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诗人胡松夏:一路前行 一路高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3日08:03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艺术情感的表达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感动。胡松夏的几部诗作都集中表现了他对现实和社会的思考,具有超前思维和深刻探索,对党和祖国的讴歌,对广大军民朴素而深厚感情的赞美,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和痴恋,很自然地流露在其中。

  瞭望台

  7月1日,战士诗人胡松夏宏大的抗战史诗《山河》出版。

  其 人

  胡 松夏的名字十多年前我就熟知,但久未谋面,偶然的机会相识相知,成为惺惺相惜的挚友。作为从事新闻报道的同行,以前就是在军区《战友报》上零零散散见到他 的文章,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里,他连续创作了《绿色笔记》《金戈铁马》《共和国乐章》《铿锵之韵》《烈火青山》《诗记雷锋》《甲午》等诗集,作品在军内外 引起轰动,凌士江、雾灵、周大新、商泽军、石祥、张同吾等著名作家、诗评家纷纷为他写书评,《作家报》《文艺报》《解放军报》等媒体整版介绍他的作品和事 迹,对他的成就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松夏是一位优秀的军人,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有志青年,是刻意求精的文学爱好者。可能跟他长期从事新闻和摄影有关,他酷爱学习,善于观察提炼生活,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用诗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置身诗坛是松夏一生的追求,他对诗歌的执著是火热的,然而创作之苦也常常困扰着他。在诗歌苦旅中,他上下求索,永不言弃。长诗创作非常艰辛且极其考验耐心。 最大的困难在艺术表现力上,该如何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他常说,一个作家、诗人在创作上要想超越自我,感觉非常困难。

  松夏现为四期士官,在解放军的方阵里是极其普通的一位军人。但他在人生舞台上,从不甘寂寞,从未停歇过前进的脚步。从军10多年来,他一直战斗在部队宣传工 作岗位上,撰写并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新闻和文学作品,拍摄并刊登了300多幅新闻图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潜心钻研文学艺术,非常勤奋地写 作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先后出版八部诗集。

  其 诗

  艺术情感的表达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感动。一部好的史诗作品仅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创意只是一个开头而已,主要的还是看作者对历史的剖析和理解程度,拥有的思想理 论水平,对重大事件发展脉络的把握和经典战例的准确了解,学会哲理思辨等等。他的几部诗作都集中表现了他对现实和社会的思考,具有超前思维和深刻探索,对 党和祖国的讴歌,对广大军民朴素而深厚感情的赞美,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和痴恋,很自然地流露在其中。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实现了从流汗到流泪的跨越时,抗日精神也渗透到所有读者的心中,使我们流泪涟涟,难以自抑,为之感动不已,这一下子将初创前的顾虑完全冰释了。

  实践是思想的根基,精神是思想的风骨,语言是思想的双翼,有根,方能枝繁叶茂;有骨,方能傲岸挺拔;有翼,方能穿越时空。松夏的诗让思想站了起来,活生生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与历史对话/必须拿出足够的勇气/将耻辱与荣光放在同样的高度/然后/沿着疼痛的脉络/逐步追寻/战争的起点

  即便被雕刻成一组组惟妙惟肖的狮子/坚硬的石头与岩浆仍会互致敬意/它们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亲密无间/炽热与燃烧/一定会在深夜某个时刻突然醒来/爆发出沉默已久的怒吼

  我们时刻准备着/冲进任何存在的战场/施展一剑封喉的本事/历史告诉我们/对所有的敌人/必须/一剑封喉

  这样经典的语言在松夏的诗集里随处可得,精彩的火花作者信手拈来,引起读者同频共振,产生心理共鸣,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高超意境。随手诵读松夏的诗,心灵总是一次次被强烈地震撼,泪水一次次悄无生息地流淌。

  其《山河》

  去年的此时,《甲午》长篇叙事诗让松夏名噪诗坛,境界出中,运笔如风,他将沉重的历史话题化为美好的精神境界。长诗《山河》无疑又是一部经典力作,以纪念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出发点,以诗歌的艺术思维撷取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以及“决战腾冲”等一些有代表性的重大史实,进行文学创作,全诗共由“序章”“白山黑水”“卢沟怒火”“残雪”“浴血奋战”等组成,气势恢弘,语言凝练, 在热情讴歌了中国军民不畏强敌、敢于冲锋、英勇善战的伟大抗争精神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发挥的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有力鞭挞了日寇的残暴与 野蛮,并以军人的视角对战争进行了冷静的反思。此外,长诗《山河》在印刷装帧上,还采用作者手抄的方式进行拓展艺术空间,使诗歌与书法相互映衬,是一部充 满爱国激情的优秀作品。

  《山河》写得壮观而大气,具有军人的气质。通篇散发着一种磅礴的气势,行云流水的洒脱,从诗中能看出作者的心胸宽广,眼光高远,思维独到之处。处处表现出作者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阳刚之气,血性胆魄。

  《山河》用史实写意的手法,凝炼鲜活主题,真情实感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他们一次次拷问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离战场有多远?这样的悲剧会不会重演?

