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叶培贵:良好的品德助成优秀的艺术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19日08:0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夏宁竹

  “我的老师欧阳中石先生说过:‘德和才,就在天平的两端,德重则才高。’我一直深信这句话。”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书法家叶培 贵,被评为2015年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等地收藏。在叶培贵的眼中,“德”是人面对自然、面对社会时的品 格,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人依托于自然,有德则天人相和,无德则天人相违;人是社会性的,有德则惇叙和睦,无德则众叛亲离。“艺术家首先是人,和普 通人一样也应该具备德。同时,艺术家做艺术,从精神层面思考以及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更需要有德的支撑”。

  叶培贵经常从身边的人汲取创作灵感,他的父母、师友、同事、学生,甚至是他年方10岁的孩子,都对叶培贵的书法创作产生了影响。父母的善良勤 劳、师友的敬业友爱、学生的勤勉奋发、孩子的天真无邪,都可形成一种无形的熏陶。其中,叶培贵的恩师欧阳中石影响了他的一生。“欧阳中石先生是全方位的 ——做人、做事、为学、为艺乃至于怎么当老师。先生创办首都师大书法专业,强调‘文以载道’、‘切时如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社会进步服务,年近90 岁,仍然坚持在第一线指导学科建设、培养博、硕士生。”叶培贵说,2014年国庆期间,欧阳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亲自选定内容,创作了一批作品,在国家博物 馆举办《中华传统美德古训展》,弘扬正能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欧阳中石对品德的重视从没有放松过。出版社请欧阳中石为张岱年的著作题签,写“张岱年 先生文集”,编辑说依照惯例不能加“先生”二字,他回答:“张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必须这样写,至于怎么用,悉听尊便。”欧阳中石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用稿 费设立“春晖奖学金”,坚决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大中小学请他题写校名、校训,从来不讲条件。叶培贵追随欧阳中石先生学习、工作已有24年时间,每时每刻 都在感受着德的教育,进而体现在叶培贵的书法创作之中。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平”在现在看来是很高远的目标,叶培贵告诉笔者:“我是一个普通教师,但是我想‘修、齐’则是每一 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具体到我的生活和工作来说,不仅在‘德’上需要‘修、齐’,‘艺’上也一样,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做好修身的功夫,就可能 立定生活和工作的脚跟,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不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之中,从而也就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修好艺术;反过来,修好书法艺术这门功课,就可能 领略到传统优秀文化的伟大力量,净化自己的心灵,为修身提供助力。至于‘齐’,不仅是家庭,可能还应包括我的学生。希望能够把从老师特别是欧阳先生那里得 到的关于做人、做事、为学、为艺的精神,传导给我的学生们”。

  然而,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会是完美的,都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面对这些问题,叶培贵乐观地说:“只不过活在当下,我们会对身边的问题更敏 感、更有切肤之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的时代没有特殊性。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就始终面临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同时自身社会也存在着各种转型。在这内外变 动都很剧烈的情况下,道德观念出现复杂情况,并不奇怪。只要国家长期保持稳定,坚持好我们选定的正确方向,发展经济,弘扬文化,建设社会,一些不足之处, 一定会慢慢克服的”。

  面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叶培贵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想,首先是做好一个‘人’的本分。爱护自然,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敦睦家 庭,友爱朋辈。其次要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写字的好好写,画画的好好画,演艺的好好演,教书的好好教,不要不务正业。再次,则是努力创造高雅的精品力作, 不断提升用艺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描绘和反映时代、讴歌和服务人民的自觉意识,从而使自己的艺术生命真正地与民族、历史、社会、时代和人民相融合, 从中获得无尽的源泉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夏宁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