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中国作协八届五次全委会分组讨论部分发言摘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1日09: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3月27日上午,中国作协八届五次全委会安排分组进行文学专题讨论。针对当下文学界的重要话题,委员们各抒己见,并对今后作协工作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本报编发部分委员发言以飨读者。

  ——编  者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刘庆邦:

  作家应该是秤砣,而不是葫芦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家应该是秤砣,而不是葫芦。你要是一个葫芦,别人按下去,一松手就漂上来了。深入生活是寂寞的事情;不是去享受,而是去吃苦;不是别人要你去,而是完全出于真心,自觉自愿的。

  我每年回乡给母亲扫墓的经历就在去年的小说《黄泥地》里有体现。我也写了很多煤矿题材的作品,整个煤矿都是我深入生活的地方。我写过一篇关于持 续写作的文章,中国作家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不断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向同行学习。其中,向生活学习是最重要的。要把 自己放下来,放到一个很低的姿态上。我当年去河北采访矿难,亲眼看到矿工去世后他们家人的状况,很多细节都令人无法想象。下去前我给自己“约法三章”,即 少喝酒、少应酬、少打手机、少说话,多走、多看、多听、多记。深入生活不是建议,而是铁律,作家要持续写作,就要深入生活。

  叶广芩:

  我是面对生活写作的

  深入生活有几种方式,一是组织上派你深入生活。比如我参加了中国作协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走到康定时召开座谈会,发现当地干部大都是陕西人, 我感到很奇怪,后来得知康定与陕西关系密切。这次采访只是走马观花,但我后来自己又去了三趟,写了长篇小说《张家大哥》。这不仅是对商路的记录,也是对先 民开拓精神的记录。历史传承的环节不能断,这些环节、细节需要作家来填充。

  我是写北京题材的,觉得自己应该到北京深入生活。回京以后却发现深入不下去,融入不了今天的北京。相反在陕西,我总在生活里泡着,那种体验给我很多灵感。作家能赶上今天这个时代,是我们的福气。

  许春樵:

  我们缺少有发现的生活

  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当中,但缺少有发现的生活和非经验的生活。中国作协能做的是引导作家发现生活,创造全新的文学生活,这和现实生活是不一样的。对作家来说,要写自己发现的生活。

  我们正处于历史转型期,中国故事很多,重要的是以什么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这取决于发现的眼光。比如现在抗战题材剧中出现了手撕鬼子的荒唐情节,这提醒我们对战争不能简单作正义、非正义的判断。中国作家能否写出《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作品,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刘兆林:

  生活扑面而来,不能生吞活剥

  作家应以反省的心态、对生活的热爱,力所能及深入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向上的心灵书写生活。作家深入生活要做到身入、心入、情入。这片土地上哪里 的生活都值得作家投入,你在这个国家民族生活,自己也是一分子。作家自身的反省,能让人感到写作者的力量,比如《认罪书》就很有震撼力。作家在生活里能发 现很多细节,有的可以用短篇表达,有的可以用别的题材表达。这个时代太伟大也太复杂了,没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就驾驭不了,要用向善、向美的笔写出来。怎样驾 驭生活是个问题,生活扑面而来,作家不能生吞活剥,要进行自己的再创造。

  杨廷玉:

  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

  文学不外乎几个问题:谁写、写什么、怎么写。深入生活要先弄清自己,才能写出好作品。作家要拒绝谎言、走向真实、反对逼迫,要主动深入生活,感 受生活的细枝末节。不能堆砌美,要发现美。这个时代,陈旧的和现代的结合在一起,为写作提供了基于现实的多种表达可能。加缪说,我们的笔触不应该关注制造 历史的人,而应去关注承受历史的人。承受历史的是一大群人,作家要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关注默默承受历史的芸芸众生,带着情感去体验生活。中国故事非常丰 富,应该用中国的方式去讲述。传统文化里优秀的东西不能丢弃。现实主义写作应该跟着时代的节拍转化生成,吸收文化的优秀因子,接受西方的东西,创新讲述中 国故事的形式。

  赵德发:

