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主题活动 >> 正文

雪峰山上英雄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6日12:35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申瑞瑾

  中国作协组织的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采访采风小分队在7月1日这一天来到了湖南怀化芷江,这是小分队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作为当地作家加入队伍。芷江,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湘西县城,1945年8月21日下午,这里发生了一件永载史册的历史事件——日军受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在这个队伍里,我还有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前不久,在我81岁高龄老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通过湖南《快乐老人报》记者的帮助,终于在南京二史馆查到了我爷爷申正求的档案,爷爷阵亡于1937年11月13日的安徽宣城抗战中。若不是爷爷当年牺牲抗日战场,年仅4岁的父亲就用不着从湖南邵东投奔在溆浦龙潭当货郎的叔爷爷;若父亲不在溆浦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这世上也根本不可能有我。这些因果轮回,是命定还是历史造成的?这么巧,我偏偏生长在让日本人屈膝投降的湖南怀化。怀揣特殊的情怀,跟着这个特殊的采访采风小分队,我在心里对未曾谋面的爷爷说了句:爷爷,我为您感到骄傲!

  湘西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役,俗称雪峰山战役,因侵略者为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保卫战”。始于1945年4月9日,终于当年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达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历时两个月,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在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此次战役以日军全面溃败而告终。湘西会战的胜利是具有转折性的战役,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相持转入反攻阶段。芷江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陈纳德将军在这里组建了航空学校,活跃在“远东第二大机场”的“飞虎队”曾令日军闻风丧胆。

  1945年8月21日,时任侵华派遣军副总参谋长的今井武夫奉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之命,由南京飞抵芷江乞降会谈,在芷江县城东的七里桥村磨溪口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在那一刻宣告结束!

  1946年2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点芷江七里桥始建世界上惟一一座二战胜利纪念标志建筑——被称为“中国凯旋门”的“芷江受降纪念坊”。纪念坊以白石砌成,四柱三门,造型像一个“血”字。1985年,芷江县人民政府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1995年扩建、新建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抗日受降坊、飞虎队纪念馆、和平鸽、芷兰花、风雨桥……都成了这座美丽侗族小城的和平标志。

  芷江的名字源于“沅有芷兮澧有兰”,芷即沅江边的水草。芷江境内流淌着的那条清澈的舞水河为沅江的支流,多少年来,她温润沉默,坚忍不拔,见证了7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在芷江留下的滔天罪行,也见证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屈膝在受降坊的丑恶嘴脸。我想70年前的那一刻,华夏大地380万包括我爷爷在内战死疆场的抗日先烈们,可以瞑目了,3000万无辜死在硝烟里的中华民众,可以瞑目了!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怀化籍男高音歌唱家张天甫先生演唱的《芷兰花》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有一个故事我们都在说,雪峰山上英雄多,抛生死为家国,艰难的岁月我们一起走过。有一种追求我们都执着,祖国大地没有硝烟战火,芷兰花胜利果,英雄的丰碑我们用生命筑过。漫步在风雨桥头,回首历史长河,天佑中华永平安,神州同唱和平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