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冯秋子:柳青的阳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7日14:5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冯秋子

  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了可资借鉴的重要遗产,柳青的创作实践即是一项宝贵财富。从柳青身上,我们能够获得很多启示,我感念以下三方面:

  一、诚意。柳青常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经历什么磨练,素质有了怎样的提高,阅历、收获如何地不同,思想上又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和拓展,比如潜心学习汉语言,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劳动行为语言;自学英语、俄语,并尝试阅读原文、翻译成汉语发表……但他始终是人民中的一员,行装如同百姓,心性往深、往里、往高、往远掘进,把人民的丰富天性和创造灵性综合一身,悉心揣摩,并加以提炼改造,摸索最为恰切的方法和途径,去创造属于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属于历史的中国灵魂。1943年,当他响应号召下乡到陕北米脂吕家碱村,遭遇了严峻考验:吃不到一滴油水,大半年里天天白水煮土豆、粗高粱米就腌白菜;小窑洞、小山村与外界隔绝,无人可以进行思想深处的交流,柳青被孤独和迷茫折磨,大病卧床期间,他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放弃还是坚持,他犹豫、彷徨以后做出了抉择,“在革命队伍里知难而退是莫大的耻辱”。于是重新站立起来,自此放下姿势,将自己从身到心融入到农民之中,白天一道下地耕锄,吃一口锅里的饭;晚上叼着农民的旱烟袋,与农民一起开会聊天,困了和农民歇在一条炕上。柳青放下自己,双脚扎进土地,把心灵和气息沉浸到土地,把思想和情感的重心安顿到真实的生活和人民那里。他获得了真正的重启,他的眼里有了更多他人,心里有了更多他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重塑自我的艰苦进程中摸索成形。《一个女英雄》《种谷记》《铜墙铁壁》到《创业史》,便是从人民的土地里、从柳青的心地里生长出来的有力庄稼。文学作品,理解、承担、揭示并且艺术地创造了多少和人民相关的价值内涵,装载了多少社会历史和人民的生活、生命以及未来,社会、人民和历史就会接纳、铭记多少。

  二、学习、发现和思想,以保持写作者的意识的先进性。文学这一精神劳动总在促使人不断学习和长进,写作者作为社会现实、精神生活的参与者、体验者和思想者,不断地完成从物质到精神、再到创造性地艺术呈现的劳动,思想的过程和思想结果、以及思想的质量,由写作者的态度和思想素质及文学艺术的行为能力展示出来。从柳青的文学体察和创作实践看,他与中国社会摆脱黑暗桎梏、寻找发展进步,与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持了一致,与时代同步、甚至超越时代,并且不惧辛劳时常负重前行,把思想成果和接纳进心里的阳光,通过为人为文给出来,温暖和照亮人民群众,也照亮自己迈进的路途。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实现了思想和艺术双重的跃升和突进。他的胸襟之宽阔,意识之敏锐、自觉,心地之厚道、单纯,高贵而有尊严。

  三、穿越艰难困苦,朝向理想,恪守信念。柳青是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作家,也是一个有教养的作家,不逃避与土地和人民一同去面对挑战和抉择的责任。他把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当作正常的必修功课,并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一行动的实质性含义,经受住了考验。在此过程主动发掘自身潜质,使自己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专家,艺术表现的实验先驱,也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棵积极、向上的、饱满的好庄稼。柳青成就一个作家的心向选择,也为着生息的土地和人民,为着党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可贵的探索,贡献了重要的经验。

  纪念柳青,也是对我们的土地和人民表达敬意和信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