  到生活中间去

  生活对作家来说分为两类:经验之内的生活和经验之外的生活。对已经拥有的生活,要好好开掘、好好运用。前年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里面写到一个地 质大学的教授,我在曲阜师范大学做兼职导师的经历就不知不觉成为了创作资源。再比如这两年父母一起发病,我每年都回村,乡村的春夏秋冬、村人的嬉笑怒骂里 都有很多闪光的东西。对没有经历的生活应该根据创作需要去寻找、深入。比如之前我为了写宗教题材小说走了上百家寺庙道观,深入宗教生活,考察宗教文化。前 年偶然接触到一个蒜商,我就此写了纪实文学作品《白老虎》。不到生活中间,许多事情真的不了解。作家面对这个世界,要了解的东西太多太多。

  李西岳:

  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表达别人没有表达的声音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作为一名部队作家,我承担了为阅兵式撰写解说词的任务,在这个过程里对抗战历史接触更多。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精神的 重要部分。部队作家深入生活,应该身入、心入、情入到抗战历史中去,不要考虑小处怎样表现,要考虑大环境、大背景。作家更要关注其中每个人的存在、尊严的 挣扎和消失。整个抗日战争,中国付出的代价最大,这个民族和国家承受的苦难,不能简单用数字去说明。让各国人民全方位了解、熟悉这场战争,要发挥作家的作 用。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表达别人没有表达的声音,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陆天明:

  不能人到心不到

  深入生活要主动深入,不是被动搜罗素材,要带有激情、责任感、使命感和批判性。作家深入生活不能人到心不到,心到了,才有可能把另一种生活当成自己的生活,才能贴近、融入生活。

  滕肖澜:

  沉下心来发掘真正的生活

  深入生活对写作者来说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在如此丰富复杂的生活中截取有意思的片段。现在我正在创作一个金融题材的作品, 这对我来说是十分陌生的,现在就在想找一个怎样的切入点。深入生活的时候也有一个切入点,这会影响最后动笔的切入点。不管是全面进攻,还是剑走偏锋的深入 方式,最后必须是要能打动自己的,也是自己写起来更有把握的方式。

  说到具体写作,我是特别害怕会写得似是而非,因为我主要是写上海的日常生活,写上海尤其会给人先入为主的印象。其实现在的上海已经不是大家印象里的那样了,真的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去发掘真正属于上海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浮在表面上的。

  多出精品力作

  高洪波:

  文学的价值不能稀释

  核心价值观应该分三个层面,一个是国家层面,二是社会层面,三是个人层面。现在有些诗人不时表现出对爱国的不屑,隐隐让我有些不安。诗歌传统的真善美,对灵魂深处的感动,被稀释了。

  何建明:

  如何突破?

  报告文学应该具有新闻性,应该是尽可能反映现实。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有一大批作品新闻性太强,成了新闻报道。

  我们还应该考虑,如何把现实题材的作品写得让更多的年轻读者和大众接受。现在年轻人不愿意阅读大部头的厚重的东西,以前一部反贪的作品读者非常 多,现在年轻人不看。现实比我们的作品还精彩得多。新闻性你比不上新闻,文学性比不上散文和诗歌,报告文学如何突破?还有,我们如何走向经典?当然散文和 诗歌同样存在经典化的问题。

  总结起来,报告文学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用艺术的手段去表现。现在一种是运用太多的文学手法导致失实,一种是过度的报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这个文体本身所应追求的。如何从各个文体优秀之处借鉴,引用到自己的创作上?

