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潘灵:生活的人 生活的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25日07:54 来源:中国作家网 潘 灵

  在遥远的滇东北,有一个叫昭通的地方,它属于乌蒙的一部分,盛产贫困和血性,那里是我的故乡,也是《万物生》作者沈洋的家乡。

  云南昭通出作家,在今天中国文坛来说不是新闻,而是共识。昭通作家群,是一个直面现实,贴近生活的基层作家群。昭通为什么出作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文学新秀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文学评论界值得关注的问题。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乌蒙群山上的昭通人来说,从来都是一本沉重的大书,沈洋更不例外。这个出生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的人,是典型的乡下人和山里人。那里,极美的山地自然风光与极穷的山民生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美。极寒极冷的高海拔山地上,只能出产土豆、燕麦和苦荞。每年冬季,黑颈鹤就会飞过贫困的村庄,在高原残存的湿地上觅食。黑颈鹤是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残酷的一种高贵的鸟,它成为沈洋文学启蒙的最初偶像。贫贱不能移!做一个普通人也要追求高贵的精神生活,成了沈洋这个大山之子最初的人生信条。

  这个文学梦,对于像沈洋这样的有才华的山里娃来说,并不是仅为了满足青春期热血的躁动和丰沛情感的渲泄,好梦一场,最后存入青春的纪念册了事的。他们在心中播下文学这颗种子,是要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直至最终结果的,如果不能这样,梦想于他们来说就会代价高昂。沈洋是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的,他师范毕业,重回故乡大山包,在那里,他边教书边写作。文学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一个梦想,还是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手段。昭通为什么出作家?原因在于此。在经济欠发达、相对偏僻闭塞的地方,知识青年改变命运的途径相对有限,文学成为一种可能和期望。在昭通这样一个地级市,活跃着数百人的作家、诗人。文学得以方兴未艾,蓬勃发展,除了这地方十余年来培育的文学生态,更重要的一点,他们企图用文字来实现自我,改变命运。

  沈洋从一个小学教师,因写作崭露头角,进入市文联,做了秘书长和副主席。他的成功,给昭通的文学写作者创造了典范。沈洋可贵的,是他的不忘初心。他始终跟乡村跟土地跟乡亲,保持零距离。他始终相信,只有生活,能给他的写作提供养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对于沈洋,不是空洞的口号。时光倒溯6年,沈洋就以私人名义联系永丰镇,开始体验生活,他不仅身体力行,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构建蓝图,还自编自导自演,并发动3000多农民参加演出,拍摄了电影《我和三甲有个约定》,该电影获得了全国首届“情系三农”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奖和云南省的多个奖项。2014年,“8·3”鲁甸地震,给昭通所属的鲁甸、巧家两县造成严重损失,2014年9月15日,市委组织部又选派沈洋等17名副处级干部,奔赴灾区,指导和参与灾后重建,沈洋被选派至巧家县新店镇,挂职担任镇党委副书记。他为灾区的重建工作,特别是鼓舞灾民重拾生活信心重建家园呕心沥血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日子,他会在夜深人静时给我打电话,谈灾区,谈文学。直至今日,他依然战斗在灾区第一线。沈洋是生活的践行者,也是生活的拾贝者。

  沈洋的长篇小说《万物生》,就是这些年沈洋深入生活的河流从中淘洗出的沙金。作为农民的儿子,不可能对发生在身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熟视无睹。农村艰难的蜕变过程,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守住青山绿水和乡愁,坚守几千年形成的乡村文明,都是激发作者创作的动力。沈洋在《万物生》这部书写新农村建设的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饱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长的形象。文雅琪这个人物,是读者过去的阅读经验中没有的乡村人物形象。可以这么说,这是沈洋心目中理想的新农村人物形象,摒弃性别因素,这个人物身上,有太多作者自己的影子。

  据我所知,苹果的升级换代,是近几年真实发生在昭通的事情。昭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那儿的苹果因品质优良闻名天下。沈洋写的苹果村,是浓缩了的昭通,中国农村的每一次崛起,都带着巨大的历史之痛和现实之难,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农村要新,要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新境界、新视野。这每个新的实现,都得跟千年传统形成的旧抗争博弈,这其实就是一场变革。苹果村的变革中,那些困难,那些冲突,那些矛盾,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真实难题。正是深入生活的实践,让沈洋对此了如指掌,从而使一个在借助产业升级实现成功蜕变的新农村形象——苹果村跃然纸上。

  当然,沈洋的写作就像他描写刻画的新农村,还走在成长成熟的路上。沈洋的写作,还有稚拙之处,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如何解决结构问题,如何从容驾驭几十万字,都是他今后要面临的问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