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寻抗联足迹 书民族情怀——辽宁省作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采风活动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9日13:54 来源:辽宁作家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为了实现侵占中国东北的野心,制造借口炮轰北大营,沈阳第二天 即告陷落,日本很快便侵吞了东三省。日寇侵略中国东北后,东北人民一直没有停止对侵略者的战斗,其中尤以杨靖宇等人领导的抗日联军为代表,东北抗日联军是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反日军队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奋起自卫,在长达14年之久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 里,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牵制七十六万日军,消灭日本关东军十八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为东北 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深入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纪念活动,辽宁省作协组织省内作家于6月7日至10日深入沈阳、本溪、抚顺三地,沿 抗联足迹进行文学采风活动,采风团一行15人由省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沙宪增带队。

沈阳——这里是抗争的发起地

  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继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后在同年的9月18 日,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从而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这正是民族抗战史的开端。

  6月7日下午,采风团首先来到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 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 “九·一八”事变及对中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 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

  随后,采风团来到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二战盟军战俘营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地坛街30-3号,是二战时期日本在沈阳设立的一个专门 关押太平洋战争中受俘盟军的场所,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这里曾关押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6个国家的战俘共计2019人,平 均年龄26岁,将军以上军官76人,248人长眠于此。奉天俘虏收容所是日军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中心战俘营,也是二战期间日本在本土及海外占领地设立的18 座战俘营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被称为“东方奥斯维辛”。依托战俘营遗址修建的沈阳二战盟军战俘旧址陈列馆共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文物史料近百件。这 里,曾留下中国工友与战俘的跨国情谊,同时也是日本侵略罪行的重要见证。

本溪——这里有一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史

  6月8日上午,采风团前往本溪参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地处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是目前全国抗联史实陈列馆中规模最大、史料最全 的陈列馆,也是辽宁省范围内第一个东北抗日联军题材的纪念馆。陈列馆以东北抗联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战役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史料、照片、图表、文 物、实物以及抗联浮雕、场景复原等形式,全面、真实、准确、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抗联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 雄壮举。在这里,采风团成员领略了抗联将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当天下午,辽宁省作协采风团一行与桓仁县作家代表进行了座谈,围绕开展关于文学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设桓仁县文学新队伍、促进文学精品创作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探讨。会议由桓仁县文联主席姜忠平主持。 沙宪增首先对此次采风活动的主旨进行了说明。他指出,此次“沿着抗联的足迹”文学创作采风活动既是我省文学界“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重 要组成部分,更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学活动中的一个主要活动。这次采风活动与以往辽宁省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有所不同,采风团成员以网络作家为主,这是出于 两个原因:一是网络文学作品读者众多,通过网络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在产生较为广泛的反响;二是利用这个机会,使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能坐在一起,共同交流文 学创作经验,促进相互的理解,共同创作出对人民有益的精神食粮。目前,文学界还没有一部能够完整反映东北抗战的作品,辽宁省内的作家应该重视这一题材,通过一 个独特的视角来描写这段历史,使能够体现这一段史诗般历史的作品早日问世。座谈会上,采风团作家与桓仁县的作者进行了充分交流,素素、林雪、郝万民、魔女 恩恩、雾外江山分别就桓仁县作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对于桓仁县作家提出的散文是否需要用典的问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大连市作协主席素素认为,现代文学作品的词语运用已经没有古代、民国时期精致,作者在写 作的时候需要靠用典来提升气质,增加美感。一篇文章的用典情况是可以反映作者的阅读情况的,有阅读的人才能写作。阅读散文有两个功能,一是审美,另一个是 审智,所以散文对写作者是有着较高要求的,用典也是有必要的。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创研部副主任林雪回答了关于现代诗歌越来越难读懂的问题,她说,诗歌大多 是作者主观意识的抒发,本就是一种读者群较小的文学载体,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读不懂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读者阅读的诗歌颠覆了他之前的阅读习惯,另一种情况 就是读者所具备的文学素养不足以让他理解作品。《鸭绿江》杂志编辑部主任郝万民和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体会,他认为一部好的小说作品一定要有独特 性,不论是人物、情节还是语言风格都要形成一个场,这个场是这部作品独有的,这种独特性的体现是需要作者进行积累的,不断积累写作技巧,积累生活经验,所 以在基层的作者是很有优势的,当然这也需要他的观察与提炼。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电视剧的大热,网络文学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座谈会上关于网络文学的讨论也成为整个会议的高潮。魔女恩恩、雾外江 山先后发言,分别就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以及价值判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网络的普及让网络文学兴起并形成大潮,来势凶猛,初期的网络文学作品难免良 莠不齐,但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自然会形成优胜劣汰,好的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素素也应作者的要求发表了她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她认为,随着时代的变 化,作家也经历了从传统作家到自由撰稿人再到网络作家的变化,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在创作时所抱持的目的不同,所以作品的性质也不同,网络作家的作品更像是 一种产品,要考虑到读者的口味、市场的需要,尤其是在做连载的时候,他们需要靠频繁的更新来留住读者,创作上是很辛苦的。所以,尽管网络文学存在很多有悖 于传统文学本质的特质,但是它仍然是一种随着网络兴起的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的文学样式。 座谈会的讨论让省作协采风团的成员感受到了桓仁县浓厚的文学创作氛围,也感受到了桓仁县的作者在文学上的担当,对灵魂的追求。辽宁省作协将有针对性的开办专题培训班,和县作协共同努力,以桓仁以及本溪独有的历史为素材创作出更多的文学作品,培养出更多的文学新人。

