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京剧《西安事变》:重大事件的巧妙再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30日06:45 来源:人民日报 彭 维

图为《西安事变》剧照。

  1936年,国内抗日形势危急。在此艰难之际,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 安事变”。关于这段史实,电影、电视剧、话剧、秦腔等艺术形式都曾有所表现,国家京剧院新创剧目《西安事变》首次以京剧的形式呈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收获 了许多经验。

  《西安事变》是京剧现代戏在新时期的重要突破,它从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显示出京剧本体的艺术特点,特别是重大事件中场景的巧妙表现和精雕细刻,值得总结。

  京剧现代戏的核心是如何用京剧艺术形式来表现现代生活,其中对传统艺术技巧的传承运用、借鉴创新乃首当其冲的课题。《西安事变》包括“追劝”“谋划” “惊疑”“酒会”“质蒋”“释惑”“放蒋”七场戏,加一序一尾,结构完整、流畅,关于这一重大事件的宏大叙述中有几处“打背躬”的艺术处理特别有新意。

  第二场张学良夜访杨公馆,密见杨虎城“谋划”大事。张学良、杨虎城、谢葆贞三个角色对应着台上老生、花脸、旦角三种行当,各怀心事。在蒋介石“开赴‘剿 匪’前线、歼灭红军、决胜陕甘和开赴安徽福建、为中央军‘剿匪’让出地盘”的命令下,张、杨采取兵谏实在是无奈之举。但起初谁也不敢“说破”,于是舞台采 用了京剧常用的“打背躬”方法,让角色背对同台角色、面向观众表述内心感受。“打背躬”的舞台调度在现代戏中的运用较多,以《沙家浜》最为观众熟悉。《沙 家浜》中,无形虚化的心理沟通,通过可观可听的三人轮唱和表演实化在舞台上,其中“智斗”一场堪称样板。《西安事变》中的“谋划”一场,剧作者在张、杨见 面之初就埋下了心照不宣的暗示,所以二人的盘旋是在对国家前途看法一致的前提下的试探,对杨公馆的密见双方期待已久,但是大家均小心翼翼,不敢贸然捅破那 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谢葆贞作为杨虎城夫人,立场与丈夫相同,只是站在“第三方”旁观的角度适当地表达对张、杨安危的牵肠挂肚,唱句少、比重轻,并中途撤 场。她撤场后,三人轮唱的“打背躬”相应地改为二人对唱,也就很自然。“谋划”一场也对“打背躬”这种成熟艺术形式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心理较量未必一贯到 底,根据戏剧情境做了减法,将三维角度改成二维角度,三人轮唱改成两人对唱,这种变形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新鲜感。与此类似的还有第六场“释疑”,前半场张、 杨、赵四小姐同台,后半场张、杨、周恩来同台,放蒋后张、杨二人前途未卜,“打背躬”也因此弱化为三人轮唱,当面锣、对面鼓地对同一问题清清楚楚地各抒己 见。

  从艺术形式的运用出发,《西安事变》中“谋划”“释惑”两场戏主要人物不变,情节相关联,围绕“捉蒋”“放蒋”展开。“张杨”、蒋 介石和周恩来作为“西安事变”中最重要的当事三方,人物心理活动更为充沛:民族危机深重,国际形势复杂,各方势力再三权衡,个人命运不可确定,利弊两面反 复思量……剑拔弩张、针锋相对有之,相携相助、互敬互爱有之,疑窦重重、忧思忧虑有之,三人或四人一台戏,可说的、不可说的,个人的、民族的合一,是一场 具有历史深度与情感浓度的好戏。

  “释惑”结尾的处理也很新颖:尽管给蒋介石戴上了信义的花冠,但“初一十五防不胜防”,张、杨个人生死 未卜,国家民族命运前路微茫。夜已深,钟鼓静,周恩来迈着沉重但依然坚定的步子走向阳台,推开窗,迎接曙光的到来。众人眺望远方,合着忧伤的旋律轻吟着和 缓的曲子。夜幕苍茫,古城宁静表象下似有流星划闪,一种悲怆之情油然而生,整部作品的氛围至此达到高潮。同样一扇窗,《红灯记》中窗前的剪纸红蝴蝶是革命 者沟通的信号,是舞台诗意美的点缀,而《西安事变》中的这扇窗放大了,它象征着历史洪流中自我牺牲的崇高庄严,象征着黑暗即将过去,大地终会迎来朝阳曙 光。

  在《西安事变》这台演出时长约100分钟的新创现代京剧里,已经有不少主创人员用尽心思雕琢出来的巧妙场景,获得了各方的肯定,希望通过舞台不断实践和继续打磨,使之成为一台血肉丰满的经典之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