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张颐武:汪国真是诗歌和公众的最后一次相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28日16:03 来源:北京晨报

  汪国真去世了。曾经骂他的人,依旧还在骂他,曾经喜欢过又遗忘了他的人,又回忆起当年的青葱年华、懵懂岁月。

  从上世纪90年代风靡天下,到后来的慢慢落寞,再到被人们遗忘,汪国真被称为“中国最后辉煌的诗人”,并非无因,也并非仅仅是赞美,更多的是对那一个逝去的时代最后的惋惜。

  写诗、成名、成功。汪国真的道路,在那个时代给了太多年轻人启示和鼓励,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汪国真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向成功。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世界越严密,天空越拥挤,年轻人们再也没有了和理想同行的机会。

  与纯文学擦肩而过

  尽管汪国真一度名噪天下,但对他的批评,却始终伴随着他,他参加主持人比赛、他从事书画事业、他的言行等,都成为批评的对象。

  张颐武说,汪国真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夹缝之中,“他其实和那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记忆的‘朦胧诗’或‘新诗潮’的诗人们是同代人。他也是在‘新时期’开始时被社会的开放和新变激发了创作的热情。”

  遗憾在于,他并没有赶上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崛起的潮流,只是在潮流的尾巴上打了一个转儿,然后被远远抛开。张颐武说:“那个时代纯文学和 大众文学还没有分化,关于朦胧诗是否看得懂的争论,也不过是文学新与旧的争论,但是汪国真并没有赶上那个时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少有人知道汪国真。”

  汪国真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出版于1990年5月,张颐武形容当年的情况说,“汪国真突然和《渴望》这样的电视剧一起流行了起来,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文化的最重要表征。”

  但这个时候,真正的诗歌界已经开始和大众慢慢分离,汪国真和纯文学擦身而过,张颐武说:“汪国真其实是诗歌和公众的最后一次相遇,而这次相遇也 是在大众文化和纯文学分化的临界点上。如果回顾汪国真诗歌发表的历程,就会发现,汪国真的诗,大多发表在各种青年杂志上,而不是纯文学杂志上。”

  汪国真的时代,纯文学正在和大众渐行渐远,张颐武说:“现代主义以后,诗歌和大众分开,高度的专业化,它有极其复杂的技巧,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最重要的是,它和大众不再发生关联,大众能不能看懂,能不能欣赏,无关紧要。”

  最后和大众关联的诗人

  “中国最后辉煌的诗人”,这个桂冠被加在汪国真身上,曾经引发了许许多多评论家和诗人们的不满及批评,批评者们不屑汪国真写诗的水准,而把他当做是市场时代的通俗消费品,和诗歌无关。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中国最后辉煌的诗人,这个说法可能有当时出版者炒作的因素,但是换一种方式去理解的话,汪国真确实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和大众有牵连的诗人。”

  汪国真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曾经风靡校园,成为无数年轻人反复诵读的对象。对此,张颐武说:“曾经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汪国真让一代年轻人感动,他曾经叩响过他们的心弦,让他们从他那里获得了一种对自我和生活的感悟与发现。”

  但是很快,汪国真就被时代所遗忘了,张颐武说:“人们也觉得他的诗太清浅,缺乏那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好像是时代的匆匆过客,迅速地被时代所遗忘。”

  写诗、成名、获利、被遗忘,一切发生得那么快,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轻而易举地被时代的大潮淹没。

  如今,汪国真死了,在他死后,曾经喜欢过他的人,骂过他的人,遗忘了他的人,再一次想起这个最后的辉煌诗人,依旧众说纷纭。张颐武说:“其实我 们应该对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过去我们对他关注得不够。他的诗歌其实和《渴望》这样的电视剧一样,突然间流行起来,是有原因的。在那个中国社会剧烈转型的 年代,让人们脱开宏大叙事,感受生命的丰富和日常生活的微妙,让上世纪80年代凌空蹈虚的宏大的‘主体’化为了真实具体的‘个体’,让人们的精神变得更加 平和。这是他们的历史贡献,并不因时代的逝去而淹没。”