  现在我们的评奖和外界的评价有一定的差距,有各种原因,但主要的问题还在我们自己身上。应该多看公众和社会的评价。

  徐剑:

  这是难度很高的写作

  中国作协去年办的鲁院报告文学研讨班,为期4个月,效果特别好。因为我去讲课的时候发现,学员并不是纯粹的报告文学作家,而是散文家、诗人、小 说家都聚在一起,大家在一起学习,思想上相互碰撞。学员非常有激情,也感染了老师。就像老作家徐迟,是报告文学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报告文学界就是应 该这样扩大自己的胸襟,广纳人才,对报告文学门类的改良和提升有好处。这之前我参加过鲁院的培训,收获非常大。鲁院是一个很好的大熔炉,在这里同时可以学 习政治、经济、历史、美学、社会学等等,受益匪浅。我们甚至建议总政一定要学习鲁迅文学院的这种培训模式。

  谈到报告文学现在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真实性的问题,人物、事件、场景应是真实的,都不容许虚构。有报告文学作家说要无限地想象,我认为这个话是不对的。报告文学是有边界和底线的,否则一定会惹来很多的尴尬。

  报告文学界线的模糊,让很多人在打擦边球,用这个体裁大行异道。看看西方,他们在做非虚构的时候比我们严谨、比我们专注、比我们投入。报告文学 要有学者的严谨,有田野调查的艰苦,有历史的穿透性,还要有文学的投入,就像一位报告文学界的老前辈说的,报告文学应该是难度很高的纯知识分子的写作。这 对每一个报告文学作家都是挑战。此外,报告文学作家还应该有独立的立场和思想的批判性,否则就容易失去操守和底线。

  特·官布扎布:

  要考虑读者的接受

  目前诗歌接受群体的价值需求有所改变,主流文坛上的诗歌不一定受到大众的欢迎,我们要分析这些问题,应该对自己做出一些要求。

  前一段有一个内蒙古的牧民用蒙文写了五千首诗,当地宣传部门准备出版,请我们去考察,鉴定是否具有出版价值,我们去了一看,是最基本的民歌的东 西,但是群众真的非常欢迎。我们不应该只把这个当成文学现象来看待,应该把它看成文化现象。那边每年都搞诗歌“那达慕”。大家都写诗、朗诵诗,搞了15 年,我认为这正是诗歌走向大众的过程。所以我认为经典是两个过程:一个是学者打造的经典,一个是逐渐被读者认可的经典。

  在读者看来,我不管你是什么文体,我被你吸引住了我就看,没有其他要求。就像现在的很多诗,包括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很多,作为学诗出身的我都看不懂,所以这是诗歌走向很大的问题。我们任何一个表达都是为了别人接受。诗人应该考虑如何让大众认可。

  龙一:

  再学习的任务非常重

  作家再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作家要用有限的人生经验结合历史间接的经验来创作。对作家来说,再学习的任务非常重,深入生活是再学习,补充自己一直 想学而没学的也是再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享受这个高科技时代,比如我现在使用的有声读物应用,可以听各种文学经典作品,重听经典让我发现忽略了的很多 细节。建议中国作协利用中国作家网开发类似的应用程序,把新时期以来的重要作家作品转化为有声读物,在读者中传播,扩大影响力,让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共同 参与讨论,为弘扬我们坚信的价值观、美学理想做些事情。

  赵本夫:

  艺术家是要求异的

  现在的评论需要对有问题的作品进行直言的批评,对好的作品也应该给予慷慨肯定。现在好多作品没有得到社会公认,这是事实。时代的进步使人们对同 一事物的好坏难以达成共识,这很正常。一个好的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实践的检验。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没有在当代得到正确的评价。所以创作者首先要 摆好心态,不要着急,要坦然面对。对文学的理解,每代人都有不同理解、追求,按自己的感觉书写,有局限是正常的,什么都面面俱到了,就没有艺术。“艺术家 是要求异的”,创作者要坚持自己该坚持的东西。

  韩小蕙:

  向网络学习,向生活出发

  在目前的文学生态方面,很多文学的东西被非文学的因素介入,比较混乱,但从散文领域来讲,大家对文学的态度整体上来说比较纯粹。散文可能因为比 较短小,存在的利润空间也比较小,散文界整体比较团结,大家都相互鼓励。现在散文界学习氛围很浓,很多散文家自觉地向诗歌学习。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向网络 学习,从生活出发。目前散文界存在的问题是对新经济新媒体准备不够,尤其是报纸类副刊,世界已经被改变得太快了,一定会对文学产生影响,我们应该思考要如 何才能迅速跟上。

  加强对创作的引导

  白烨:

