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北路戏保护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地方小剧种的保护与传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30日08:42 来源:中国作家网

  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和寿宁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承办的“北路戏保护与传承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寿宁召开。 

  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民间又称其为“横哨戏”,是清初以来北方梆子、乱弹腔南传后,经安徽、江西、浙江传入闽北,再传至闽东的地方戏剧种。该剧种1958年于寿宁、福安民间群众会演中被发现,并于1960年10月成立北路戏惟一的专业剧团——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上世纪60年代,剧团创作演出《张高谦》在全省乃至全国曾产生较大影响,有过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后《岳云出征》等剧目在戏剧汇演与民间演出中都有极高声誉。2006年,北路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北路戏剧种面临的诸多困难、问题与挑战,虽是个案现象,但在地方小剧种中带有普遍性。如何做好北路戏剧种艺术挖掘抢救、艺术档案整理、剧种发展规划步骤,以及北路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小剧种发展问题上具有普遍意义。研讨会围绕北路戏与地方剧种声腔源流、南方乱弹腔的互相关系、北路戏等地方剧种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一些当前戏曲史学界颇为关注和极有价值的观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王馗认为,纯化使这一剧种的个性得以成立,但北路戏遗产维护和剧种发展的隐忧亦隐含其中。“大量肢解剧种声腔艺术以换取非遗保护的行为,广泛地出现在各地戏曲保护工作中。这种保护策略成为剧种纯化的重要方面,影响着戏曲的理性发展。细数家珍并延续传统,是涵养剧种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剧种纯化只应该是戏曲发展的一种道路。”福建作曲家郭祖荣从音乐角度分析,北路戏音乐是属于民间小调式的音乐题材,音乐可塑性较大。但戏曲音乐的创作,最本质地在于掌握音乐内在的韵律特点。去发展它,要在旋律的韵味上出新,而不是将其写成通俗流行曲的“戏歌”,那不是出新的真正的路子。对于剧种的非遗保护与剧团的生存问题,闽江学院中文系教授邹自振认为,北路戏善于表现基层人民的生活,剧种要发挥优势,关注现实题材创作和儿童剧创作。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白勇华也认为,北路戏儿童剧创作的经验,已被视为剧种保持优势的历史资源。但当下的传承保护更需知其来路、择其精要,接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挖掘、恢复和重建的剧种艺术传统及其所确立的北路戏音乐的核心价值,充分展示北路戏古老而清新的剧种魅力。福建省艺术馆谭雪刚、张磊在发言中谈到,“北路戏等各小剧种要以进校园、进社区,改编与创作新剧目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实现剧团的多向建设。”

  与会专家的讨论没有局限于福建寿宁的北路戏,还涉及安徽徽调、江西赣剧、浙江婺剧、瓯剧、小腔戏、梅林戏、闽西汉剧等相关乱弹腔剧种及声腔的内在关系问题,对北路戏剧种的声腔源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乱弹腔是中国戏曲声腔中的一个大腔系,对于乱弹腔的讨论,是中国戏曲学术研讨的薄弱环节,仅在1982年于安徽易县召开“全国徽调(皮黄)学术研讨会”后,全国性研讨会再无出现。福建对于乱弹腔的讨论亦仅于1984年在龙岩召开过一次,但会议论文很少,未编辑成册,乱弹声腔剧种中的相互关系,以及艺术特征、艺术价值也均未得到总体总结,而此次研讨会,部分专家论文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效的挖掘与探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