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警惕儿童文学“系列化”走偏走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12日07:48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墨波

  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社会对提高少儿综合素质的高度重视,童书市场飞速发展,儿童读物特别是儿童文学日益繁荣,童书出版呈现出品牌化、系列化的趋 向。对于儿童文学“系列化”的成绩需要总结,同时也要警惕“系列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乱象,并由此切入反思当下儿童文学所存在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更好地引导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6月10日,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 会在京召开“儿童文学‘系列化’现象及问题研讨会”。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高洪波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和编辑与会。会议由中国 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系列化”现象有喜有忧

  李敬泽说,作家品牌化、作品系列化这些现象本身体现了儿童文学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儿童文学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但是也存在着“走偏走样” 的现象,一些作家面对市场压力,难免浮躁,不能保持一以贯之的艺术水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面对“系列化”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其中的艺术规律、成功经验和值 得吸取的教训,以使儿童文学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品牌化和系列化是儿童文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如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共有7集,奥地利作家托马斯·布热 齐纳创作的“冒险小虎队系列”有83册之多,德国作家乌尔苏娜·韦尔芙尔的“彩乌鸦系列”也有20本……这些作品都被译介引进到了中国,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推出本土系列化作品的热情。近些年来,我国儿童文学系列化趋势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拥有庞大读者群和较高市场影响力的系列作品,如曹 文轩的“丁丁当当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系 列”等。这些作品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有的一版再版,销量以百万计。

  “系列化”已经成为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对儿童文学的繁荣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但是,在“系列化”现象中也应警惕一些 “走偏走样”的情况:一些童书为“系列”而“系列”,作品注水,以次充好;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在市场的诱惑下把持不定,心浮气躁,后续创作积淀不足、准备不 够,无法使系列作品维持在统一的水准之上。

  让张之路感到忧虑的是,现在童书出版的门槛越来越低,一些“系列化”童书缺乏精心打磨的过程,盲目出版,跟风出版,拼凑出版,使得童书市场充斥大量泡沫。一些艺术质量不高的童书受到市场追捧,而那些注重艺术、直抵人心,能够帮助少年读者更好认识生活的作品得不到重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创儿童文学的出版经历了从低迷到繁荣的艰难过程,所以徐德霞认为应该更加辩证地看待“系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系列化” 现象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了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量多质次、盲目追求规模效应等问题,造成儿童文学出版的混乱。

  梁鸿鹰谈到,少年儿童是最认真的读者,高品质多样化的原创作品才能丰富和提升儿童的精神世界。粗制滥造的“系列化”作品不利于儿童探索性、深入 性阅读习惯的养成,会导致阅读口味的褊狭和视野的局限。要加强儿童文学评论,让那些美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凸显出来,引导文学阅读。

  提升“系列化”作品的艺术品质

  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在大规模推出“系列化”作品的同时,如何保证和提升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品质,是需要儿童文学作家思考的问题。李东华说,“系 列化”现象可能是一种单调的自我重复,也可能是一种向多维度建构的努力。朝着这两个不同方向的努力,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风靡世界的《纳尼亚传奇》《哈 利·波特》虽为系列作品,但每一本都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侧面和维度,共同形成了一个浩瀚和复杂的艺术世界。这样的“系列化”写作不是一种偷懒的方式,相反, 它说明一个作家在艺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能够驾驭一种更为宏阔的文体。

  方卫平认为,“系列化”的延伸,如果做得好,不仅仅是篇幅的增加,更打开了单本儿童文学作品在艺术表现上难以实现的广度和深度。所以“系列化” 作品在艺术上的深入开掘可以成就一部优秀儿童文学的厚度、深度和重量。在“系列化”递进式的写作当中,对创作者来讲既有一定的独立性,更存在着一种前后的 递进和承接的关系,通过人物性格的发展、故事情节的铺垫和呼应,不断地深化和开掘主题。

  朱自强认为,要提升“系列化”作品的艺术品质,要从多个维度下功夫。首先是要写好故事,它应该采用可以贯穿全书的发展性的故事,有核心的事件推 动故事向前发展。其次要写好人物,人物性格应该鲜明典型,稳定发展,并且在多个人的性格组合中要搭配巧妙,形成戏剧性。第三是要平衡雅俗,既要坚持艺术 性,同时也要兼顾可读性和趣味性。第四是要在类型化中推陈出新,不断用崭新的创意尝试不同的创作可能,为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感受。

  慢下来,朝向经典写作

  在娱乐至上、消费主义的文化语境中,一些“系列化”作品已经成为作者的一种自我复制,重数量不重质量,实际上这反映出当前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 一种不健康的心态:盲目跟风,创作浮躁,风格雷同,一味追求市场效应,没有时间对作品精雕细琢。对于这种现象,与会专家提倡一种“慢写作”,希望儿童文学 作家能从浮躁的环境中沉下心来,坚持一种“朝向经典化”的写作。

  高洪波认为,“系列化”写作是对作家的修养、学养、基本功的一种重要考量。在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作家应该让自己的写作脚步慢一些,心静一些,真正做到厚积薄发,十年磨一剑,努力打造精品,而不是“薄积广发”,导致作品的艺术魅力在无谓的“系列化”中被稀释掉。

  海飞认为,儿童文学走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时至今日,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图 书出版,不能再一味地贪大贪多,而应该转变增长模式,出版重心由数量向质量转移,这也许将是当下儿童文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陆梅说,儿童文学作家的写作不能太快,否则会在这种飞速变化中迷失自己,应该让自己的写作慢下来,才能在此过程中有所探索和发现,从而实现艺术 探寻的可能性。魏钢强则认为,慢下来意味着,作为出版者应该给予儿童文学作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在没有压力和干扰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好的文学作品 要经过足够打磨,编辑要有足够的时间等待作家去完成自己的文学创作。

  “说到底还是应该以内容为王”,王泉根说,虽然目前童书出版存在名目繁多的营销手段,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以内容为王。只有真正品质优秀的图书,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只有坚持经典化精品化,出版社才能持续良性发展。

  韩进说,“系列化”创作考验着儿童文学作家的良知与学养。儿童文学作家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坚持文学创作的独立品格,必须坚持儿童文学引导儿童向上向善的功能,潜心创作,拒绝浮躁,写慢些,写短些,写好些,耐心培育儿童文学精品、打造儿童文学经典。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