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诗人翟永明入校仪式暨创作30周年研讨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05日16:37 来源:中国作家网 行超

与初学者一样满心敬畏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诗人翟永明入校仪式暨创作30周年研讨会

   继贾平凹、西川、欧阳江河、余华、严歌苓、苏童、迟子建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又迎来了新的驻校作家——诗人翟永明。11月4日,“穿越黑夜与白昼:北京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翟永明入校仪式暨创作30周年研讨会”在北师大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北师大副校长周作宇以及洪子诚、任洪渊、梁鸿鹰、何向阳、商震、唐晓渡、张柠、臧棣等数十位诗人、批评家参加了讨论,研讨会由欧阳江河、张清华主持。

  吉狄马加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翟永明就是中国当代诗歌领域里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目前中国新诗马上就要走过100年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节点。在这100年里,很多诗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翟永明的诗歌在主题、语言、形式等方面形成了突破。他还强调,对诗歌的研究要还原到创作当时的历史语境,不仅要分析诗歌文本,更要讨论其对中国新诗发展的作用,希望诗歌在当下能真正对世道人心和精神层面的生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从1983年震惊文坛的《女人》组诗到《静安庄》《咖啡馆之歌》《关于雏妓的一次报道》,再到最新的《随黄公望游富春山》,翟永明不疾不徐,她的心中始终坚持有着一根关于诗歌写作的标杆。她坦言,创作30多年,自己仍旧对写作怀有敬畏之心,就像当初还是个初学者那样。“我现在对写作还是有一样的敬畏之心,跟年轻的时候一样,写作的目标还是遥不可及,写作也是深不可测。”研讨会上,大家就翟永明诗歌的主题变化、语言特色、诗学意义等展开了讨论。洪子诚说,30年来,翟永明不断更新自己的写作坐标,对自己写作的限度始终有所警惕。她关注现实的变化,同时又与现实保持距离,始终保持着自己内心世界的纯粹性和孤独感。唐晓渡认为,《女人》组诗的出现在当时构成了一个文本事件,它不仅是一个女性主义的文本,更是超性别的经验和文本表达。他说,翟永明用作品构成了自己的历史,她在写作中不断向自己挑战、向诗歌提问,她的诗歌语言有驳杂性,具有野蛮生长的力量。臧棣高度评价了翟永明诗歌的笨拙和迟滞,他认为,正是这种与时代“脱节”所造成的大智若愚,使得翟永明的诗歌超越了一般的好坏评价尺度,成为了一种基于生命的艺术气质的一种拒绝与自觉。吕约在翟永明的创作中发现了“从男人女人到古人今人”的变化过程,早期的女诗人翟永明总是忘不了谈论男人,等我们和男人都老了,就想到了古人。现在,在面对黄公望这样的古人时,女诗人应该说什么?“这个诗里面的今人,这个‘我’是一个将老的女人,这是翟永明最打动人的事,圣山将老,我亦将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