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四月,写给特朗斯特罗姆的挽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13日09:17 来源:中国作家网 董继平

  诗歌是北欧的文学传统。斯堪的纳维亚皑皑的雪山、连绵的峡湾和茂密的森林等地理元素,造就了当地独特的诗歌风格,它仿佛与欧洲诗歌主流迥然不 同。北欧诗歌的典型特征是意象性抒情,但这种抒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张扬,而是一种特别的“冷抒情”,其中饱含着诗人心目中的自然和个人情感,多数隐而不 发,实则另有深意。

  20世纪的北欧诗坛貌似波澜不惊,却深藏着壮阔的暗流:瑞典在20年代以后出现的“五青年”,芬兰在50年代出现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丹麦在 60年代出现的“反诗歌”,冰岛在50年代出现的“原子诗人”、70年代出现的“坏诗人”等诗歌流派,都呈现出繁荣景象,而对于这些事实,国人知之甚少。 瑞典诗歌大师、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却把我们带进北欧诗歌现场。尽管大师于3月26日离世,但他留下的作品却依然是一把钥 匙,开启那个未知的世界,让我们能够深入探索诗歌中更深的层面。

  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诗人、诗歌翻译家罗伯特·勃莱(他是特朗斯特罗姆诗作的第一个英译者)偶然捎来其翻译的3位瑞典诗人的一个小合集,还没 翻开,我一下子便被其标题吸引住了:《朋友,你饮下一些黑暗》,这自然让我爱不释手,而我最喜欢的当属集子标题的作者特朗斯特罗姆。正是因为他写下的这句 令人震撼的诗,我开始关注其作品。这句超乎于想象的诗,颇具经典性,出自于他的名作《挽歌》:

  我打开第一道门。

  这是一个阳光照亮的大房间。

  一辆沉重的小车在外面驶过

  让瓷器颤抖。

  我打开二号门。

  朋友!你饮下一些黑暗

  因而变得明显可见。

  三号门。一个狭窄的旅馆房间。

  朝向一条小巷的景观。

  一根灯柱在沥青上闪耀。

  经历,它美丽的熔渣。

  但是,特朗斯特罗姆收入该合集中的诗并不多,读后很不过瘾,我又不遗余力地去搜寻其他英译本。199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做访问学者期间,我购 得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哈斯编辑的《特朗斯特罗姆诗选》,此后又陆续获得了若干个不同版本,而每当我读到好诗,便会忍不住提笔译出来,转给几位诗友共赏。当 时翻译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并没有特别的目的,纯粹是出于个人的酷爱而已。几年下来,我所翻译的作品就慢慢形成了一本集子的雏形。1998年,在我们共同的朋 友、美国诗人勃莱的引荐下,特朗斯特罗姆授权我翻译出版他的集子。大约在2001年,我的电脑突然发生故障,有三分之二的译作丢失了,损失惨重,心痛之余 不得不重译,幸好我对原来的诗作记忆深刻,虽然耗费了不少时日,但最终顺利完成了。2003年,该诗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中呈现给我们诸多方面的奇异性,决非偶然。其实,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挽歌》一样,他的每一首诗都是“挽歌”——向自己过去的 创作告别,他不会重复自己。深入研读他的诗作,就会发现他的语言、意象、句式无一不让人惊奇感叹。早在1954年,他第一部诗集《诗十七首》一问世,便轰 动了当时的瑞典诗坛和北欧诗坛,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诗风,成为当时诗歌界的大事。该诗集第一首诗《序曲》以这样一句开头:“醒来就是从梦中往外跳伞。”诗 人对自己从梦中醒来时状态的描绘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如此独特而刁钻,能够直击人心,令人由衷佩服。

  作为诗人和心理学家,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常常在梦与醒、意识与无意识的边境探索,他善于运用意象、隐喻来表现个人和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其作品新 颖、敏锐、坚实。在创作生涯中,他非常关注周围的日常事物,他的诗与大海、岛屿、地铁、交通、旅行频频发生联系,而这些事物又与他早年的记忆息息相关。而 他的超人之处,就在于善于把往昔记忆中的风景转化成现在和未来的诗句,把寻常的事物扩展得非常深远,表现出一个若隐若现、梦与醒之间的隐秘世界。这样的例 子,在他的诗里俯拾即是。

  作为一流的诗歌意象大师,特朗斯特罗姆推陈出新,制造一系列意外,在一连串迅速转换的意象中创造出宁静深远、毫不张扬的多维场景:“火车驶来, 收集/面庞和公文包”、“火车完全静止。/两点:强烈的月光,稀疏的星星”、“静悄悄的房间。/家具好像在月光中准备好猝然爆发。/我穿过一片空铠甲的森 林/慢慢走进自己”……难怪他的英译者勃莱这样评价:“特朗斯特罗姆有一种沉默的活力的情感,那种情感比我们其余的人都更接近宇宙中央。”

  所有诗歌大师使用的语言都是日常的,却又超越了日常,给人意想不到的意义。特朗斯特罗姆也不例外,他使用的语言绝对质朴、缓慢、稳重,藏而不露,传递出一种新颖独特的空间感觉,引导读者在阅读中途去深思,且不断转折,进入一层又一层不同的空间。

  创作时,特朗斯特罗姆以超乎想象的毅力来克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泛滥。因此在他的诗里,我们可以感到他的那种“内敛的力量”无处不在——毫不张 扬、朴实平静的表面下缓慢地流淌着奇异的意象,让人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意外收获,回味无穷。如果没有这种“内敛的力量”的节制,他的语言和想象也许会放任自 流,并最终流于平凡。在这个层面上,他摒弃了想象中一切多余的枝叶,只留下最适合、最贴切表现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元素。可以说,正是他的内敛才造就了他的作 品与众不同——无论是从语言上、意象上,还是从意境上,他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经得起时间推敲的榜样。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去世,特朗斯特罗姆所发表的诗一共不过200余首,且大部分是短诗,却十分精练,颇为独特。他一边想象惊人,一边却深藏不 露、决不拖沓,去掉了一切多余部分,用奇特的语言和意象方式直接呈现在你的眼前。难怪国内一些诗人在研读后,突发感叹,自己写得太多了——其实并不是他们 写的诗太多,而是写的废话太多,导致其语言陈腐、意象平凡,沦为时间扫落的垃圾。

  其实在最初,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在中国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重视,很多诗人根本没有认识到他对诗歌的伟大贡献,因此他的读者并不多(老实说,也有 不少人尝试过读他的诗,却无法深入他那个深邃的诗歌宇宙)。很多人现在之所以会去谈论或研读他的作品,多半是因为他在2011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这 样的现象应该说是很悲哀的。在我看来,无论特朗斯特罗姆是否获得诺奖,他和他的诗都在那里,堪称传世之作。我还一直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只是西方世界为文学 树立的一根标杆,但决不是惟一而绝对的标杆。

  但特朗斯特罗姆的获奖,或多或少引发了人们的重视——至少能让中国诗坛警醒和反思:诗,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境界,而且关键是要跟时间一起 留下来。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不会那么容易,首先你得摒弃过去而不断探索,去发现和企及那个境界。正如特朗斯特罗姆在《四月与沉默》中所说的那样:

  我要说的惟一话语

  闪耀在无法企及之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