  作者始终是一个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军人,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思想境界。《诗记雷锋》《甲午》《山河》都是抓住了一个好的主题。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 周年,他说,军队的作家诗人,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紧密围绕主旋律,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积蓄正能量。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当前,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一 直采取回避态度,右翼势力很危险,回顾并记录真实的历史,可以激发官兵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诗歌比较灵活便捷,短小精悍,表现快捷,读者不觉得 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抗日史有全面了解。他特别反对那些抗日神剧和戏说历史的不负责任的创作,决心用真正的艺术主动去占领青年官兵的思想文化阵 地。

  作者读者一起感动,诗里诗外激情燃烧。正是承载了许多人的期盼,这部“草根”作品才落得如 此超凡脱俗,扣人心弦。作为一名专业研究军事历史的工作者来看,我觉得《山河》将抗战历史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触摸灵魂。该诗贴近了时代要求,赋予 了民族灵魂,抒发了爱国情怀,引导了价值取向,是一部难得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是一部鲜活的军史研究成果,是一部十分感人的优秀诗歌作 品,是一部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具有触及穿透心灵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多年的军旅生活,得益于部队长期的军史教育,得益于中华民族厚重 的历史底蕴,得益于我党我军浓墨重彩的经典战例和广大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精神,处处跳跃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军事气息。

  英 雄是群山中的高峰,恰当地处理英雄与普通人的关系,决定着作品与英雄的真实性,可信性,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以简洁朴素的手法,从不同侧面撷取历史片断, 通过独具匠心的构思,极具历史张力和经典意味的场景中,强化了诗歌叙事与抒情相得益彰的效果。作者在人物形象刻画上力求推陈出新,将真实与生动紧密结合, 使大家在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中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他用诗歌形式把英雄事迹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现在广大官兵面前,从而拉近了作品与现实的距离,让人 物形象可亲可敬可学,更加真实、丰富而生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起点高追求才能出精品。为了 写好《山河》,他通读了《清日战争》《中国民族抗日战争史全史》《中国近代史》等,去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旅顺大屠杀纪念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处 参观,查证资料;请教诗歌泰斗贺敬之、康桥、杨卫东,军史作家李金明等老师,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一些抗战老战士及后代向他赠送大型画册和《中美苏 空军抗战纪实》等史料,这些充分准备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激情来自创新。这部作品充满 着艺术魅力,将抗战这段历史写活了,让抗战精神又一次激荡我们的情怀,升华着我们的情操,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官兵的审美情趣,提升了我们的艺术修养。与前 几部诗集相比较,共同之处,以诗歌的艺术形式,表现宏大的历史场景;不同之处,语言表达上更加成熟,张驰自然,更有助于当代青年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山 河》总体不算太长,仅有一千多行,但也经过反复创作,五次修改。创作过程中,有几次他感觉写不下去,思路一度停顿,他一遍遍反复推敲,认真回顾思考,终于 功到自然成,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这部作品是松夏利用他宝贵的业余时间创作完成的,在创作《山河》过程中松夏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他每天晚上创作到 凌晨一两点钟,夏天天气很热,他一家人住在一间十五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里,为了不影响妻儿睡觉,他用报纸将台灯挡着,那些日子恰好岳母生病在304医院治 疗,每天早晚他都要乘坐公交车去看望老人。

  松夏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他在《山河》付印之际还 在不断地总结检讨,他认为该书满意的地方对抗战历史的重大战役都作了比较客观的记述,呈现出了真正的历史。不足之处,由于时间仓促篇幅有限,对很多感人的 英雄及一些重大战斗不能一一予以表述,这是创作中的一个遗憾。

  聊起他下一步的创作目标,他说将以讴歌书写记录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为己任,瞄准新军事变革,着眼技巧特色,逐步探索寻找诗歌美学与火热军营的最佳切入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