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王安石父子曾多次游历栖霞山 留下诗篇和石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6日15:14 来源:扬子晚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因父亲在江宁(今南京)任职,遂定居江宁。仁宗庆历二年(1042 年)进士。1067年出任江宁府,后两次出任神宗朝的宰相,两次罢相之后,都回到江宁。退休之后,住在南京。其宅离城东门七里,离钟山也是七里,恰居路程 之半,故称“半山园。”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长期生活在南京,包括栖霞山在内的这座城市的很多名胜,都曾被 他的优秀诗篇吟咏过。

  徐铉、徐锴兄弟与栖霞寺有很深的缘分。他们不仅在公事之余,屡次游历此山,在邻近舍利塔的千佛岩石壁上,留下了兄弟二人的篆字题名,而且在栖霞 寺西边有自家的园亭别墅。多年以后,同样喜欢文学的王安石来到栖霞寺,看到二徐兄弟的题名,仍然深有感触。他赋诗云:“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 只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烧满秋原。”他又来到徐氏园亭,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环境宜人。在那里,王安石见到了徐家的后人。一番交谈之后,给王安石留下了相 当好的印象。宋代人的笔记中,曾经提到徐铉无子,徐锴的后人在栖霞寺旁边,开了一家名叫“徐十郎”的茶肆,同时展出一些徐家世传的文物。

  王安石还写过《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 此诗上句写景,下句写僧,都是引申首联之意。“伤锦”一词出自《左传》,写出诗人自己的担忧,即害怕自己因不熟悉政事而出任官职,将会贻误公务,于是难免 有放弃之心思。尾联的典故出自《三国志》,意思是说当此之际,如果能效仿许汜求田问舍,恐怕会被陈登那样的高士瞧不起吧。王安石善于用典,这几处典故引用 十分精妙,“伤锦”与“饮冰”对偶尤为工整。一般人来游栖霞寺,往往都是逃离官场,摆脱俗务,不免心生出世之念,王安石却始终未能放弃“食君之禄,忠君之 事”,即便“高处不胜寒”,也坚守自己的理想志向。

  多年以后的1074年,王安石的儿子王旁,字元泽,也到过栖霞山,在山中石壁上留下了“熙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王旁”的摩崖石刻。王旁天资敏慧,未成年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后迁龙图阁直学士,才高志远,惜年33岁而卒。身为北宋宰相的王安石 及其儿子王旁,多次游历栖霞山,作为父子,能留下诗篇和石刻,也传为一段佳话。 杨 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