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让神秘晦涩的甲骨文“活”起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7日16:36 来源:光明日报
观众正在辨识甲骨文。张鹏摄

  由于举办“甲骨文记忆展”,近日来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展厅的序厅一直显得幽暗神秘。只有一束昏黄的灯光射在地板上,照出一块直径半米上下的圆形区域。

  一位男性观众试着走到灯光下,一幅大型龟甲图像出现在他面前。龟甲上分成天气、战争、出行、年成四个区域,他可以从中选择问卜。他举起右 手,游移了几下,最终停留在“年成”上,平伸的手指攥起拳头,龟甲背面随之凿出了孔洞。火在孔洞处灼烤,图像转至龟甲正面,裂纹在孔洞四周渐次显现,这就 是用来预测福祸吉凶的“兆”。

  “受禾。”现场多媒体如此宣告,龟甲后的大屏幕上,“受禾”二字的甲骨文、楷体字同时展现。“受禾”意味着五谷丰登,多媒体的解说让这位观众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围观的人们都跃跃欲试,想亲身感受一下商人占卜的过程。

探寻三千年前的世间百态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系统之一。从甲骨文开始,汉字的形体伴随着中华历史的演进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

  国家图书馆现藏甲骨35651件,约占存世甲骨总量的1/4,是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机构。因为对保存环境有着严格要求,这些堪称国宝的甲 骨以往大多深藏库房,极少大规模展出。此次“甲骨文记忆展”对展厅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展出65件代表性甲骨,数量之多堪称罕见。

  编号为“北图6006”的甲骨,经与其他骨片缀合,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基本正确;“北图5601”与“北图17923”是证明甲 骨刻辞所记商王世系的重要史料;“北图4453”是一片保存比较完好的龟腹甲,记载贞问燎祭之事,字体挺拔雄健,是甲骨文书法中的精品……除了常见的祭祀 主题之外,展览的甲骨记载的内容还涉及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生育等领域,其学术价值自不待言。但这些看上去灰突突的龟甲、兽骨,既无器物之华美,又无 书画之灵动,如何使普通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的文化价值?这让策划过上百场展览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和他的团队颇费思量。

  “甲骨作为迄今发现的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文献载体,其历史已经长达3000多年,它的发现历程,发掘、考察、研究的成果和意义都是比较专业的 科学问题,如何将这些专业的学术问题转化为观众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东西,是我们做甲骨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李虹霖说,举办“甲骨文记忆展”,就是为了带领 普通观众探寻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的世间百态,感受由甲骨文串起的历史文化脉络,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源、历史之根。

  此次展览“重现的文明”“神奇的文字”“传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中,不仅都有甲骨实物的展示,而且融入了场景还原、现场互动、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层次诠释,揭开甲骨文作为文字和作为占卜之物的神秘面纱。

甲骨文“活”起来

  “现在‘张’是一个大姓,没想到甲骨文里竟然没有。”“探索的旅程”单元的“甲骨姓属林”互动区绿意盎然,“林区”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甲 骨文的姓氏或者十二生肖属相,一位张姓观众搜寻了几分钟,也没有找到“张”字,显得有些落寞。但与他同行的朋友很快寻觅到了自己的“高”姓,“别看过去了 几千年,但高字的字形变化还真不大!”当寻找各自的生肖时,两人都没有失望。“十二生肖和《百家姓》中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姓氏,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我 们希望通过一片片姓氏、属相之叶,让观众参与到找姓氏和属相的互动游戏中,从而认识和自己信息相关的甲骨文。”李虹霖说,“让观众系统学习甲骨文或许很难 也很枯燥,但是如果从他们感兴趣的自身信息入手,认识甲骨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中国古代历法中普遍应用的天干、地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有些陌生了,而甲骨文中就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排列成的六十甲子表,对后世影响深 远。展览用十根灯柱围成一个圆形,代表十天干,在圆形区域的中心位置用灯光投影展现十二地支,让参观者对天干地支有了基本了解。甲骨从药材到信史资料,从 私挖盗掘到科学发掘的命运变迁,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展览通过“廉价龙骨”“一字千金”“殷人刀笔”“考释甲骨”“考古探秘”等鲜活的小故事,并配合以 模拟场景、甲骨实物,把这段历史娓娓道来。在“学童识字”区,一台触屏机器让孩子们可以轻松摹写甲骨文,将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带回家。

  李虹霖期待,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设计,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使神秘晦涩的甲骨文“活”起来,唤起人们对汉字文化和典籍文化的喜爱。

  (本报记者 杜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