  口水战多,有价值的争论太少

  现在文学批评虽然不能说商业化,但是经常被 “利用”,被商业动机绑架。批评自身有个把好方向盘的问题,面临诱惑和困惑要有定力。也有一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批评自身要增强战斗力、辐射力,但是批评的问题不能仅靠自身来解决,因为批评的问题是由综合的社会因素导致的。

  现在文学批评的争论中有意义的不多,口水战很多。网上很多争论都是这样,一开始好像还有点意义,越说越没有意义。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对批评自身的反省是一方面,对批评之外的人而言,需要理解和支持文学批评。现在的批评难度非常大,前所未有的复杂和混杂,文学问题跟很多新问题 混杂在一起。我们谈很多新问题的时候感觉力不从心,面对新媒体、新群体、新观念、新趣味的时候,尤其困难。我们是传统理论培养起来的,虽不断学习新的东西 仍然捉襟见肘。陈旧的批评面对不断更新的时代,萎缩批评面对不断扩大的舞台,文学批评显得代际衔接不够,偏老龄化。比如现在最大的一块儿是网络文学,但是 传统文学评论很难发言,在很多领域是失语的、缺席的。高校出来的年轻研究者实际上和我们的趣味很接近,偏文学史的、经典化的,反而对新的现象不关注。

  范咏戈:

  倡导“绿色批评”

  文学批评面对的问题可以归纳很多,怎么解决呢?从目前“绿色发展”的思路出发,我们可以思考“绿色批评”。乱象再多,要有所作为,还在于我们自身。当然除了自身,需要大环境的改善,但是自身是最关键的。

  首先是建立标准化,然后是健全人格,最后才是健康批评。在我们特殊的背景下,考虑到经济发展、市场化、低俗化和我们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些危机来 看,我个人更主张历史的和美学的标准,但是呢,要发展,用这种标准去消化、整合其他理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批评标准。标准不建立,乱象是肯定的。这个任务 很艰巨。

  批评家的人格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批评家是独立的劳动,不应该被创作者所轻视,不能被市场所绑架,不能把文学批评当作世俗的职业,或者自我表现 的工具。要区分批评家和街谈巷议。谁都可以发表意见,但并非谁都是评论家,批评家要完成的是表达优秀读者的意见,促进优秀作品的传播,引导读者的鉴赏。评 论家是把模糊变得清晰,把分零变得坚固,把印象式的感言变成正确的作品定位,完成表达优秀读者意见的任务,促成优秀作品的传播,在传播的链条上完成自己的 任务。为了私利去表达批评一定是残缺不全的,它的诠释也是未诠释。

  孔见:

  发出另一种声音

  文学批评为图书市场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但是有时也沦为商业谋略的手段,丧失品格和公信力。人情大国,加上利益的力量卷进来,单凭个人人格的力量 很难跟这样的力量抗衡,我们骨头里的钙质在大量流失。我们可以换个方式。从中国作协来说,作为文学领域的专业机构,可以在我们掌握的阵地和举办的活动中, 倡导另外一种批评,提供一个非常纯粹的空间,真真正正地讨论作品讨论问题。我们可以组织文学批评的年会或者当代文学论坛,我们海南作协和中国作协创研部在 酝酿一个平台,希望能沥掉媚俗的东西。几年下来,如果我们能做好的话,就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只有这样很实际的工作,才能对目前的状况作出改变。但不是 说把商业的东西扫荡掉,它永远会存在,只要没有触及法律和道德的边界。商业的东西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不应该以强有力的政治手段去歼灭,否则不利于社会的发 展和学术的自由发展。但是在喧嚣的噪音中我们可以听到一种纯粹的声音,我们可以并行另一种声音,只要这种声音还在,文学的精神就不会丧失。大家都有这样的 愿望,只是缺少表达的机会和空间。

  我们更多的是要避免“史家”式的批评,动不动提到在当下文学界地位怎么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怎么样,还是把这种盖棺定论的机会留给后人吧。我们应该和作家站到一起,就他所叙述的事情、所探讨的问题具体地分析,平起平坐,进行对话,这就不会伤害到作家的自尊心。

