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廖奔:烟花三月见扬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05日08:02 来源:中国作家网 廖 奔
扬州瘦西湖五亭桥扬州瘦西湖五亭桥

  向往扬州,向往烟花三月的扬州,很久了。

  朱自清散文奖活动为我提供了机会。

  现在的高铁真是神速,刚才还在春花初绽的北国,一忽儿就来到草长莺飞的江南了。

  沿途一派清丽气色,越近市区越是如此,尤其瘦西湖附近,真正是满目秀色可餐。我想,扬州西湖之冠以“瘦”,大约有其审美的通感功能。古人品石,强调“瘦、皱、透、秀”。要秀,先须瘦。朱自清心里惦着的江南曲曲折折的荷塘,就像瘦西湖一样瘦瘦的吧?

  我一直从古诗词里感知着扬州,头脑中挥之不去的就是两个字:清秀。

  你想,当年李白烟花三月送故人下扬州时,眼睛里盈盈流动的,是一派对清朗、秀丽的向往和憧憬吧。宋代词人姜夔则在《扬州慢》里袒露着留恋:“淮 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我最爱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里清净澄明的时空、邃远无垠的心境,原来他是扬州人,这就不奇怪了。后来识得几位 扬州秀士,更加重了这一印象。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究生时,同班的孙玫、陈小鲁都来自扬州,让人眼睛一亮:原来这就是“秀才”。唱扬剧的名小生李政成,让 人想到柳梦梅。

  在我的印象里,扬州是和下述关键词连在一起的:扬一益二、唐诗、史可法和扬州十日、扬州八怪、京杭大运河、盐商、乾隆下江南、戏曲。

  “扬一益二”是唐代形成的一个说法。唐代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为什么不是“长一洛二”?扬州文物兴盛,成都物产富饶,两家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 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足见安史之乱以后,中原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当时还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所以才有诗人杜牧的“十年一 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所以才有诗人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有幸,唐宋一批著名诗人都和它有缘:张若虚、杜牧之外,白居易、欧阳修、苏轼也都在此居住或做官多年。或者反过来说,著名诗人常常和美丽城 市有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有山塘街,又称白公堤,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调发民夫所筑;杭州西湖有苏堤,苏轼任杭州太守时所建。扬州呢?刘禹锡有一首七 律,叫做《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即白居易,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罢苏州刺史返回洛阳,刘禹锡也罢和州(安徽和县)刺史返回洛阳,两个大诗 人在扬州初次相逢,多高兴啊,于是喝酒欢宴。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就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那一首,名句还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去洛阳要经过扬州呢?大运河水陆码头嘛,江北第一站嘛,所以诗人来来去去。小城开封,唐代李白、杜甫、岑参也 都曾来来去去。诗人净去好地方,好地方招诗人。

  史可法、扬州十日就是扬州的骄傲了:清军南下,势如破竹,一路上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但明弘光元年四月(即清顺治二年,1645)到达扬州时, 我的开封老乡、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坚决抵抗,誓死不降。清军损失惨重,恨得咬牙切齿,因此城破后,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十天屠城,死难80万人, 史称“扬州十日”。原来扬州不止有秀丽,还有顽强和不屈,它撑起了民族的脊梁。知道这个史实之后,我对扬州人更是敬重十分。

  清代画坛扬州八怪,就是我们可以直接触摸到的艺术才杰了,金农、郑板桥,代表了当时中国艺术新的审美风气和趋势,影响到近现代。扬州很多博物馆、文化馆和各种楼堂馆所里,都悬挂着他们的作品,这里一幅、那里一幅,或原作、或仿品,都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文雅之气。

  京杭大运河,是扬州繁华的前提。唐宋时期建都中原要倚重东南漕运,明清建都于更北的北京更是如此。“苏湖熟,天下足”,东南漕米成为封建中国的 经济支柱,南北贯通的大运河则成为这个国家的主动脉。大运河和运河文化繁盛,作为江北第一重镇,扬州成为其骄子。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 中描写说:“那扬州隋时谓之江都,是江淮要冲,南北襟喉之地,往来樯橹如麻。岸上居民稠密,做买做卖的,挨挤不开,真好个繁华去处。”

  运河的东关古渡口,就在今天修复的扬州古城东门外。进入门楼,脚下都用玻璃隔着古代墙基,标记着唐、五代、北宋、南宋等,透示着古老与今天的骄 傲。进来就是东关街,一条布满商铺的古街,那些商铺的历史或可一直追溯到唐宋吗?我不知道,反正今天熙熙攘攘,蓬蕴着市井繁华气。在东关街吃汤包、听扬州 评话,市意浓浓。一声界木,老艺人杨明坤拉开架势,如数家珍地将扬州“水包皮”的泡澡过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听得云里雾里,恨不能立马进入澡堂子一褪陈 皮。

  漕运的便利,使扬州又成为盐业都阜。“扬州繁华以盐盛”(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卷一)。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三块:田赋、盐税和关税。扬州 附近淮河沿岸的两淮盐场是全国最大的盐场,征收的盐课几乎占全国盐课总量的一半,所产之盐行销苏、皖、赣、湘、鄂、豫六省。尤其在康乾盛世时,两淮盐业发 展到最高峰。顺治二年(1647年),清廷在扬州设立两个盐业官衙进行管理:两淮巡盐察院署、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设的两个官职,两淮巡盐御史无定品,两淮 都转盐运使从三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康熙年间就任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曾奉旨在扬州天宁寺开设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

