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全国青年批评家高峰论坛——文学如何书写城乡变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27日07:39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云雷

  7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河北省作协主办的“全国青年批评家高峰论坛”在河北崇礼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城与乡:想象中国的方法”。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李洱、河北省作协副主席王力平,以及孟繁华、陈福民、程德培等评论家和多位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参加。

  李敬泽在发言中谈到,“城与乡”是中国现代性的基本问题,不仅仅是地理区域问题,也涉及到了文化、历史、政治等现代性构造,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的巨大变化中,从乡村到城市,既是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想象世界方式的变化。如何讲述城市中陌生人的故事,对于当今作家构成了一个挑战。在今天,我们应该重估总体性的意义,以寓言化为表征的否定性总体性其实是对西方现代性的归依,而乡村浪漫主义则并不能有效地切入中国经验。我们应立足于活生生、难以言喻的复杂经验进行写作。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说他的作品有比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著作“多得多的东西”,现在的作家应该思考这“多得多的东西”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

  程德培结合个人的经验谈到, 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不是城市、乡村不是乡村。陈福民以果戈里晚年的文学转型为例,提出重新思考现代性本身与乡村的关系问题。孟繁华结合方方、石一枫小说中的涂自强、陈金芳等人物形象,与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比较,从人物谱系的角度解读了30年城乡关系的变化。王鸿生在发言中谈到,要结合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的变化,重新想象和叙述中国人与中国文明,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杨庆祥谈到城乡关系与中西关系、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等都是现代性构造,当代作家无力触及整体性问题,只能以经验主义的方式处理。徐刚则以一些作家用“寓言化”处理现实为例,谈到其中存在的困境。李洱、胡学文、李浩等作家也都结合个人的写作与生活经验,谈到对城乡关系及其变化的理解。 (李云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