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刘恒:异彩纷呈的汉碑(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15日08:27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 恒

  汉代通行的标准字体称为隶书,是从对篆书的快速书写中简化而形成的,在书法史上,汉代是隶书发展的高峰。尽管魏晋时期以后楷书逐渐取代隶书成为 社会通行的标准字体,然而隶书凭借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并未被淘汰,历朝历代都有人专门研习和使用,直到今天仍是书法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品种。直到上世纪40年 代汉简墨迹被大量发现以前,人们认识和研习隶书的依据,就是保存至今的各种汉代碑刻。

  汉代人十分重视礼制,祭祀、丧葬都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东汉时期,通常在祠庙、墓地都立有碑刻,所以东汉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碑刻制度走 向成熟和繁盛的高潮时期。据统计,从宋代以来见于记载著录的汉代碑刻多达400余种,原石留存至今的有近200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东汉后期镌刻树立的。 从分布地域来说,以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为最多。

  汉碑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是祠庙、陵墓碑刻,这些碑大都形制规范整齐,上面的文字内容都是为祖先或某些官吏歌功颂德的文章,除碑文外,许多碑的顶部 刻有该碑的全称,一般用篆书书写,称为“碑额”,有些在碑的中上部凿有圆孔,称为“碑穿”,还有一些在碑阴刻有立碑出资人的姓名。这类碑刻以山东曲阜保存 的孔庙、孔林汉碑最为典型。数量较多的另一类是凿刻在山体崖壁上的摩崖刻石,一般都是在地势险峻的交通要道,书刻的文字内容多是记述开山筑路、兴修水利等 重大工程的过程或主事者的功绩。这类摩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陕西汉中的石门褒斜道摩崖石刻群。除了碑版和摩崖外,汉代还有一些字数较少、体量较小的石刻小 品,包括宫殿、陵墓石料题记、阙铭、界石、刑徒墓砖以及画像刻石上的少量题记。这类小品虽然是零星出土于各地,但总体数量也相当可观。

  后人研究汉碑,除了了解碑刻制度的演变发展、挖掘碑文的史料和文字价值,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汉碑上的字迹来研究汉字形体结构的演变轨迹,学习隶书书法的艺术特征。

  尽管汉碑上的字迹都是属于隶书字体,但由于时间、地域、用途以及写手、刻工等因素的差异,所形成的风格也各有不同,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精彩纷呈。

  关于汉碑隶书的风格种类,书法研究者已经有过很多细致、具体的归类和分析,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面貌:

  首先是端庄严谨、典雅清秀的一类。这类面目的作品以山东曲阜的孔庙、孔林汉碑为代表,其中如《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汉 隶精品,另外陕西的《西岳华山庙碑》《曹全碑》也是这路风格的典型。这些碑版大都由官方树立,记载了朝廷对孔庙设施的配置及祭孔仪式等内容,碑文的书写者 和镌刻者的技艺都很高超,体现了汉代隶书的严谨法则,具有一股雍容典雅的庙堂气象。

  其次是粗狂雄浑、朴实奇崛的一类。这类作品或者由于书写者的风格趣味,或者由于刻工的技术水平,看上去不那么精到细致,而是略显粗糙稚拙,其中 比较典型的有《张迁碑》《鲜于璜碑》《三公山碑》等。过去人们品评汉碑隶书有方笔、圆笔之分,《张迁碑》等被称作是方笔的代表,其方折厚重的点画与方整雄 壮的字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乱头粗服、浑朴天然的审美意象。

  此外还有一种放纵飘逸、瘦劲挺拔的类型。这类风格主要见于自然山体的摩崖石刻,以汉中石门诸品中的《石门颂》《杨淮表记》和河北元氏县的《封龙 山颂》等特点最为明显。由于自然山体的崖壁十分坚硬而且凹凸不平,所以在上面书写和凿刻相比一般的碑刻更费力,尤其不便于刻工的修饰加工,因而摩崖石刻文 字的点画通常比较瘦细劲健,并且因此保留了较多的书写痕迹,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流动飘逸效果。相同的效果在汉代的画像石题记以及一些石刻小品中也常常见到, 这类小品往往是仓促刻成、略显草率,然而却成为汉碑隶书中别具一格的风格品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