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艺术节开幕演出两台原创剧目《犹太人在上海》《长恨歌》—— 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16日08:55 来源:人民日报 曹玲娟

《犹太人在上海》剧照。
资料图片

《长恨歌》剧照。
齐琦摄

  10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的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打破惯例,由两部舞台演出共同担纲开幕演出的重任——大型原 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与原创芭蕾舞剧《长恨歌》。这两台演出,有着各自的精彩,也不难找寻到一些共同点——她们都是原创剧目,都在努力以世界的语言来 讲述中国的故事。

  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是中以合作推出的全球首部反映犹太人在上海的音乐剧,也是第一部中国和以色列两国艺术家联 合演出的音乐剧。该剧筹备历时三年,由音乐教育家周小燕担任艺术顾问,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夫人担任文化顾问,演员阵容由两国艺术家共同组成,全剧以 中英双语演唱,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作音乐剧。

  “最黑暗时,上海微光照亮了世界。这是70年来这段历史首次在艺术舞台上的呈现。”导演徐俊感慨。他介绍,该剧目前已收到以色列方面的演出邀请,明年,艺术节还计划助力该剧走到美国等更多国家。

  由上海芭蕾舞团、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的原创芭蕾舞剧《长恨歌》,则是一部以现代芭蕾语汇演绎中国题材的舞剧作品。这是一部真正“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 事”的原创芭蕾舞剧,根据白居易同名长诗改编而成,以写意的手法对原诗进行了芭蕾舞台上的再造,对编导的功力、演员的表演以及团队配合都是一次全新的挑 战。

  “我们努力做到将中国的故事用世界的语言去完成创作,艺术风格非常当代、非常简略,你会通过这部剧看到一个非常国际化、品质很高的上芭。”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介绍。

  《长恨歌》由德国编导帕特里克·德·巴纳编导。是什么吸引了一个西方艺术家改编中国古典诗歌?帕特里克表示,“最大的灵感来自‘爱’。”帕特里克觉得, “他是皇帝,但首先是‘人’,是人就有弱点。”“我要表达的是杨贵妃在死的那刻,她的孤独、忧伤与恐惧,这是很人性的,为爱牺牲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 事。”

  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由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上海恒源祥戏剧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反映了二战期间上海人民对犹太难民的 保护。故事从一艘1941年停泊在外滩码头的犹太人航船开启,围绕着犹太青年斯特恩与上海姑娘林亦兰之间的生死爱情层层展开,勾勒出犹太人民与上海人民之 间的深厚友谊。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与当下诸多反映反法西斯题材的作品有所不同,该剧试图以别样的视角来深度挖掘人在患难中对生命的珍爱。它不仅仅是在重现历史,更是用历史来观照当下,唤醒 人性的光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