  何弘:

  批评要有效

  对于文学批评的现状,可以说是读者不满意、社会不满意、主管单位不满意,批评家自己也很委屈。关键在于批评的有效性问题。这里有批评家自身的问题,也有文学工作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繁荣、对创作的有力引导,和作协系统的主导力量不可分割。90年代以后,随着高校、研究机构的学术规范的建立,一些好 的批评家进入了这些系统,作协批评家人才流失。这些年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体系主要是以文学研究、经典化为主,和创作现实密切联系方面欠缺,这项工作是 需要作协来做好的。怎么建立作协系统的评论队伍,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探索一些其他方式,比如作协可以更好地发挥理论批评委员会的作用,搭建平台,把高 校或者研究机构的人才统合起来。

  “说真话,讲道理”,从简单的层面讲是对评论家操守的要求,实际上是工作机制问题。大多数评论家都不愿去说假话,但因为目前的客观情况是被动批 评为主,总是被作者或者出版社邀请,虽然对方也会说有意见尽管提,但是作品已经出来了,这种情况下你很难去把作品优劣谈得很充分。我们要建立机制,增加评 论的主动性,去发现好的作品,把真正了解当下中国文学创作的评论家给凝聚起来,不要老陷入被动的局面。

  张未民:

  批评要更宽广

  我对于批评倒没有用“乱象”这样的词,我觉得文学评论这些年还有很大的发展,大家很努力。批评可以更历史化一点,更宽广一点,好的批评对文学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我们的批评最后能取得什么样的作用,像培养孩子一样,最后怎么样你也不知道,我们只要努力就好。

  我们应更宽广地来看待批评。人类从来就有一种批评文化,很多领域都需要批评,但是之所以文学批评如此庞大,说明文学在文化领域中是特别重要的部 分,我们的生活需要批评,如果没有批评,我们无法对人、对生活做出判断。大家都讲“说真话”,但是批评是品评,并不是说非要说坏处才是批评。对文学批评要 有生活化的理解,提倡一种广阔的批评。文学批评的主流还是评介、评论,而不是批判。批评这个词,太赤裸裸,我们古代叫品评、评点,本来是个文明程度很高的 领域,结果成了怎么够劲儿怎么说。说好话,只要是说到好处,也是真话,关键你的态度是不是真诚,是不是知人论世。批评主要还是一种交流和沟通,让大家都有 进步。

  贺绍俊:

  做一个对话者而不是裁判

  和未民一样,我认为当下文学批评是有很大发展的。那些极端之语才会吸引眼球,它不见得能反映批评的真相,媒体经常挑一些极端的句子大作文章。比 如余秀华现象,即便是看似吵闹,其实里面有一些很好的文章,但是吸引眼球的却都是一些极端之语,人们不关注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批评。

  其他艺术门类已经是非常严密的市场化产品,书法、美术、影视等等,都已不是艺术的问题,所以不能叫做艺术批评。总的来说,文学批评还是非常可喜的。

  很多不满是因为我们对批评的理解是狭窄的。批评有裁判式的,有海报式的,有学术性的,各式各样都需要。好多人不满,是觉得那种裁判式的批评不够。但文学批评不仅仅是做裁判,更是一种对话,形成互动,推动文学的发展。

  我个人理想中的批评,是一种对话。一个文学作品是很难简单用好坏来评判的。我努力要去做建设性的批评。任何一个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都有他自己的 一个目标,我就是想看看他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达到什么地步,还有哪些差距,为什么会有这些差距。简单的盖棺论定不是批评家要做的,而是要分析阐释。我理 想中的批评是超越功利目的的批评。这种功利有可能是政治的,经济的,名利的。应该是文人雅集的批评,你的经验和我的经验共鸣,我去呼应你,而不是去给你做 裁判。

  健全机制,做好服务

  何向阳:

