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网络文学需新标准 白烨:分析传统文学的经验不适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1日17:30 来源:北京晨报 白烨

  《花千骨》的热潮尚未褪去,《琅琊榜》再次引发年轻人的热情,“良心剧”、“执念”、“禁欲系”等等众多的网络热词随改编剧的流行而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

  从网络文学诞生以来,以新的传播媒介和新的写作方式,迅速获得众多年轻人的青睐,尽管历来批评不断,但网络文学却越发壮大,最终成为当前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文学所造就的众多“大神”——知名作家也成为网络文学发展中难以忽视的现象。随着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影视剧的大量改编,网络文学的影响力逐渐从网络辐射到现实,但是随之而来的,类型化的日益细分,产业化的集群写作等等原因,却使得网络中很少再出现新的“大神”,更多人看到了影视作品,但却对作者知之甚少。是什么让“大神”的出现减缓?是过度的市场化,还是网络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所致,没有“大神之光”的的网络文学,又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网络文学的细分

  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将近二十年,二十年间,网络文学创造了太多奇迹,也留下了很多人的名字,从诞生初期的今何在、李寻欢等等,到网络文学大爆发时代的唐家三少、血红等等。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说,“严格来说,网络文学的开端是应该在1998年,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严格的类型,即便有所区分,也不过是纪实、虚构、非虚构等等这些。但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类型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后来出现了历史、穿越、玄幻、都市、悬疑、科幻等等,到现在,大概有二十多个类型。网络大神的演变其实也和网络文学的变迁有关,最开始不分类型的时候,出现知名的作者大家都了解,到了后来类型越来越多,作品在分化,读者也在分化,各个类型中其实都有各自的大神,但知名度也大多只在各自的类型中,因此看起来没有那么有名了,这和网络文学发展的特征有关”。

  类型的出现和丰富,改变的不仅是阅读方式,也改变了写作方式,白烨说,“过去一般都叫做通俗文学,后来出现类型文学,其实就是把通俗文学更进一步细分,使得它更加丰富,更加具体,让写作者和阅读者的趣味更加细化,每个人特殊的写作和阅读趣味都可以得到发挥和满足,各得其所。”

  细化的写作和阅读,进一步使得文学生产也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白烨说,“同样是通俗文学,但是过去和现在的不一样。过去的传媒主要是纸质,作者、编者、读者的口味也大都偏于严肃文学,或者说受到严肃文学的影响。但是网络时代的读者,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趣味,而读者同样可以选择更感兴趣的类型阅读。结果是,一方面通俗的大众文学更加发达,另一方面,作者与作者之间、读者和读者之间的分化也愈加明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是现在没有大神了,而是大神影响的领域不同了。玄幻有玄幻的大神,穿越有穿越的大神,历史有历史的大神”。

  自然生长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快速繁荣的同时,各种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也从未间断,缺乏评级机制、垃圾遍地,过度商业化……这些评价使得网络文学一直都毁誉参半,甚至批评更多于肯定。

  新事物的坏处和好处,一时间其实很难衡量,白烨说,“这也没办法,相对于传统的纸媒,网络作为新媒介,还处在初生阶段,难免纷繁芜杂。再加上网络文学中的文学评论没有跟上,只能靠读者的自然筛选,可以说还处在一个自然生长的状态,水平不齐,良莠难分在所难免,坏的东西在网络上滞留的时间也更长。虽然比较而言,受众更多的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受众少的,但这种自然淘汰也有局限”。

  如何看待对网络文学评价的两极分化现象,白烨说,“从个体而言,每一个作者、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同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网络文学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比如读者至上、比如娱乐第一、比如利益为重,这三大特征是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共有的,以传统的观念去看待这些特征,可能都需要讨论,但对网络文学来说,却缺一不可。首先,读写互动是网络文学的基本形态,没有互动,可能就不算是网络文学。娱乐至上也同样,然后就是利益为重,作者、网络文学公司乃至其他相关的如影视、游戏、动漫等等制作者,已经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它们绑在一起,互相获利,组成了整个网络文学产业的完整链条”。

