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扎根社区 诗人桂兴华在塘桥架起一座“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18日16:34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8月18日电 (记者 曹玲娟) 家住上海浦东塘桥社区的李淑香,退休前是企业的宣传干事。一年前,她进了红色诗歌诵读班,然后参加“颂歌献给党”的朗诵比赛,最后闯进决赛,被选拔进了“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当初,一拿到诵读班配备的诗歌教材,一页页翻着,李淑香一口气看到了半夜12点。这本桂兴华编著的教材,包括了郭小川、贺敬之、公刘、流沙河、舒婷、食指、梁小斌等诗人的作品赏析及对新中国散文诗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我越来越感受到桂老师内在的激情。我是鼓足勇气参加决赛的,因为桂老师是总评委。” 朋友们都很羡慕李淑香,压力也大。李淑香时常让女儿用手机拍摄自己朗诵诗篇的画面,看回放找不足。如今,她已成为诵读班的骨干之一,她说:“诵读班令人振奋,让我有了精气神。”

  “红色经典诵读班”,是诗人桂兴华一年前负责在塘桥开办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月12日至9月1日,上海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将在沪连续推出4场朗诵会,由普通百姓组成的“红色诗歌诵读班”便是朗诵会的主角。他们朗诵了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田间的《给战斗者》、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黎明的通知》、舒婷的《祖国啊亲爱的祖国》等名篇和桂兴华反映抗日战争的新作。

  齐悦是上海东方小学学生处主任,也是一名国家二级礼仪主持人。“我爱好朗诵,但也是一名红色诗歌朗诵的新兵。我第一次读桂老师的作品时就感慨,这是一位有情怀的诗人。我很好奇:这些句子,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红色诗人桂兴华,一直忙碌着让更多的诗歌诵读到更多百姓的心中。

  2011年7月22日,桂兴华诗歌工作室与《红色诗人实物展》一起落户上海塘桥社区文化中心。2012年6月18日,这一浦东新区首家以个人名义注册的民非工作室正式成立。2014年,其组建的“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有6名团员入选上海市民文化节“百强演说家”,系列活动入选“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2015年3月,工作室被批准改名为:浦东新区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其负责的“红色经典诵读班”被列为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特色项目。

  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罗建川一直庆幸自己邀请桂兴华来塘桥设立诗歌工作室。“诗歌让整个塘桥的文化活力迸发了出来。”他说,桂兴华指导“红色诗歌诵读班”十分专注,“是党建文化和群众文化融合发展的成果,社区里一大批喜爱诗歌朗诵的居民一下子涌现了出来,成为主角。”

  塘桥社区的茅宝珍退休前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她说,在诵读班里,桂兴华传递给大家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初次见面,觉得他不像诗人,忙进忙出,满头大汗,很朴实。”接触多了,茅宝珍就感觉,桂兴华“诗写得好,人品好,心里满满都是对党和祖国、人民的热爱。”

  扎根基层四年来,桂兴华诗歌工作室将塘桥作为红色据点,走社会化运作的道路,传播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红色诗歌的教学、培训、朗诵辅导讲座,还请来包括丁建华、方舟、梁波罗、易峰等在内的艺术家来辅导草根朗诵,学员们上台表演后,专家们十分高兴:“想不到来自社区的学员,朗诵基础会有这么好!”

  为放大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和凝聚效应,“红色诗歌诵读班”的草根朗诵会还每个月走向社会的许多角落。桂兴华用高雅艺术打造了一座“诗意”的塘桥,让正能量的诗歌通过朗诵活泼、多样、生动地走向地铁、工地、学校、高科技园区。

  “诵读班里,不断有我创作的新素材、新读者,如今我的不少新作,首先就是发表在他们口中。哪些句子读起来不舒服,或者不理解,我就会好好思考,然后修改。其实,我们古代有许多诗人是将自己的作品与民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桂兴华笑着说。

  据了解,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年初还负责在建平南校开办了“红色经典诵读班”。徐嘉雯与王婷便是建平南校初二的学生。她们对记者说,桂老师上课的声音,甚至吸引了不少本来在上体育课的同学站在窗外,悄悄地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