  立标准、树风气、建队伍

  创研部是中国作协重要的业务部门,抓好导向,引领创作,我们责无旁贷。在文学批评标准的确立上,我们力求通过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程的评选、 文学奖的评奖和文学各门类及理论批评年选的编选,加强文学批评对于文学创作的引导,其中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程已开展11年,自2004年设立以来理论评论 选题都占有很大分量,基本上每次扶持的选题都超过10部,意味着这11年来已有100多部理论批评专著或论集获得了资助,有力团结和凝聚了一支文学理论批 评队伍。在文学批评的风气营造上,我们在调研基础上起草制定《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研讨会管理办法》,改进会风,精简压缩研讨会的数量规模,提高研讨会的针对 性、实效性和学术水平,明确研讨会不是宣传会、推介会,倡导说真话、讲道理,有好说好,有坏说坏,避免了市场炒作,在文学批评中弘扬一种诚恳朴素、活泼尖 锐、富于建设性的批评风气。在文学批评队伍的建设上,从今年开始,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开设“青年批评家沙龙”, 每逢单月月底,就文学创作和评论中具有思潮性、趋向性、学术性意义的话题展开讨论,及时发声。每次约请十多位“70后”、“80后”出生的青年评论家出 席,针对问题,深入研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团结新锐力量、发挥批评作用的有效途径。

  杨学锋: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从作协工作的角度来说,文学批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山东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非常活跃,出现了一批年轻的评论家,在全国都非常有影响力。但有段时间这些有名的批评家都离开了山东,出现了一个断档,我们这两年来加大了文学评论人才的培养。

  一是我们建立了专家咨询制度,省作协所有各项与文学专业有关的活动,都聘请高校的专家来做咨询员,进行论证咨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从大学里聘请5位年轻的优秀文学评论家,担任我们文学研究所的特约评论员。

  我们前几年签约作家的效果很好,借鉴这个经验,我们思考如何扶持评论,本来想聘请10位评论家对30位签约作家的作品进行跟踪批评指导,以及参 与省作协的文学活动,后来省委宣传部和省财政厅非常支持,让我们和文联一起,形成“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制度”,扶持力度和我们的签约作家是一样的。我们 在推出重点作品时,邀请评论家提前介入,以前是出版之后发表之后再批评,有些遗憾弥补不了。《国家记忆》《根据地》等很多重要作品都采取了这种办法。我们 还在进一步完善。

  蒋惠莉:

  深入题材所需要的生活

  深入生活是多种形式的,采风是常见的,主要为开阔视野,捕捉创作灵感,广泛接触生活,这种采风活动也是需要的。但更多的应提倡作家根据自己的创 作题材去深入题材所需要的生活,在这一点上,作协组织要改变观念,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对于这样的深入生活给予支持、扶持。说老实话,因为经费有限,往往 只重视大型的深入生活活动,对个人的深入生活需求关注不到,应该转变观念,只要作家、题材需要的深入生活应该列入资助的范畴。

  此外,文学创作数量不少,传播不够。作协应做好文学作品宣传、传播工作。陕西作协从2013年开始策划不定期向读者推荐好书。与图书馆合作启动 “陕西作家有好书”活动,相继举行了贾平凹等7名作家小说推荐、12名女作家与读者探讨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创作、6位作家谈散文等作家与读者的见面会,受 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推荐工作很重要,不能让好的作品埋没,尤其是上升期的作家作品。要想出好作品,成书前、出版前的会诊研讨会比 出版后的研讨会更重要。要为好作品怎么成为优秀作品、精品出谋划策,不让作品留下遗憾。要重视信息化条件下网络的发展,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传播我们的好作 品。陕西作家网上开了新书推荐栏目。我们要在新形势下跟上时代的步伐。

  季宇:   

  深入生活需要有体制机制的保障

  深入生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到农村去就行了,现在农村的情况与以前不一样了,作家的吃住谁来负责,这恐怕还需要作协有一定的体制机制的保障。安徽 文联每年扶持10部长篇小说,每部资助5万元,其中包括深入生活费用。今年准备扩大到中篇小说创作。但这点钱是不够的,特别是写大的题材,很难。比如我去 年写的中国作协扶持作品《淮军四十年》,写淮军这个范围是很大的,有很多地方我想去,实际上是去不了的,只能通过书面的资料、间接的资料来写,这样相对就 欠缺很多。在深入生活保障方面希望作协能提供更多的支持。

