气,更能激发读者和观众的共鸣。

  黄煌:网络文学改编的优势自然是“热度”,它自带观众和粉丝,当前越来越多的网文作者加入各种文化盛宴,极大提升了作品知名度,这无疑是影视 制作方喜闻乐见的。如正常的游戏推广,假如推广费是每人10元,那么制作方愿出500万元购买版权,就是认可作品和作者本身就能带动50万以上的玩家,影 视亦是如此。

  何闯:刚才大家从网络文学本身出发,那我就从外部环境来谈谈。当前,在大量网文改编的成功案例驱动下,许多制作单位、资本运营者将网络文学当 成了一个资本运作的工具,刻意炒作,利用网络文学去圈钱套钱。所以,目前这股网文改编热,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一定的泡沫成分,但我相信迟早会回归正常。

  主持人:当前网络文学改编,题材多集中在言情、玄幻、历史等,有人说,网文改编“得女性者得天下”,你们怎么看?

  何闯:从当前情形来看,确是如此,而这是由受众主体决定的。有调查显示,电视剧女性受众比例已超过60%,并且仍在增长,中外皆是如此。女性不仅在家里掌握了遥控器,在影院也往往决定了观影选择。

  胡辛:除了受众,改编内容也是重要原因。十年前,网络文学只是小荷初露尖尖角,多是些抒写情怀的小众之作,发展到现在拥有古代宫斗、青春成 长、都市情感、职场、穿越等较成熟的多类种,不能不归功于一批女性作者和广大女性读者的打拼,与传统电视剧强调女弱男强模式和压制女性意识相比,许多网络 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比较张扬女性独立个性和自主风采,淡化男性话语中心,打破一统的男性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努力拓展女性主体性、自省意识和丰富而复杂的人 文内涵。

  原著与改编作品,既联系又独立,皆需要独创性

  主持人:李涛和黄煌都是知名的网络作家,你们的作品有被收购影视版权的吗?

  黄煌:我的《万古至尊》已经出售了影视版权。我的创作集中在玄幻题材,据我所知,国内已有几部玄幻作品由好莱坞投下巨资在拍摄。因为文化环境等因素,玄幻类型走影视化道路相对困难,相反,玄幻题材走游戏版权更容易,《万古至尊》的游戏,将于元旦前后推出。

  李涛:我以不同的笔名创作了6部作品,总字数大约1600万字,简繁体出版物将近300本。不过,我的创作重心并没有偏向影视,所以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改编项目,不过手头写的《三界独尊》,根据阅文集团的反馈,已经在进行影视版权的推介。

  主持人:如胡老师前面所言,网文改编并不是单纯的移植,作为原作者,你们怎么看待别人在你们的作品上“动刀”?

  李涛: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改编的评价往往呈两极分化,要么口碑极好,满堂喝彩;要么一塌糊涂,板砖不断。文化产品也要适应市场,为争取消 费对象,实现差别化传播做适当的改编,我是可以接受的。如女性观众心思细腻,宫斗剧、宅斗剧、言情剧是她们喜欢的题材,为了吸引女性观众,这些题材普遍会 融入偶像剧的特点。然而,因为编剧对原著精髓缺乏深刻的理解,有些改编经常会出现吃力不讨好,甚至是面目全非的尴尬。这就需要大家都本着严肃的创作态度, 制作方能多多征求原作者的意见,双方多多碰撞、沟通,让改编尽量合情合理。

  黄煌:的确,消费主体性的不同会导致文本表现方式的不同。影视改编更倾向女性,而游戏改编是“得男性者得天下”。然而,无论何种改编,都应让作者参与进去,欣慰的是,当前作者对版权改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主持人:胡老师、何老师,你们都有着丰富的改编实践经验,那在改编过程中,该如何处理小说“原著党”和影视新观众、小说原作者和影视导演的关系?

  胡辛:小说的影视剧改编绝对不是一种拷贝复制,而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文学与影视为不同的叙事媒介,从文学改编至影视后,彼此关联更独立。从小 说到电视剧,从纸质书页到图像声画,编导是二度创作,是为适应全新的媒介形式的创新,其理解和阐述是对原著的发掘和新的发现。编导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 上,将原著视为再创作的素材;哪怕编导完全认同原著的主题和立意,对原著中的对白一字不漏一字不改,这样改编出来的影视剧也是一个脱胎于原著的新的艺术 品,因为它不是用语言文字,而是用影像表达。所以,网文改编,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即使编剧、导演就是原作者本人,如刘恒,他也不一定能令“原著党”和观众 都满意。所以,学会包容,从有利于作品创作的角度出发会比较好。

  何闯:如胡老师所言,原著与影视作品是各自独立的。因为二者表现形式不同,小说那样写好看,但是要用画面具象化就未必好看,如小说的故事情节 大多是单线发展,一些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人物关系设定不够有戏剧性等,这些都需要调整。当前我手头正在改编一位网络文学“超级大神”的热门玄幻小说,小说 中主人公武功升级的故事对读者而言是热血的嗨点,但是从影视剧的角度看,这不具有戏剧性,所以改编时就要编戏,让小说中的那种热血具象化、戏剧化。但这样 的改编,小说粉们未必会买账。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升网文改编质量

  主持人:目前网文改编成绩不凡,产生了许多成功的改编作品,但是网络文学,一方面给影视提供了丰厚的改编资源,另一方面,它本身的繁杂、良莠不齐也给改编带来了困难,网文改编中如何去粗取精,提升网文改编质量?

