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四海为家的时代人文学者更需“独行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9日11: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舒晋瑜

  10月26日,北京大学首届“博雅人文论坛”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共享的世纪:中外文学与人文学的沟通》为题,法国著名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陈众议、曹文轩、张旭东、王博、陆建德、陈平原、许钧、董强、罗鹏等中外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就“文化与全球化”等话题发表主题演讲。

  诺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在题为《文学与全球化》的演讲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国文学在欧洲无形中存在。到了近代,鲁日满、雷慕莎等人开始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译介。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文人“发现”中国文学这座丰碑,已然成为重要事件,颠覆了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国文学回归世界文学大舞台,对于理解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人类文明,至关重要。中国的新文学也许将不同于以往中国文学所呈现的形象。在我们这个时代读者的眼中,中国将脱离它的陌生性,它的怪异性,它那种鲜明的异域情调。”勒克莱齐奥说,在当今的新时代,文化交流成为维持和平的一大有力手段,中国文学继续做出其杰出贡献。同时,他也提出,“全球化不公正的地方,就是让一种文化在世界上传播;它公正的一面,就在于它可以提供跨文化的交流。”

  “美国将不仅因为武力,而且还因为文化而自豪。”这是肯尼迪离世前留给美国文艺家的演讲内容。半个世纪过去,无论人们如何评价,美国文化已经遍地开花。有学者甚至认为,所谓的“全球化”就是美国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表示,如今“全球美国化”已是既成事实,而且它绝对不仅限于经济场域。麦当劳和肯德基,或者还有怪兽和僵尸、哈利波特和变形金刚正在成为全球孩童的共同记忆;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正在令人绝望地趋同。与此同时,四海为家、全球一村的感觉正在逼近;城市一体化、乡村空心化趋势不可逆转。跨国资本汹涌,全球化势不可挡,盖因文明的演进犹如时尚,虽系人为,却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甚至是强制性的。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的形成始终得益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国走向现代十分得益于广泛吸取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现代人文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

  具体到中美人文著作的译介,很长时间内中国输入远大于输出的现状,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的看法是,中国学者“走出去”的最大障碍,其实不是外语能力,而是学术水平。“以我对国外学界的了解,值得推介出去的科研成果,并非遍地都是。更何况,我们的愿望与人家的需求不一定合拍。若人家不需要,硬推出去,即便侥幸成功,也没有意义。”对此,他的建议是,若着眼于自家学术水平的提升,而不是急于“走出去”,那么,与国外学者展开长期合作,或许是一个更为理想的途径。“独学则无友,寡闻则孤陋。我不可能否认各国学者沟通与合作的意义。我担忧的是,随着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且越来越仪式化,很容易演变成场面浩大,但收效甚微。学者若过分沉湎于此,不仅耽误读书思考的时间,更因不断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使得各自的思考与表达越来越趋同。”陈平原说,当下中国大学,颇有以是否“走出去”为评价标准。如此焦虑的心态,弄不好本末倒置,学者们会为了“走出去”而扭曲自己的学术立场。“为国际化而国际化”,那样会丧失自家阅读、思考、表达的主体性。过分强调进入人家的学术场域,若自我不够强大,很容易变得随声附和,或被人家的政治立场及问题意识所覆盖。当下的中国学界,不要期待政府拔苗助长,也别抱怨外国人不理睬你,更不靠情绪性的政治口号,关键是练好内功,努力提升整体的学术水平。

  “某种意义上,人文学者需要壁立千仞,孤独地面对整个世界,方才能有玄思妙想或惊人之论。”陈平原说,他越来越怀念那种个体的、可辨认的、有温度且有感情的学术交流。而当下中国学界,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但大学者或大思想家则难得一见,恐怕与我们过分强调“交流”而拒绝“独处”有关。谈及人文学者的精神气质时,他更欣赏“独行侠”,而不是如今常被领导挂在嘴上念叨的“领军人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