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大“IP”时代编剧何为——众编剧怀柔论剑声讨IP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27日10: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墨波

  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向传统影视业进军,大数据、大IP(知识产权)已然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行业现象。近年来,《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等多部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剧火爆荧屏,《同桌的你》《栀子花开》等歌曲也被改编为青春电影。一时间中国影视业中现象级IP作品层出不穷。IP在中国影视圈成为一个热词,在很多人看来,IP热的出现表明了影视剧制作模式的一种变化,成熟的IP似乎意味着稳定的受众群和累积的口碑,因此影视制作前景也就一片看好,于是IP成为潜藏于影视行业的一个巨大的富矿,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

  但是应该看到,这种竞相追逐IP的做法,实际上源于一种浮躁和功利的心态,很多有识之士深为忧虑,呼吁应该冷静看待IP热。实际上,“IP热“并不能从根本上催生优秀的影视作品,也不意味着中国影视业的再次繁荣。相反,在竞相追逐IP的热潮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投机短视的做法,会伤及到中国的原创编辑,伤害到中国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原创之路上来,毕竟从长远看,要想让中国的编剧行业以及影视行业健康发展,走原创之路,发掘中国编剧的原创力,是唯一的途径。

  近日,一批以原创为职业基石的影视编剧、导演、制作人聚集在北京燕栖湖畔,召开了名为“雁渡寒潭,怀柔论剑”的创作峰会。史健全、汪海林、阎刚、宋方金、余飞、温豪杰、全勇先、刘毅、徐兵、陈彤、王力扶、高璇、任宝茹、刘誉、冯元良等编剧,以及康洪雷、周铁东、索亚斌、魏涛、吴毅、包世宏、黄星、邓力等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IP热”现象虚假繁荣的本质,呼唤优秀的原创影视作品。

  盲目撒网,竭泽而渔

  “我们不反对IP,可怕的是‘唯IP论’。”在最近的影视节目交易会上,很多电视台更多地倾向于购买有IP的电视剧,令原创剧目备受冷落,这让很多编剧感受到了阵阵寒意。在他们看来,对于IP热的盲目追逐和过度炒作,显然已经伤害到中国的原创编剧,挤占了原创编剧的空间。在IP热的主导下,中国的电视荧屏题材单一、风格趋同、唯网络IP马首之瞻,更多地迎合以青少年为主的网络受众的趣味,而中老年观众群实际上常常无剧可看。越来越多的低质量网络文学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甚至是网络游戏,在粉丝经济的带动下成为一个个生产周期短、作品质量低的流水线产品。

  操刀撰写过《鬼子来了》《三枪拍案惊奇》等作品的著名编剧史建全认为,IP热产生的一大原因是当前人们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长时间专注于写作。因而不少创作者和投资方都选择直接对网络文学加以改造和炒作,经过商业化的包装后,以IP改编之名推向市场。”史建全说。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编剧汪海林认为,从本质上说, IP热是资本发热,不是创作高峰的爆发,资本炒作IP不是因为它的质量,而是数量。IP上位跟原创是不是乏力没有关系,它就是资本的选择。“如果电视台都改为播都市偶像剧,播网文改编的剧,可能以后我们除了架空历史剧、青春偶像剧、小鲜肉剧,看不到别的类型了。”

  这种对IP的炒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一种资本游戏,“我们真正反对的,不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和重现,而是打着IP的幌子用低质量的网络作品圈钱的行为。IP热使得许多优秀的原创本子拉不到投资、找不到人拍。IP改编的热潮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原创剧本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这无疑会给中国影视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汪海林说。

  IP热所体现的是整个行业生态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会议的发起人、编剧王力扶认为:不能将行业的功利与浮躁归咎于IP,烂IP的盛行问题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有关环节责任心和态度的缺失,“任何一种生态都有多样性,关键看它处在什么位置,艺术水准低廉的IP成为社会文化主体,是有关环节的急功近利造成的”。

  这种盲目撒网、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所导致的是整个生态的恶化,无法实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作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体社会文化生态共生问题,生态的恶化总是从一块土地、一两个物种开始的,但最后受难的是一个整体。创作和欣赏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深度,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思想水平和情操的标志。它甚至塑造每个普通人脸上的表情,在任何一个时代,创作都是一种强大的担当,创作者身上有不可推卸的天然职责。”王力扶说。

  内容为王,原创是根

  资本有千变万化的操作方式,市场上也会不断炒作出新的概念,但是对于编剧来说,最终还是要回到讲故事上来,最核心的价值还是故事、人物、情节,故事为王,原创为根。网络的确为许多有才华的人提供了展示平台,但正是这种高度自由,使作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未来中国影视业的发展,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编剧作为作品质量的保障。

