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唐诗之路”上的文化礼堂——浙江新昌:村民编织出“文化中国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2日07: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简彪

    外婆坑村文化礼堂内,村民为80岁以上老人集体祝寿。

    阳光文化进礼堂活动。

  1600年前,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畅游这里,留下天姥山中古驿道“谢公道”;此后300年,李白等数百名诗人沿着谢灵运足迹漫行,留下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样的名句。

  这个地方是浙江新昌,这条路被称为“唐诗之路”。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

  3年前,在浙江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时,绍兴市新昌县因地制宜,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探索具有新昌特色的文化礼堂建设之路。如今,新昌人民在“唐诗之路”上,编织出新的“文化中国梦”。

  “唐诗之路”:浪漫的山水人文古道

  11月18日晚,由浙江交响乐团、新昌县委宣传部共同推出的大型咏诵交响套曲《唐诗之路》在北京音乐厅演出。序曲《我欲因之梦吴越》、第一乐章《何处青山是越中》、第二乐章《王谢风流满晋书》、第三乐章《还思越水洗尘机》、第四乐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终曲《天姥连天向天横》……光听乐章名,就知道诗人们在这里留下了多少佳作。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新昌学者竺岳兵首次提出“唐诗之路”的概念。他认为,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而后由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再溯源至石梁而登天台山的“唐诗之路”,是晋代以来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并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山水人文旅游线路。新昌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带,成为高士名流隐居遨游的去处,也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根据竺岳兵的研究,《全唐诗》所收录的2200余位诗人中的450多位,在这条路上留下超过1500首佳作。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游历这条“唐诗之路”的还有“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骆宾王,以及贺知章、崔宗之、元稹、李绅、李德裕、罗隐、罗邺、罗虬、崔颢、王维、贾岛、杜牧等。

  1991年以来,新昌和同在“唐诗之路”上的嵊州、上虞、台州等地开始挖掘“唐诗之路”的文化历史。2007年,新昌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启动了“唐诗之路”的申遗,并带动了其他县市的申遗行动。

  正因为这条“唐诗之路”,新昌人多了些文化追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当地的文化礼堂建设中体现明显。时光流转千年,当年文人墨客的个人文化行动,而今已经成为了民众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享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普遍需求。

  建礼堂:为文化建设提供阵地

  “原来我们文化工作没有很好的抓手,现在有了文化礼堂,成为村民的精神文化地标,很快就有了凝聚力、感召力。”儒岙镇横板桥村村支书王伯强说,在文化礼堂建成之前,苦于没有活动场地,文艺能人众多的横板桥村没有一支像样的文艺队伍。今年6月文化礼堂建成后,村里因势利导,成立了3支文艺队伍——民间乐队、西洋乐队和排舞队,参与人员达60余人。文化礼堂落成至今,横板桥村开展了调腔专场、农民文化节等文艺演出10多场,吸引了周边万余村民观看。

  11月24日,新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横板桥村文化礼堂开展,文艺演出前的义诊、假钞识别等活动为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文艺演出开始后,新昌调腔的清越高亢、小品演出的贴近生活让村民们乐不可支。天略有些阴沉,但文化礼堂里热情如火。

  这个功劳应该归功于新昌推进的文化礼堂建设工程。从2013年起,新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在5年内改造、新建100家农村文化礼堂,目前已建成62家。筹措资金、凝聚智慧,统一谋篇布局、具体建设管理,让新昌的文化礼堂成为了乡村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同样,文化阵地建设需要优秀内容的注入。阳光文化进礼堂、部门服务进礼堂、形势任务宣讲进礼堂——这“三进”礼堂是新昌县级机关部门送文化进礼堂的三大品牌活动。每年年初,新昌县委宣传部会制定《阳光文化进礼堂活动方案》,设置文化艺术、科技信息、法律法规、医疗卫生等五大类共22个菜单项目供各文化礼堂“点单”,做到活动在已建成文化礼堂全覆盖,每年累计开展活动超过1000场次。在《新昌县部门服务进礼堂项目安排2015》手册中,编列出11个县级部门全年进文化礼堂的项目安排,保证每个文化礼堂每月至少有2场活动,如文明办的春泥计划、团县委的流动少年宫、卫计局的青春期健康教育等。

  同时,各村文化礼堂或是邀请县外高端专业的剧团来演出,或是邀请专家学者来文化礼堂举办讲座辅导,大大丰富了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和质量。绍兴大剧院、德清现代越剧团、东阳婺剧团、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等周边知名演出团体先后到新昌拔茅村、外婆坑村、西山村等文化礼堂演出,吸引周边村民蜂拥而至。