  胡辛:这是一个价值导向和取向的问题。影视作品实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别样“教科书”,其主题、立意无比重要,愈是收视良好,愈要注意。不能仅仅将影视剧当成娱乐产品,影视剧导向上的错误将会贻误不止一代人。

  前不久播出的《琅琊榜》口碑不错,电视剧构建了一个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群臣相忌、尔虞我诈的男性宫闱权谋之斗,但是,其立意的高尚,不仅提 高了品位,而且张扬了正义和知行合一,颇具现实意义。而另一部女性宫斗剧《甄嬛传》,这种争权夺利的后宫生活被奉为穿古装的“当代职场戏”,就不得不静下 心来想想了。难道说后宫女人你死我活不择手段的争斗是职场现实的反映?美丽善良、聪慧的甄嬛,为了自卫蜕变成心狠手辣、歹毒残忍,终于成为傲然登上权利巅 峰的女人,偏偏电视剧以认同的态度进行着权谋技巧的展示,难道这就是职场宝典的图解?都叹息当今社会必须找回失落的信仰和价值,那么,信仰是什么?价值是 什么?无论何时何处,底线是必须坚守的。

  主持人: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到“重点扶持文学、剧本、作曲等原创性、基础性环节,注重富有个性化的创造,避免过多过滥的重复改编”。

  胡辛:一部作品改编成N个版本的现象,不是今天才有,中外屡见不鲜。上世纪就有两家电影公司争拍张恨水《啼笑因缘》的轶事,新时期也有多家电 影制片厂争拍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风景。金庸的15部武侠剧,至今出现的影视剧不下百位数。原因何在?北大教授陈平原有部论著,书名就是《千古 文人侠客梦》。武侠情结是不分雅俗的,甚至无论男女老少。观众的喜欢,市场的需求,利益的驱使,皆是重复改编的诱因。但是,一旦失去了对艺术的敬畏,秉持 浮躁心态,利欲熏心,凭不择手段的炒作赢得一时的虚名,最终只会是越拍越烂,无法形成原著与影视作品的良性循环。更有甚者,在改编的时候一味地求新求变, 而不顾及原有影视作品已在观众心目中留下的审美定势和基本的价值判断,即使是花了十二分的诚意,但事倍功半,难得观众喜欢,这也是造成当下重复改编剧被诟 病的原因。

  发挥我省网文优势,扩大我省文艺影响力

  主持人:有人大致统计,在网络上活跃的江西作家总数有一万人以上。2014网络文学行业峰会上受邀的江西作家有十余人,占与会人数的十分之一强,这些反映了江西网络文学的强劲实力。与此相对,我省网络文学被影视公司购买版权并改编成影视作品也是比较活跃的。

  何闯:从网络文学诞生之日起,江西就是其创作群体的重要组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有不俗的成绩,而且这些年江西网络文学涉及的题材领域渐趋 多元,如古代宫廷、现代都市、历史军事、武侠、玄幻、言情等等,已逐渐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南昌籍网络作家今何在于2000年发表的《悟空传》,被誉为里 程碑式的作品,后被改编成话剧、广播剧等多种形式。抚州籍作家慕容湮儿的小说《倾世皇妃》点击量不俗,改编为电视剧亦收视火热,此外安以陌、阿彩等也有作 品改编。

  主持人:我们该如何积极发挥我省网络文学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我省文艺影响力?

  黄煌:当前我国的网络文学已经是输出趋势,不仅在国内抗衡美剧、日本动漫,而且开始倒流向美国、日本、越南等地。一些越南翻译工作者常常守在网上,我们一更新,他们就马上翻译过去。

  要发挥网络文学的优势,扩大影响力,首先应该消除偏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现在社会上对网络作家以及网络文学仍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土壤肥沃,才能长出大树。在我们的邻省浙江,因为包容的态度,成为网文写手聚集的地方,甚至许多外地作者在杭州定居。


  李涛:我观察了一下,在许多文化发达省份,网络文学得到的重视度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由相关部门积极牵头,积极引导,已经开始走 向组织化,这种组织化的发展模式,会让他们的力量更强、影响力更大,作者的利益也能得到更多的保障。目前我们还需要一个契机,改变网络作家各自为战的原始 运作模式。当然,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不单单是一个政策,一个文件,更需要观念上的变化,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胡辛:从作家本身来说,我认为,作为江西本土作家,要立足江西,讲好有江西地域特色的故事。江西有非常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陶瓷文化、红色故 土、历史人物等等,不仅滋养传统文学,也理应成为网络文学写作的源泉和营养。几十年来,我的创作深深得益于脚下这片土地,得到读者认可、并被改编成热播影 视作品的《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这里有泉水》《蔷薇雨》《陶瓷物语》等小说皆根植于这方水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