  此外,文学期刊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作家的责任。体制改革给文学期刊的发展带来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期刊转成企业了,很多人才就不愿进期刊工作了,渐渐的也就后继无人了,因此对文学期刊的支持力度也是需要加大和重视的。

  崔国哲:

  做好优秀作品的翻译推介工作

  大部分延吉朝鲜族作家都是用母语创作的,50岁以上的受到汉语文学的影响多一些,年轻一代更多受韩国文学影响了。他们的大部分作品也是进入韩国 市场。但延吉朝鲜族作家在翻译中国作品方面比韩国作家有优势。延吉朝鲜族作家因为有生活的基础和底蕴,翻译出来的作品能保留原作的“韵味”,这一点对翻译 作品来讲很重要,我看过一些韩国翻译的国内作品,可以说基本都丢失了原作的“韵味”,我们翻译的作品也得到了韩国读者的肯定和欢迎。希望中国作协给予延吉 朝鲜族作家在翻译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这一工作上更多支持。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

  魏平:

  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作家深入生活

  对于“深扎”有几点体会,首先是作家坐在屋里真的写不出好东西来,现在社会这么丰富复杂、精彩纷呈,坐在家里、宾馆里上上网、聊聊天是出不来好 作品的。要想写出充满生活气息、火热情感的优秀作品,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这点上,河北作协采取了这么几个措施:一是挂职锻炼,争取做到每年轮换新 的作家到县市级挂职锻炼,深入生活,并形成制度。二是对无职可挂的作家,我们就推荐到法院、信访局等贴近社会生活的单位体验生活。三是每个月一次的文学下 乡小分队活动,组织省里知名作家下到县级城市与文学爱好者互动,帮助当地的文学创作。四是建立激励机制,经过几年努力,申请到了省级“孙犁文学奖”,今年 正式启动。五是文学馆的扩建工作也已近尾声,将为文学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平台。

  钱玉贵:

  为行业作家的成长提供更多帮助

  化工行业作家在深入生活中有它的特殊性。化工作家有着天然的条件,即本身就在企业里,380万的化工职工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创作素材,但没有出好 作品。原因之一就是行业作家水平参差不齐、后继乏人,写作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建议中国作协、鲁院对行业作家适当地倾斜,提供更多的帮助。今年,想在行业 里选一些优秀作家来对老的、历史厚重的选题进行挖掘创作。

  陈川:

  提高补助标准,解决后顾之忧

  重庆作协就深入生活也制定了具体的办法,但实际操作情况不是很好,每年申报的人寥寥无几,申报的也不是有实力的作家。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认 为跟补助金额过低有关系。长时间的深入生活,给作家的收入来源造成困难,作协的补助不足以支撑作家的生活。建议作协提高补助标准,加强生活保障,推进作家 深入生活规范化,为作家深入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臧军:

  深入生活要有针对性

  提两个建议,一是中国作协或鲁院能不能每年给各作协的党组书记培训一下,这样有利于大家的相互了解,方便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二是浙江也面临缺 好作品、好作家的现状。最近我一直在调研,跑了好几个浙江偏远的山村、海岛,想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让作家去。但作家也不是说让他们来就能来的,现在各作协 专业作家越来越少,大部分签约作家都是兼职的,想长时间深入生活,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深扎”要根据作家的需要来量力而行,有针对性地开展。

  宗仁发:

  重视作家创作的需要

  各种形式的深入生活都有其积极有效的一面,但可能更重要的一种方式还是来源于作家自身的自发性的需要、创作的需要。尤其像报告文学和生态文学需 要直接介入所写的生活并进行了解深入。比如胡冬林写长白山的生态文学作品,他就在长白山住了5年多时间。作品出来后,我们看到,生态文学真的不是抽象的、 抒发情感的东西,一定是要有现场的、田野考察的那种对植物动物的真正的了解、熟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再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这样的创作、对这种出自 作者创作需要的深入生活,作协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帮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