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陈亚军:海峡两地抗日题材作品研讨会发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8日10: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亚军

  《中国作家》杂志是大型文学旬刊,包括文学、纪实、影视三个版面,即每月出版三本杂志,是国内刊载量最大的纸媒,囊括所有文体。正因如此,我们刊出的抗日题材作品量也应该是相对多的,发现很多优秀作品。三个版刊出的有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大概五六十篇。

  所发作品介绍

  (文学版:

  熊育群  长篇小说《己卯年雨雪》(2015年上半年长篇增刊)

  小说以长沙会战日军偷袭营田镇为背景,小镇陷入血雨腥风。故事以中日两对恋人为主线,描写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这场侵略战争对人行的扭曲。

  肖航  中篇小说《巧克力》以华北平原抗战为背景,讲述白求恩大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带病救治中国伤员的故事。

  另:七八组诗歌:    郭新民:凝望太行(组诗)、丘树宏:英雄珠江(组诗)、胡茗茗:水戏(组诗)、刘虹:胜利日的追思(组诗)、翟泰丰:火的愤怒血的记忆(组诗)  、刘向东:纪  念(组诗)、高旭旺:鲜花,在血泊中绽放(组诗) 、龚  璇:凝固的记忆(组诗)

  纪实版:

  以刊登长篇报告文学为主:《一个德国“纳粹”的中国功勋——关于拉贝先》  作者:何建明

  约翰·拉贝,西门子洋行代理人、纳粹党南京小组代理人、南京安全区主席。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手组建起“国际安全区”,挽救了25万中国百姓的生命。南京大屠杀过后,拉贝在战时的德国发表了多次演说,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向希特勒递交了记录暴行的胶片。他被人们称呼为“洋菩萨”。约翰·拉贝被称作“中国的辛德勒”。《拉贝先生》从多个角度呈现了拉贝先生在南京大屠杀中善举的细节,并介绍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很多翔实史料与当时成立所谓“国际安全区”的种种真相。

  《烽烟平型关》 作者:糜果才    作品讲述的是1937年秋天国共两党合作,在平型关下抗击日军进犯的真实历史,为读者全景式、大视野生动地再现了1937年秋天在晋东北发生的一场抗日战争的壮丽画卷。故事跌宕起伏,矛盾错综复杂,情节生动感人,生活气息浓厚,集史料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

  《旌旗万里——中国远征军在缅印》 作者:彭荆风    作品还原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印度与日军作战的艰苦卓绝,深入刻画了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名将。

  《台儿庄涅槃》 作者:徐锦庚

  台儿庄,这座运河之畔的小城,抗战时期曾以一己肉身换取了民族气节的永生。70年后,一座浓缩400历史的古城涅槃重生,成为连接两岸文化交流之地。毁灭与重生,失散与团圆,一座古城的兴衰,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呈现了家国命运的历史风云,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之路。

  中篇纪实文学:

  《与魔鬼博弈——为了生命的权利》作者:张雅文

  “二战”期间 ,身处比利时的中国女性钱秀玲不顾个人生命安危,从盖世太保的枪口下拯救了上百名反战人士的生命。战争结束后,比利时政府授予钱秀玲“国家英雄”勋章,比利时人民将她誉为“比利时母亲”。

  短篇纪实文学

  《思烈士》  作者:徐刚(老)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的战友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点滴细节。

  影视版:电视文学剧本

  王朝柱   张森林  《刘邓和他们的战友》 

  辛实  《黑太阳  蓝月亮》 一代传奇名将可歌可泣的抗战史。

  巴根《长城七勇士》  底层平凡小人物的抗战同样气壮山河。

  电影文学剧本:

  韩志晨 韩爱茵 赵剑平  《胶东铁汉》        

  谭仲池  《洪江战事》  全民抗战的历史真实展现。

  彭海燕 《日本投降》  来之不易的和平从特定的历史时刻中来。

  马俊彪 《关东酒仙》  另类、民间怎样用智慧抗日

  王雨  《船神》      

  《黑色炮楼》   小岸 裴指海    本片以一个受辱的乡村妇女为视角,控诉日本法西斯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酷暴行,弘扬爱国主义,警醒后人。

  还有一些微电影文学剧本:《林中小屋》      苦艾等)

  我们一直关注这个题材,这是发出的作品,还看了大量没发出的,有些作品难免还停留在控诉和情绪的状态,主要是两点感受:1.艺术升华还有空间。2.更多的是对抗日本身的认识也需要更全面深刻。作为刊物编辑,我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但是,在文学创作中必须强调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如此作品才有高格调,才能显示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气象。

  一、对国家来说,抗日战争胜利,使中国进入世界大国之列

  第一,反法西斯战争,捍卫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事业。中国抗日战争策应和支援了同盟国的作战,配合了盟军在欧洲及其他战场的抗击力量,制约和打乱了日本与德意法西斯相互勾结、瓜分世界的企图,使中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之一。

  第二,西方各国废除了近代以来的各种不平等条约。1980年,美国政要布热津斯基曾说:“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条款,使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低下。”但是,在抗日战争中的1943年1月,中美、中英的《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中英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署。这是抗战时期中外关系史上重大事件,它在法理上中国获得独立平的地位。就是说,自抗日战争胜利始,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改变,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使“加在中国头上的长达100 年的不平等条约的时期,在到处一片咒骂声中宣告结束了。”[1]

  第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二、对国民来说,抗日战争使国家意识深入人心

  抗日战争是一场促进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战争,使中国进入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之列。

  第一,中国近代史以来真正的一次全国总动员的抵御外侮。抗日的力量在广大民众之中。共产党主张全民抗战。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各界爱国人士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看到日本的侵略,就是要灭亡中国,分裂中国的野心,所以能够在保国、保家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团结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活动。

  第二,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战不断,以后民国政府仅仅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但是军阀势力还在。当时,日本采取分化策略,达到蚕食中国的目的,暗中自助军阀政权,如建立伪满洲国,搞华北自治等。日本人说过:“中国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各种政权组成的混合体。”他们把侵略中国仅仅视为“事件”,而不是对中国的战争,甚至认为满洲国是一个可以单独处理的问题,不影响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主权。[2]毛泽东曾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中国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面前,使其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非被烧死不可。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中国与日本的战争上升到国家层面,抗战的过程是民族认同感的过程,是产生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过程。特别要说到的是,台湾的抗日是中国抗日的一部分。(第三点展开)

  第三,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1935年,上海文化界人士王新命、何炳松等十人发表了著名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指出“中国是中国,不是任何一个一个地域,因而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同时,中国是现在的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自有其一定的时代性。所以我们特别注意于此时此地的需要。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国本位的基础。”[3]这是从传统文化上,寻求民族的共同心理。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使国人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与自信,促进了民族的团结;更加坚定了国人的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追求,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情怀。

  三、从抗日的整体来说,台湾抗日活动是中国抗日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部分。

  谈采访台湾抗日惨烈事件和感受。

  我认为,以上内容对现实中国的意义也是重要的。即如何看待强大起来的大国地位和作用,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好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

  抗日题材文学作品在遵循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前提下,还应有以上内涵的更全面呈现,才能有更高的艺术水准,体现出对民族历史的使命和担当。

  [1]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第320页。

  [2] 〔英〕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看日战争全史》,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版。

  [3] 1935年,上海的王新命、何炳松等十人发表了名噪一时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见《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