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一次非常“接地气儿”的民间文化交流——王蒙埃及行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26日08:22 来源:光明日报
图为王蒙在交流现场。于杰飞摄

  “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来到伊犁。住在老乡家里不到三天,就有燕子飞进来筑巢。老乡说:‘真是个大好人啊,七年了都没有燕子飞进来筑巢,他一来燕子就飞来了,真是个大好人啊。’这个大好人是谁呢,他就是我。”

  埃及著名学府艾资哈尔大学的礼堂内,严肃的学术氛围被连珠妙语驱散得无影无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这里兴致勃勃地拉起了家常,幽默的语言和鲜活的故事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11 月23日,80多岁的王蒙与80后自由摄影师库尔班江·赛买提等一行人来到肚皮舞的故乡——埃及。这一老一少作为民间文化交流的使者,要在这里进行一次坦 率而真诚的沟通。此次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近期在国内外都很畅销的《我从新疆来》一书。这本书已经由埃及著名学者侯赛因·伊斯马仪翻译成阿拉伯语,不久将与埃 及读者见面。

  库尔班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维吾尔族青年,生于和田,长在和田。酷爱摄影的他,用照相机记录了100个普通新疆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库尔班江想表达一个实实在在的想法:“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在通过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幸福。”

  埃及作为中国的老朋友,长期以来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相对于冷冰冰的经济数据,埃及普通民众最感兴趣的是中国老百姓究竟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吃什么,穿什么,在他们身上都发生着哪些故事。

  “伊犁有个三段村,那里的凉皮子太好吃了,炸油香也好吃。”谈到吃,王蒙总是津津乐道,现场的埃及人听得也是津津有味。“我们那个年代吃馕,习惯把馕掰碎了泡在水里吃。老乡看了总会说,‘你是一个老维吾尔人’。”

  聊 到中埃文化交流的渊源,王蒙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通过丝绸之路,中埃文化在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借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语言。比如说“一个人的心意”,北 京话叫“尼耶台”;比如说星期五,北京话叫“主麻”;再比如说“灵魂”,北京话叫“罗和”——这些词都是从阿拉伯语借用来的。

  在场的埃及作家萨维·艾哈迈德认为,王蒙一行此次在埃及的交流活动是一次非常“接地气儿”的民间文化交流。民间文化交流是普通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最直接、最质朴、最有趣、最容易让人接受。

  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秘书长艾米勒·萨班谈道,埃中交流最早始于唐朝时期。近代以来,艾资哈尔大学于1931年迎来第一批赴埃的中国留学生,此后埃中文化界、知识界之间的交流不断。明年是埃中建交60周年,也是埃中文化年,将会有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

  (本报开罗11月25日电 本报驻开罗记者 于杰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