  作为一个制作人,吴毅特别注重电视剧的思想内容,例如最近出品的电影《推拿》在实现艺术探索的同时,人文色彩和关注现实构成了作品的基调。吴毅认为,无论IP多么好,最重要的还是人物、故事,以及所能呈现出的社会生活的质感,这才是优秀的影视作品所必备的。

  “我们的影视作品如何呈现当下性,是不是能体现一个时代和我们现阶段关注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内容。”吴毅说,“这个是我觉得我们可能作为制作者来讲,在选题的时候更多的要考虑的。作为一个制作人应该多关注原创的故事,原创是根,一个行业只有不断创造新文本,创造新文化,才是健康的,才能体现这个行业的价值和生命力。”

  对于故事和原创的重视,是众多编剧的共识。宋方金认为,故事不能为资本服务,故事不能为平台服务,故事只为观众服务。王丽萍认为,一部电视剧最重要的是讲故事和塑造人物,原创是创造者的智慧、灵感以及对世界和社会的表达。电视剧需要重视原创,回归到符合电视剧规律的创作中。正如温豪杰所言,原创是让编剧找到自我尊严,找到自我位置最基本的展现。

  会上,编剧闫刚向编剧同行呼吁:妥善管理自己的时间,与其把时间精力花到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如花到自己的原创上,打造属于自己的IP。他的呼吁引起大家的共鸣,也成为整个会议的共识:呼吁编剧的行业自律,以后不再随便接受资本方的委托创作,而应该把内容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拒绝为垃圾IP担任剧本修改,不为垃圾加工。”

  与会者认为,IP泛滥是因为行业缺乏影视创意项目的评估推荐平台,所以,接下来,与会代表将联合影视行业的几个重要方面:编剧、导演、制片人、市场发行,共同搭建一个项目评估推荐平台。

  提出这个构想的编剧刘毅向记者透露,计划邀请影视行业内的500名专业人士,担任这个平台的评委,以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搭建起国内最专业的项目评估平台,一头是广大业余或者专业作者,一头是全国影视公司,定期推荐优秀的原创影视剧本和项目,以专业化的评估,改变影视公司无法判断、只能乞灵于IP的现状。

  尊重艺术,恪守底线

  乱花渐欲迷人眼,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因素给我们带来干扰和诱惑,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回到初心,坚守自我,尊重艺术,恪守一个艺术工作者应有的底线。

  “不能说没办法,你一定会有办法!”导演康红雷认为,作为一个创作者,不要被外在的种种因素轻易影响,不要随大流,而应该有所坚守。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各种的因素来束缚你的创作,面对困难,不要轻易妥协,总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首先应该尊重艺术,尊重自己的内心,“做你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做可以让你热血沸腾的事情,做可以让你仰视的事情”康红雷说,“很多投资人很多编剧都在找故事找题材,其实很多题材就在我们跟前放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回过头来,耐心地,换一个维度去审视它,从它身上开掘出不同的内涵。题材遍天下,关键是你要寻找到崭新的维度。我们要从心里讲我们熟悉的故事,同时又能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和思考。”

  在IP的热潮中,考验的是编剧的智慧和定力。正如编剧任宝茹所说,坚守原创,就要能沉得下心,做一个好的原创的作品,这是要花时间的、有难度的,不是一个快捷型的,所以必须投资方和编剧都沉得下心,“搞原创,要能够耐得住寂寞。”

  “编剧不能改变姿态去一味迎合,如果一味迎合带来的可能是整个中国影视行业的生态灾难。编剧是一个有尊严的职业,我们从生活中寻找故事,发现故事,一旦我们只能加工别人的发现,成为一个加工者,我想,这不是一个有职业尊严的人可以接受的,哪怕可以挣到再多的钱。”汪海林说。

  当“小鲜肉”席卷荧屏、当颜值取代了价值,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正在被人们忽视。一方面我们要求新求变,但更重要的是要坚守职业道德、坚持主流价值观,讲好故事,不断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网络化,年轻化,并不是意味着低智化、小白化、反内涵化、价值观世俗化。” 高璇认为,“作为职业编剧,一方面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去了解现在的观众喜欢看什么。另一方面,在更新我们对于他们的口味的认识之后,用我们技巧和积累去实现转化,实现意义的表达、价值的传输,这才是原创的精髓。”

  编剧史健全认为,我们应该坚守我们的道德底线,很多通过劣质IP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一味追求娱乐性,而放弃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娱乐性和思想性并不冲突,好看的影视剧也可以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处处体现普价值。

  各种概念的炒作都只是浅水区的小浪花,在河流的深处,自有其坚守的航向。编剧宋方金相信:“用颜值代替价值的时间不会太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