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抵达昨日之河》:知青题材的独特表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20日09: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 觅

  江西赣州是著名的客家摇篮,其深厚古远的客家文化生态系统成为赣南作家丰富的创作资源。作家李伯勇的很多作品展现了客家乡村的生存状态,塑造了不少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近日,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江西省作协、《小说评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李伯勇长篇小说《抵达昨日之河》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赣州市文联主席钟小平,赣州市作协主席张秀峰及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抵达昨日之河》是李伯勇继《轮回》《恍惚远行》《旷野黄花》等长篇小说之后,又一部书写知青生活的厚重之作。作者怀着批判和反思的精神介入历史,在作品中呈现了“文革”中知青刘彤向往融入乡村但最终失败的故事,不仅描述了那个时代基层知青的生存之路,还展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乡村的面貌和农民的命运。

  阎晶明谈到,虽然我国的知青文学十分丰富,但《抵达昨日之河》角度独到,脱离了常见知青文学的格局,深刻地讲述了“融入”这一人类社会永恒的哲学命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以往的很多知青小说都是描写大城市知青下乡的精神落差,而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来自县城,他下乡的村庄是自己的家乡,这种设置为作者描述人与乡村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主人公既是知青,又是农民,他与乡村之间呈现出一种试图融入又不能完全融入的微妙关系。这使得作品对那段历史的描述更加全面。

  与会者认为,《抵达昨日之河》虽是一部书写上世纪赣南乡村生活的作品,也同样强烈地传达出作者新世纪行走乡村的思想呼吸。在个人经验如何有效转化为文学资源、文学创作如何介入思想史开掘等方面,这部作品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雷达认为,李伯勇的作品大多立足本土,力求取得新的深度,呈现新的乡土之情。《抵达昨日之河》提出了中国乡村精神重建的现实问题,既是知青一代的精神定格,也是当代乡土根性演变的见证。吴秉杰注意到,小说里只有主人公一个知青,却将丰富复杂的内容和立体人物的思想感情整合到一起,使其具有整体性。在王干看来,《抵达昨日之河》犹如一块还原“文革”年代知青生活的文化化石,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启蒙思路。贺绍俊谈到,这部作品让乡村从知青小说的故事背景走向了“前台”,让乡村和农民都变成了故事的主角。陈福民认为,作者有着自觉的哲学愿景和历史愿景,作品中不仅深度还原了历史场景,还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此外,与会者还就作品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谈到,这部作品力图总结整个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但有些地方对那段历史的概括不够准确。小说在归纳主题时,有些历史观点的提炼略显狭隘,这样就限制了本来丰富的内容。整部作品写得比较满,其实完全可以保留精华进行压缩,删掉过于枝蔓之处。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以来,李伯勇一直踽踽奔走于赣南群山,通过大量沉潜细密的采访调研,积累鲜活的史料和创作素材,并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对这片土地精神价值的思考。《抵达昨日之河》同样着眼赣南乡土的百年变迁和文化兴衰,呈现出深入生活、植根土地、关注农民的思想特征。据悉,作者早在1992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的初稿,直至2011年才完成三稿的修改,2014年才最终出版,其间历时20余年。不少与会者都谈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类似李伯勇这样的作家,他们长期扎根基层,默默笔耕,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的分量还远未被充分评估,对他们的发掘应当更加及时。正如评论家何平所言,李伯勇脚踏实地,正视乡村存之久矣的精神症候,在时代的风声水响中聆听乡村有形无形的呼吸,让乡村的思想天籁般回响,这种有思想、接得上地气、扎得住根的作家值得我们尊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