  扬州盐商因而富可敌国,成了中国社会最为显赫的阶层,过着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有载:婚嫁丧葬,饮食车马,动辄花费数十万 金。吃饭时,夫妇并坐堂上,厨子准备数十道菜,由侍者一道道抬到跟前,不吃就摇一下脑袋,马上抬走,再换其他。蓄马数百,每马日费数十金,早上出城,晚上 回城,蹄踵交道,观者聚睹。以木作裸体女人,动以机关,酷似真人,客来见之,惊避不及。运金箔至金山塔上,向风抛撒,随人轰抢。好美者,门口侍女以至灶头 丫鬟,皆由十几岁清秀女子承应,长大就换。好大者,用铜做成五六尺高尿池,人尿尿须力就之。

  盐商许多是徽商。徽商到扬州开辟事业,发了财,娶回“扬州太”,到家乡建屋宇、建祠堂、建牌坊。据说建牌坊的作用之一是为了震慑住“扬州太”的 心性。扬州女生长于水陆码头,见多识广,性格也较为开放。徽商担心自己在外经商,扬州太在家里不守妇道,于是用牌坊来旌表那些守节义的扬州太给她做榜样。

  今天徽州的古村落许多与盐商和扬州有关。我参观歙县堂樾村牌坊群时,听到乾隆后期扬州盐务巨商鲍志道的故事。鲍志道11岁为生计所迫,一个人出 外谋生,20岁时搭乘一条商船到了扬州。最初在豆腐店记账、在盐场帮工,后为扬州盐业大贾、歙县人吴尊德当经理,十年而使吴氏盐业骎骎中兴,鲍志道也成为 在扬州享有盛名的盐策经营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鲍志道辞去吴家差事,开始独立经营淮南盐业,依赖过去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和关系网络,不数年一 跃而成扬州盐商巨户,后又被推举为两淮盐务总商,掌握了巨大的财经命脉。此时,鲍志道开始着手经营家乡。他回村办书院、建祠堂、置义田、搭桥梁、疏浚河 床、开辟道路、扩建村东的牌坊群。但是,《扬州画舫录》说,鲍志道不同于上述奢靡盐商,他拥资巨万,平素生活却十分简朴,妻妇子女平时自己下厨、打扫房 院,门不容车马,家中不演剧,淫巧之客不留于宅。成由俭败由奢,这是鲍志道成功的诀窍。

  有了大运河与江南富庶,于是就有了乾隆六次下江南。其实下江南不从乾隆始,康熙也曾六下江南,只不过康熙不像乾隆那样张扬。康熙下江南,可能带 有巡视震慑的意思,乾隆下江南,就只剩下游山玩水、享用富贵了。于是,扬州开始逢迎乾隆,将天宁寺改造为他的行宫,又在寺前搭建一座豪华的大戏台,供他观 戏赏乐用,这就让扬州和戏曲又扯上关系了。当时扬州是戏都,昆腔外,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各路戏班来来往往、争奇斗艳。而拥有巨大 经济力量的盐官盐商,更是专门为乾隆驾临早早准备好了上等戏班子,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曰:“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我们从御码头登船游瘦西湖前,先参观了旁边的天宁寺。叫寺,其实大殿都空空如也,里面一座佛像也没有。导游疑惑这个奇怪现象时,我告诉她:“这 里是乾隆的行宫,如果释迦住了,他住哪儿?”但是有一座大殿不空,那就是万佛楼。何止是不空,简直是汗牛充栋,整殿楠木地板上满满地排列着一水儿的楠木书 架,上面放满楠木书匣,散发着浓郁的木质清香——里面是一整套原大原色原样复制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设馆,集中了纪晓岚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编纂,历时7年编成的《四库全书》,一共誊写7部,一部即放在扬州天宁寺文汇 阁,不幸咸丰年间被太平军付之一炬。扬州人不能没有四库全书。于是有许多人站出来,为维系文脉而不知疲倦地八方呼吁、四处奔走,用12年时间最终实现了这 一惊天壮举。当戴眼镜的馆长把五色本线装书摊开在我面前,充满激情地介绍其产生过程时,嗅着充盈的书香,望着这个瘦削的扬州汉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游瘦西湖,时逢三月三,水面船只如梭,岸上游人如织。杜甫吟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扬州水边丽人更是红红绿绿。转过五亭桥畔, 一座白塔赫然在目,和北京北海的白塔十分相似。于是听到了一个传说:乾隆游瘦西湖,船到此处,举目四望,说:“似极京城北海之琼岛春荫,惜差一白塔耳。” 随行盐商听者有心,不惜挥霍万金,连夜堆起一座盐塔,令次日重过此处的乾隆目瞪口呆。过后,两淮盐政即集资仿北海白塔建造了这座扬州白塔。瘦西湖荡舟,四 望红白斗彩、绿荫重重,却没有通常都市的现代高楼干扰视线,十分惬意。于是又听到一个建设的故事:扬州凡兴建新厦,皆须隐藏于瘦西湖视线之下。先在新厦基 地升起一个红气球至设计高度,然后站在瘦西湖四个观测点观望,若是看见了气球,新厦即须削去一层。

  古建新建,总要给瘦西湖添彩就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