  所以,从根本而言,网络文学虽然仍和传统文学有许多关联,但它却早已经有了一整套自己的运作体系,从生产到传播到阅读乃至各种相关的产业。白烨说,“评判和分析传统文学的经验,已经不适用网络文学,需要新的标准和评判体系。从去年开始,许多人就在讨论建立网络文学的标准,但总的来说,探讨的人数还比较少,也不够深入,距离新标准的成型还很远。事实上,依靠我们这样研究传统文学的人去研究网络文学,也往往会让人觉得隔靴搔痒,还是需要新的研究者、新的经验和方法。”

  市场化的好与坏

  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网络文学从一开始,其实就在市场中打拼,但这种自然生长、大浪淘沙式的生产模式和筛选模式,却并没有筛选出太多经典的作品。近二十年来,网络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真正能让人们记住名字的,屈指可数。

  市场化的好处在于,它使得网络文学在短时间里快速膨胀,激励了大量的作者进入,让网络文学得以高速发展,但另外一面,它的坏处也同样明显,比如数量庞大的抄袭现象,比如流水线操作的“工作室写作”,许多网络作家都曾被曝出过抄袭和被抄袭的经历,而由“工作室写作”所产生的纠纷和丑闻更是层出不穷。

  所谓“工作室写作”,就是雇佣一群人,就同一本书每个人各写一部分,最终汇集在一起,或者卖给文学网站,或者卖给某个作者,也有一些小有名气的作者,会向那些“工作室”下单,把自己的作品“外包”给别人,作者本身,只是署个名字而已,甚至有知名的大神陷入过“外包”事件之中。

  其实,在“写作工作室”大量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一些知名作家被曝出过“集体写作”的问题,不仅引发了许多网络文学内部的纠纷,也引来了众多批评。对此,白烨说,“市场化有它的好处和坏处。好处需要发扬,坏处需要警惕和防止。但在讨论这个问题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天的文学,其实和以前不一样了。许多时候,我们在讨论文学时,还把文学认定为以前的概念,可以说是原教旨下的文学。但是自从网络文学出现以后,文学本身变成了混血,不再只有那种单纯的概念和模式了”。

  而文学定义的不同,使得文学评价的方式也必然不同。白烨说,“比如说,以前作者、读者、评论者是互不见面的,而网络文学中,评论者需要不断地跟进,了解它的生产方式,运作方式,才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它。再如,网络文学生产和传播的环节更多,每一个环节可能都不止是一个人参与,比如说创作,一般来说,作者构思大纲,往往需要和编辑商量,在创作中也需要和编辑、读者一直互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写作,这就使得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他们的初衷都可能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也是受市场化影响的结果。”

  影视是一种筛选

  网络文学日渐繁荣,它的影响力也从网络辐射到现实。在以前,网络游戏是网络文学产业中重要的一环。但到现在,大量的影视改编,IP现象,使得影视逐渐成为网络文学中的利益重地。

  网络文学影响力的扩大,当然是好事,但在另一面,也引发批评和担忧——影视改编,会让网络文学出现指向性明确的功利化写作。其实这样的现象在游戏改编中已经出现,不少作者从大纲到设定,再到写作,都是直接为游戏改编而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品在创作之初,就已经明确指向游戏版权的收益,而不是文字作品的收益。

  对此,白烨说,“影视的改编总的来说,还是双赢的,功利化、媚俗之类的担忧什么时候都会有。但问题在于,影视的改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还是能筛选出好的作品的。比如刚刚播完的《琅琊榜》,我之前在杭州参加类型小说双年奖时就仔细读过,因为它是入选作品,不得不读。读完以后发现,这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其他的当然也还有很多,有的人会在看过影视剧之后,再去看原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影视剧把目光投向网络文学,并非没有原因,白烨说,“随着影视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文学资源,大量的剧本,那么多电视台,需求量非常大,还有每年拍那么多部电影,也需要素材。传统的严肃文学,很难满足越来越庞大的改编需求。而网络文学因为作品本身非常多,作者数量大,能够给影视提供足够的资源,成为了当下热门的选择。所以说,影视和网络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双赢”。

  当然,仅仅有影视的筛选并不足够,同时也难以避免市场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筛选和评价系统,使得网络文学能够出现更多好作品,能够出现更多的大神,白烨说,“长期来看,促进经典、严肃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互动,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同样重要。而这需要读者、评论家对于网络文学更多的参与。”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白烨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