  张颐武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断绝的写诗之路

  汪国真是最后一个横跨纯文学和大众文化的诗人,汪国真之后,年轻人们再也没有了写诗成功的道路,纯文学和大众文化分道扬镳,年轻人只能选择其一。

  张颐武说:“确实可以说,汪国真那样在学校时代就开始写诗,然后依靠写诗成名、养活自己,维系理想的道路没有了,年轻人不可能再走那样的道路。”

  现代化严密的分工,使得理想的天空越来越狭窄和拥挤。张颐武说:“年轻人要么走大众文化的路子,要么进入纯文学世界。”

  大众文化的路自然要经历市场的检验,大浪淘沙、潮流蜂拥。张颐武说:“其实也并不是说市场不允许诗意的存在,写诗的人走大众文化的路,比如林 夕、方文山这样的路子也是可以走的,去写歌词、做编剧等,也能够承载诗意。诗歌界对汪国真多有苛责,但是对方文山他们则不会,因为方文山他们很明白,就是 大众文化,跟纯文学没关系,汪国真则两边都沾,所以两边都不讨好。”

  纯文学的路或许更加难走,但随着社会的更加发达,也并非是那么艰难。张颐武说:“走纯文学的路,确实不可能通过诗养活自己,事实上,世界上的诗 人,包括那些得诺贝尔奖的诗人,也都有其他的职业养活自己,支持自己的创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方式支撑文学。诗歌确实难以职业化,但当 一个诗人慢慢有了名望之后,就会有许多选择,比如可以去做驻校诗人,比如可能获得基金会的支持,中国很多诗人到了海外,都是通过这些渠道坚持创作的。现在 中国也慢慢有了这样的体系,大学里开始设驻校作家,同时,中国还有一个作协系统可以安排。”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分化越来越明显,大众文化做大众文化的事情,纯文学做纯文学的事情,张颐武说:“很难说这是好是坏,但可以判断的,是这 种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并不意味着机会变少了,机会同样也有,面也很广,可走的路很多。但需要明白的是,现在的路和汪国真时代的路,已经是天壤之 别,汪国真那样的路,再也没有了。”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离开大众的诗歌

  汪国真受到专业诗人的轻视和批评,和他的大众化、不专业有直接的关系,汪国真迅速成名又迅速被遗忘,也和他的大众化、不专业有直接的关系。

  张颐武说:“汪国真处在文学分化的临界点上,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他成功了,走出了自己的路。但是当特殊的时间点过去,他的路也就迅速地变窄乃至消失了。这是他的悲哀之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汪国真已经不再是市场的宠儿。张颐武说:“社会分化逐渐完成,纯文学有自己非常复杂的运行体系,不接纳汪国真这样的大 众诗人。但是大众文化也有了自己更加成熟的东西,诸如校园歌曲、流行歌曲之类完全可以解决年轻人情感表达的问题,也不需要诗人了。”

  “最后的辉煌”快速过去,后来的汪国真,自己也没办法依靠诗歌生存,他做过许多事情,竞选主持人,从事书画业等等。张颐武说:“应该说社会对汪 国真很严厉,也很残酷,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他曾经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但是当时代过去,他变成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四面楚歌。”

  纯文学一直以来的轻视,市场也遗忘了他,张颐武说:“他似乎进入了两面都找不到位置的情况。纯文学不认同他,因为他没有成为纯文学主流的现代主义的表达,普通青年又开始无视他。”

  汪国真因为大众诗歌而成名,但是大众也离开了他,张颐武说:“年纪大的人,从来没喜欢过他,钟爱他的人,随着年龄增长也抛弃了他,年纪轻的,根本不会喜欢他,这就是他的处境。”

  汪国真的处境,其实也是大众诗歌的处境,诗变成了一种只是容纳少数专业人士的小圈子,远离了大众,即便偶尔有余秀华这样的诗人在大众面前崭露头角,也都是小波澜,再也没有大潮,而且即便是小波澜,人们关注的更多还是新闻,而非诗本身。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