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寻找民间吹打的城镇化空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3日16:49 来源:光明日报

  2.3万人口的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共有70多个民间吹打乐班,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吹打音乐之乡”。以“马蜂派”闻名的刘家乐班,是永城民间吹打的代表。

  延续三百年的吹打艺术

  刘家乐班创立于明末清初,到76岁的18代班主刘道荣这里,已经家传了300多年。刘家乐班的拿手好戏,是吹奏时用喉头的颤音发出蜜蜂一样嗡嗡声的“马蜂派”唢呐。他们有7种自制的高中低音唢呐,最小的海笛只有15厘米长,但音色明亮,穿透力强;最大的低音唢呐有190厘米长,音色浑厚圆润有磁性。演奏者以喉舌弹吐、手指弹打吹奏,如情人私语,如瀑布入涧,如万马奔腾。层层叠叠的唢呐声中,荡锣似龙虾穿梭般,大锣似惊涛骇浪,鼓点似泉水叮咚,间或穿插一两处铿锵的钵、一两声清脆的鸟哨。这些取材于农村生活的曲调恢宏跌宕,气势磅礴。

  乐班编排演奏的《闹春耕》《百鸟朝凤》《鸡公喊黄鹂》《上天梯》等曲目,有的古朴典雅,有的诙谐活泼,有的文若丝竹,有的气吞山河。这些虽然都是在农闲时业余演奏,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演奏风格,仍使其艺术魅力延续300多年而长盛不衰。

  新环境下的“喜新厌旧”

  刘家乐班现在受到了挑战。这挑战最早就来自班主刘道荣的儿子刘永波。按照乐班300多年的家传规矩,刘道荣也向刘永波传授了唢呐演奏的“童子功”。但苦练了“童子功”的刘永波,却改行玩起了电声乐。作为永城民间吹打传承人的刘永波说:“民间吹打祖祖辈辈传下来不容易,专家也喜欢这些老的、原生态的东西,但是人们现在有点‘喜新厌旧’了。”

  “喜新厌旧”直接表现在消费市场上。据刘永波介绍,当地的红白喜事80%都只请电声乐队,偶尔有人会同时邀请电声乐队和永城吹打,两者的报酬也相差3倍。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刘家乐班也做了调整。从创建到刘道荣这第18代,乐班一直都是在家庭内部传授,现在是“广收门徒”,只要有人愿意学,不仅免费教,还会提供一些设备。“但是收入太低,好多徒弟都转行了,再也不搞这个了。”刘道荣说。

  空间被压缩的“原生态”

  永城吹打是綦江区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熊勇说,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永城吹打是我国山地音乐的代表,是“綦江区的宝贝”。綦江在2011年启动“永城吹打学校”建设,在永城中学等3所学校建立了传承基地,今年又出版了630页的《永城吹打乐》。“马蜂派喉和舌的颤声,还有手指的配打音和弹音技法,曲谱是没办法说明白的,所以有时一个曲牌就要手把手教一个多月。”刘永波认为,收集、整理、出版曲谱有利于民间吹打乐的保存,但也使它的传承“变了一点味道”,失去了“原生态”。

  刘永波是一个看得较远的传承人,他认为永城吹打真正的危机是演奏空间被压缩。“唢呐高亢嘹亮,需要粗犷豪迈的田野山间。如今大家都住到城镇了,适合演奏唢呐的空间就小了。”刘永波说,真正要吹好唢呐,必须下三五年苦功夫,但现在“谁还会为一个不赚钱的东西花这么大的力气”?

  虽然对民间吹打的未来有些悲观,但刘永波仍然愿意费时费力地支持民间传承。他会定期去“永城吹打学校”授课,刘家乐班去年培训了200多位传承人,他也全程参加。“让大家都学一学,大浪淘沙。如果每一批都能发现几个苗子,几个尖子,永城吹打的传承或许就有希望了。”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刘媛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