抚顺——这里记录了暴行与审判

  6月10日,抚顺雨后初晴,采风团一行来到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纪念馆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主题雕塑“毁灭”向世人展示了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在日 寇的铁蹄下惨遭蹂躏、杀害的惨痛经历。1932年9月15日午夜时分,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分三路进攻了盘踞抚顺的日本侵略者,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遭到自 卫军打击的日本侵略者反诬平顶山村民“通匪”,决定血洗村庄予以报复。9月16日,日本守备队和宪兵队将平顶山团团武装包围,用刺刀威逼全村的男女老少来 到平顶山南端的草坪上集合,然后放火焚烧房屋。紧接着用机枪疯狂扫射这3000多名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幼,还丧心病狂的用刺刀进行刺杀。屠杀持续了三个多小 时,全村百姓、孕妇儿童全部遇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

  纪念馆正厅,巨幅雕刻标语“惊世暴行、惨绝人寰”八个字赫然映入眼帘。随着讲解员的讲述和影像资料、实物陈列以及图片的展示,参观人员仿佛回到83年 前那场残酷杀戮的现场。走出纪念馆,经山上环形路下行75级台阶,大家来到了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这里陈列了800多具殉难同胞的遗骨,尸骨成行,惨不 忍睹。累累白骨控诉着日军屠杀无辜中国百姓的滔天罪行。 如果说平顶山惨案纪念馆记录的是日本侵略者“从人到鬼”的剧变,那么抚顺战犯管理所所展现的则是将日本侵略者“从鬼到人”的转变。1950年 起,1000多名日本战犯关押在抚顺、太原两地的战犯管理所,接受教育改造,这1000多名战犯,有900多个从抚顺战犯管理所走出——这里是日伪时期的 监狱,也是改造战犯的“奇迹”之地。抚顺战犯管理所陈列馆位于抚顺市顺城区宁远街高尔山下,原为“辽东第三监狱”,这里从1950年7月至1975年3 月,先后关押了975名日本侵华战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等71名伪满洲国战犯,354名国民党战犯。采风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先后参观了包 括改造日本战犯、改造末代皇帝溥仪、战犯生活区及劳动场所三部分的陈列馆。通过800余张图片,500多样实物,包括战犯在改造期间学习感悟的照片及他们 亲笔书写的日记、亲手所作的油画,以及战犯当年的生活设施及日常用品,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战犯成功改造的过程。 “沿着抗联的足迹”为期4天的采风活动结束了,丰富的历史史料以及畅快的文学交流,给参加采风的作家尤其是第一次参加采风的网络作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采风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宝贵的创作素材,汲取了更多的创作灵感,纷纷写下采风收获的感悟,在此我们节取五位网络作家的采风体会: 魔女恩恩: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联史实陈列馆,五女山遗址,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以及抚顺战犯陈列馆,沿着抗联的足 迹一步步走下去,从未如此的震撼和感动过,每张图片,每件陈列品都细数了先驱们的英雄事迹,生动的解说已然让我热泪盈眶。曾经许多我们不了解的的历史,鲜 活的呈现在了眼前,多少值得传承的精神深深刻入了我们的心田。 满城烟火:一路沿着抗战的足迹,我的心情经历了几番起伏。愤怒、激动、感慨……任何词汇都无法形容我此行的心 情。即便时间流转,70年过去,山河依旧,却仍旧无法掩盖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国土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愤怒日军的残暴不仁时,祖国母亲却让我见证了奋起的 不屈精神和原谅的宽大情怀。所以,这更是一次净化人情操的旅程。虽然只是短短为期4天的行程,所见所听的丰富收获激起了我强烈的创作欲望。我愿用我的笔记 录下这一切,用我的笔感谢祖国与革命先烈。 神我很乖:这次行程中,美丽的桓仁县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这里拥有很多传说和故事,给予我很多灵感,激发起无穷 的创作欲,我会把英烈们的事迹融入到创作中,让更多的人知道东北抗联英勇事迹,在作品中传递更多的正能量。采风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我感受到“纸上 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雾外江山:先辈英豪,付出一切,他们的血没有白流。百年之后,天地沧桑,当年,他们战斗的地方,立起纪念他们的 纪念碑,无数后辈,敬仰他们的事迹,永远不忘。人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广场之上,歌舞升平,国际之中,国威强大,灯红酒绿处,五彩缤纷,这一切,都是他 们付出生命换来的!谢谢抗联的英雄们,人们将永远记住你们的名字,永世流传。 墨白焰:短短四天,我忽然明白自己缺少的是什么。是生活,是感悟,是与真实的面对面,是对历史那份厚重感、沧桑 感的触摸与体味。若非此行,我便不知那发生在东北大地上的战争有多惨烈,不知道脚下大地曾于战火中怒吼咆哮,更不知道斑驳历史由血染就;不知道这一切距离 教科书枯燥文字有多远,不知道那些被岁月斑驳的痕迹展现在眼前时,真实感悟又有多近。这一片富饶黑土上,百姓曾在水深火热中挣扎,那些战士们、英雄们,凭 着一颗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之心前赴后继,不惜用热血铸造一段段悲恸与传奇。 当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硝烟仿佛并未走远,历史不能被遗忘。省作协组织网络作家走出封闭的书斋,走下虚拟的网络,“走进抗战历史”,就是为了让大家正确认 识抗战历史,缅怀抗战英烈,开阔文学视野,强化使命意识。然后再把这些理念和认知融入到自己的网络创作之中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抗战先烈、无愧于抗战历史、无 愧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作品!(刘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