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想象力与原创力是文学的生命 《三体》与中国科幻原创力研讨会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02日07:36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晓晨

  由刘慈欣创作的《三体》不久前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中国科幻文学第一次登上世界领奖台。这部作品自诞生以来即拥有众多拥趸,此时它再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为什么是刘慈欣?为什么是《三体》?而更重要的是,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未来的原创力又在哪里?

  9月1日, 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三体》与中国科幻原创力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彭云等20余位作家、评论家与会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中国现在拥有数量庞大的科幻文学写作者和阅读者,但他们似乎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李敬泽在讲话中表示,《三体》的获奖给文学界尤其是评论界带来许多思考,重要的是,我们该怎样去看待中国科幻文学,怎样看待这背后的想象力。科幻文学不仅是一个文学门类,其中蕴含着我们民族对未来、世界、人类等方面的想象,它体现了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的大国的想象力。当一个国家强大到足以承担人类未来的责任时,它便会有足够动力去展开这种科幻的想象力。中国期待一种在文学和哲学高度上去思考人类、世界、宇宙命运的想象力。

  《三体》获得“雨果奖”是一次读者的选择,有人说其中充满了偶然,但这并不能抹煞作品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早在2006年,这部作品便在《科幻世界》开始连载,并在成书后受到追捧,这在如今的阅读和出版中也并不多见。

  想象力或许是《三体》成功的第一要素。姚海军认为,《三体》几乎抵达了中国人的想象能到达的最远边界,小说同时又具有现实性,把小说和现实做了很好的嫁接。《三体》吸收了许多优秀科幻文学的经验,其中的技术美感、对人物的挖掘都表明,这不是一部一蹴而就的作品。刘大先也以“想象的实践性”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小说从地球人扩展到宇宙中的人是对传统集体性的召唤,其中“黑暗森林”的想象甚至建构起了日后科幻文学可以反复书写的原型。

  《三体》又实现了“想象照进现实”。陈福民说,这部小说既符合科学史逻辑,也符合人性逻辑,古典物理学、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的框架严密规整,小说里所建立的与现代、未知世界的关联,又是人类普遍情感、逻辑都能接受的。胡平认为,《三体》击溃了傲慢的人类中心主义,给人类以警醒,这种警醒不局限于地球视野,而是在全宇宙立场上来审视人类,小说的文学性也可圈可点。

  丛治辰、徐刚、季亚娅等则谈到了《三体》的哲学、政治思考,认为小说在哲学层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人类世界、人类思维方式,甚至语言知识都进行了反思。小说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的伟大幻想,所关注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朴素的伦理,它的幻想是有深度、有力度、有理性的幻想。

  科幻文学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张颐武说,《三体》包含着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中国的想象同世界的想象相融合,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性的勘探尤其重要。梁鸿鹰谈到,科幻文学的可贵在于展现了人类看待世界方式的多样,探索人类思维的多种可能。提升原创力就要挖掘人性,探索情感世界奥秘,让属于科学的、未来的、未知领域的科幻想象力飞腾起来。

  从这个角度上说,科幻文学是全世界读者都能够阅读、理解的文学门类,中国年轻的科幻作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吴岩认为,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的写作都已渐趋成熟,且分化出中国科幻文学的不同类型方向。他也特别谈到译者刘宇昆为此付出的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文化传播案例,刘宇昆凭借谙熟科幻文学和语言文化以及自身的影响力,将《三体》送上领奖台,这也就无怪乎刘慈欣在获奖后说“这个奖是我和刘宇昆共同获得的”。

  刘玉琴、张柠、刘兵、田松、邵燕君等也参加了研讨会。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