  在浙江省文化礼堂建设的统一要求下,新昌还支持各村打造不同特色的“文化名片”,形成“一村一品”。如镜岭镇外婆坑村是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礼堂设置少数民族风情馆,陈列有12个民族的服装、首饰和风俗文化资料,还组建了少数民族舞蹈队。正因为保留了村情特色,2015年,外婆坑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新昌着力落实了“四个一”:建设专项资金“扶一把”,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根据各村文化礼堂的考核验收成绩发奖补资金;一事一议项目“推一把”,对于需要更多资金的文化礼堂新建项目,列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获得省级、县级奖补资金400余万元;民间资金“助一把”,推动乡贤和社会资本的力量投入文化建设,2014年新昌各村文化礼堂共接受外界捐款850多万元;考评奖励“拉一把”,即通过考评优胜给予奖励。

  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实现了公共财政撬动社会资金共建文化礼堂的作用,推进了当地乡贤文化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横板桥村文化礼堂就是通过“一事一议”专项补助、乡贤捐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总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

  种文化:自发打造群文活动品牌

  11月下旬,“浙江在线”编委蔡李章又来到了新昌,筹备一年一度的梅渚镇“农民春晚”网络直播。几年来,这个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乡村春晚已然蜚声全省。“这是我们自己的舞台,一年办得比一年好,我们全家都喜欢。”梅渚村村民黄大妈说得很朴素。

  在没有建成文化礼堂前,梅渚镇梅渚村由于缺乏活动阵地,村里不少文艺人才常常处于松散状态。2013年,建于1978年的梅渚村大会堂被改造为文化礼堂,从此梅渚文艺人有了施展才艺的地方,农民春晚也随之登上舞台。有创作特长的文艺爱好者贡献了“接地气”的节目,县宣传文化部门也大力支持,这一草根春晚迅速红火起来,并带动了全镇文艺队伍建设。短短几年间,当地大批农民参与文艺活动,目前活动队伍已遍布全镇90%以上的村,已拥有文艺演唱队、女子舞龙队、古曲“十番”表演队、剪纸队、乐器队、排舞队、腰鼓队、太极拳队、太极扇队等民间文艺团队50余支1000多人。

  “刚开始,梅渚春晚有不少外地节目;到了2014年,由于本地节目越来越多,需要进行筛选以保证节目质量。农民春晚是梅渚镇的年度盛事,一座难求。”梅渚镇党委书记蔡立君说。拥有1000多套老式木质翻转座椅的梅渚文化礼堂每到农民春晚时,都能涌进不少观众站着观看。

  连续多年对梅渚春晚进行网络直播的蔡李章说:“我觉得这个活动对全省的群众性农民晚会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梅渚的农民春晚借助互联网,连续几年在“浙江在线”网络直播互动,营造了“草根+微博+直播+互动”的亮点,2014年农民春晚点击率达150多万人次。

  这是新昌推进把文化礼堂培育为“种文化”阵地的一个缩影。

  作为浙江省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活动的4个启动县(市)之一,新昌在文化礼堂建设之初,就紧密推进“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据介绍,新昌一方面在制度上要求每次演出时需保证村里节目的比例,另一方面则是推动群众文艺队伍的成立。如小将镇的小将村,全村有518户1460多人,组建有书画社、腰鼓队、“十番”乐队等7支文艺队伍。

  在新昌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相关负责人看来,村级自办文化活动进礼堂是充分发挥文化礼堂功能的关键。“每年年初,各文化礼堂定好活动计划安排,相关部门要考核、对接。现在,文化礼堂每年自办文化节目进礼堂1200多场次。尤其是今年以来,一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为主题的自创节目,如长诏的舞蹈《五水共治》、镜岭的小品《村嫂监督队来了》、羽林的三句半《清洁家园人人夸》等深受欢迎。”该负责人介绍。

  随着农民种文化成果的不断涌现,村级剧团、艺术团、舞狮舞龙队等演出团队在村际间“文化走亲”惠民活动成为新昌文化礼堂的新内容。一些村民把能够到其他村参与走亲演出作为时尚和荣誉。据统计,新昌全县每年组织村际走亲演出300多场次。

  “草根文化蕴藏的活力无限,把民间草根人才的活力基因激活,农村文化礼堂就会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奥秘就在于让群众自主建、自主管、自主办节目。”新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岳梦说。

  礼堂文化:留住乡愁最是致远

  文化礼堂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文化礼堂建设的期待。而新昌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发的结合,实现了这个目标。

  11月25日,镜岭镇外婆坑村文化礼堂热闹非凡。文化礼堂外,磨豆腐、打麻糍如火如荼;礼堂里,排舞队翩翩起舞,台下一群老奶奶、老爷爷乐开花……原来,这天是外婆坑村为80岁以上老人集体祝寿的日子。“我们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活动,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让孩子们记得家乡。”外婆坑村村支书林金仁指着文化礼堂里的一群孩子们感慨。

  在农村,村民自身经济条件改善后往往会选择到文化、教育、医疗资源丰富的城市生活。原本是著名贫困村的外婆坑村,一方面发展茶叶、民俗旅游,一方面则以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凝聚村庄活力。“村民为了更好的条件走出去是难免的,但是我们通过文化的努力,让孩子们常回家看看,会讲方言、了解村里的历史,就是一种成功。”林金仁说,现在搬出大山的年轻人,每年也有小半年时间会回到家乡居住。

  同样的场景在新昌的农村文化礼堂并不少见。7岁的孩子们完成“开蒙礼”,青年在文化礼堂诵“中国梦”、行“成人礼”,新人在文化礼堂结发成婚,老人们重阳节在礼堂围坐接受晚辈们鞠躬奉茶……《文化礼堂礼仪活动指南》中,春节祈福、婚礼、开蒙等有了规范的礼仪,人们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记忆。而琅珂村的“十佳民星”表彰、梅渚村的“最美好媳妇、好婆婆”表彰等各村自发定期开展的最美典型评选活动,以及“唐诗伴我成长”诵读活动等,将真、善、美与新昌的“唐诗之路”紧紧结合。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举措是,每个农村文化礼堂都变成了一个小型的乡土博物馆。新昌广泛开展“老故事”“老照片”“老家伙”三老展陈,让民众了解传统文化、了解过去生活,激发爱乡爱家情怀。东茗乡后岱山村文化礼堂建成时,村里的文化能人王焕军老先生把后岱山村几十年来的文化史画成多幅画,用书法配上对文化史的叙述,绘在了礼堂的文化墙上。七星街道元岙村文化礼堂洁白的墙上用隶书工整地写着祖先南宋抗金将领张浚、张杓父子定下的张氏祖训“手足共勉,勤俭创业,雍睦为先”,礼堂内安放着张公家庙残存的金匾、石刻。“我们要把先辈抗金、精忠报国的精神展现出来,并借助于文化礼堂更好地传承下去。”就像林金仁介绍的那样,外婆坑村文化礼堂会定期开展村规家训活动,让村民记住自己是林则徐的后代,要遵守村规家训、弘扬社会新风范。

  文化礼堂的建设为地方风俗的发扬光大提供了平台。琅珂的马灯陈列馆、梅渚的剪纸艺术工作室、后岱山的布袋木偶展示室、拔茅村的舞狮舞龙陈列馆等数十个风俗文化展陈馆都随着文化礼堂的建成而出现。地方风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村民的认同和参与。如新昌当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昌调腔”就在各文化礼堂巡演,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后梁村的板凳龙每年正月十六都要进行舞龙活动,吸引数万人参与;章黄山六月二十的传统庙会、小将农闲期间的十番演出等,以传统风俗为载体,弘扬正能量。

  “这就是文化传承,让文化礼堂衍生出礼堂文化,延续乡村记忆、留住乡愁。”潘岳梦说。

  正如横板桥村文化礼堂外墙绘制的天姥山图景所展现的,这里的山水有唐宋的韵味,这里的人们有文化的追求。新昌,就是在这条充满历史、写遍风流的“唐诗之路”上,建设着新时代的文化。

  衍生:一条致富路,一个中国梦

  有评论说,发挥“礼堂文化”,首先是要延承我们的乡村记忆,让农村“望得见乡愁”;其次,是要激活农村基层文化,重建农村文化生态,构筑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再次,是拓宽农村的致富渠道,促进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农民得到实惠。在新昌,文化礼堂改变的不仅是“文化心理生态”,更是“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外婆坑村还是绍兴市最穷的村。这里名声在外——地无三尺平、有囡不嫁这个坑。于是,村里来了60余位来自10个少数民族的媳妇。随着道路的开通和经济逐步好转,外婆坑村聚焦文化礼堂建设。2013年,村里的祠堂被改造为文化礼堂,并广泛参与文化走亲活动。如今几乎每个周末,外婆坑村都会迎来上百名、甚至数百名外地游客,参观这里保存完好的石垒建筑、山区风情。少数民族舞蹈队将“江南民族村”演绎得风情无限。

  “我们没有想到,文化礼堂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游客,又带动了我们土特产销售、农家乐的发展。”林金仁说,由11家农家乐、1家集体式农家乐、可供100人住宿的度假屋,以及很快就要上马的古村落保护和开发项目组成的“江南民族村”农家乐项目已投入实施,目前累计已吸引游客超过5万人次,营业收入100多万元。

  过去,外婆坑村的封闭和原始导致了它的穷困,而今天,由于文化礼堂的促进,这反而成了外婆坑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对林金仁这个曾经的箍桶匠、现在的全国劳模来说,成为文化人成了他的下一个追求。

  与外婆坑村相似,横板桥村自筹资金,日前建成了一条4公里长的上山车道以吸引游客;有企业准备在村里投资兴建该村第一家宾馆;村民已经开始投资农家乐、民宿……

  “一座天姥山,一座天姥寺,一座横板桥,一条致富路,一个中国梦。”王伯强说,文化礼堂上写着的这些话语,就是对新昌文化礼堂最好的评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