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郑军:科幻文学将迎春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2月13日16:50 来源: 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网 郑军

  刚刚过去的11月,公众如同进入“科幻季”。11月2日,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在京揭晓;日前热映的一部电影《星际穿越》,掀起了中国观众新一轮对科幻追捧的热潮,同时再度带火了刘慈欣的《三体》;就在几天前,刘慈欣的《三体》宣布 正式开拍电影,同时他的《乡村教师》《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等小说也将搬上大银幕。借着这股科幻风,刘慈欣的中短篇小说合集《2018》和 《时间移民》也趁热上市。刘慈欣的《三体》也红到国外,除取得不错的销量外,一些主流媒体和知名科幻作家均对《三体》好评如潮。科幻小说的春天,在这个寒 冬似乎已经来临。

  科幻作品题材丰富多彩

  这两年,中国科幻作品题材更加多样,风格更加多变。作者和出版社联手播种,让科幻作品走向更深更远的领域。

  2013年,武汉作者胡行出版了《从历史到想象》(贵州大学出版社),包含《飞呀飞》和 《空中花园》两部中篇。它们都是国内少见的“蒸汽朋克”科幻作品。前者描写1900年在武汉举办的航空飞行器大赛,中国人先于莱特兄弟让飞机上了天。后者 描写八国联军侵华时在天津近郊发现的地貌怪坡。一般读者很少知道,科幻不仅能写未来,还可以写历史,胡行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一些科幻作家在创作中,使用新奇的背景设定。2014年5月,河南作者紫龙晴川出版了5 卷本科幻小说《幽灵水母》。小说开始于1亿年后的蛮荒时代,那时文明只能在海洋里生存。作者以这样的背景,描写一颗压抑许久的灵魂在绝望地抗争。作品中异 境的描写之生动、细节之丰富,为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品所罕见。

  天津作者刘健的《带我回地球看流星》(贵州大学出版社),描写了2529年人类进入星际社会后的战争。这部小说连同以前出版的《危险使命2529》,共同构筑了宏大的太空背景。刘健还计划以这个背景创作更多的长篇。而在《勇闯魔怪岛》中,刘健转而去描写上古文明的遗存。

  2014年,山西作者张晶晶花10年时间创作的科幻小说《宇宙通鉴》得以出版,融合了科幻、历史和神话,架构十分庞大,构成独立的宇宙系统。单是这个篇名就透露着作者的雄心。

  作者在创作中也可以使用现实背景,把新奇的题材引入科幻小说。2014年10月,笔者的科幻三部曲《人形武器》第一卷由希望出版社出版。这个系列把高新科技与传统武术结合起来,描写通过科技手段激发的人体潜能。

  重庆作者萧星寒是最近崛起的科幻作者。他曾经出版过《光明的右手——世界科幻电影反派集 中营》(百花文艺出版社),还有两部介绍科幻电影的图书,并在多个报刊上主持科幻专栏。2013年,他的原创科幻小说《独狼原理》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讲述科学家研制世界上最具适应性的生物。萧星寒的《炭铁之战三部曲》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他还与科幻学者吴岩共同编订《中国科幻读本》。

  另外,这两年一些小说虽然没有标注“科幻”,却使用了科幻题材。比如《特工艾米拉》,以2020年为背景,描写恐怖分子用基因工程改造病毒,危害世界的故事,作品还搬上了银幕,这种没有自称“科幻”的科幻小说也逐渐增加。

  科幻作品将大行其道

  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投入科幻作品,给作家们提供了新的实验田,使他们有可能去尝试以前被忽视的一些类型。

  对圈外人来说,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都大体相同。但对于一个已经拥有几千部影视剧和几万篇 小说的文学类型来说,它不可能只是一个样子,里面又分好多种亚类型。国内以前由于科幻作品发表渠道狭窄,某些科幻作品亚类型出现很多,而另一些却鲜为人 知。将来,这些被忽视的亚类型也会得到发展。

  首先是军事科幻,即探讨军事技术或者军事战略未来发展的作品,不包括《星球大战》或者 《终结者》之类的作品。以前,军事科幻的中文代表作有《珊瑚岛上的死光》《末日之门》等,最近则很少出现。军事科幻不仅能让科幻迷接受,还会被越来越庞大 的军事迷群体欣赏,将来势必会成为创作热点。

  其次是探险科幻,即以户外探险或科学考察为题材的科幻作品,特别是前者。这类科幻作品的 社会基础就是民间户外运动,像《魔窟》《黑暗侵袭》等探险科幻电影,都在描写国外的户外运动。可能是如今科幻作者都很“宅”的原因,这类作品在国内几乎见 不到。不过,中国大陆民间户外运动就是在过去十年里才发展起来的,它必然会带旺探险科幻作品。新锐科幻作家陆扬打造的《少年奇境探险系列》,就是此领域的 新尝试。

  最后是社会科幻,不是指《1984》那类政治隐喻作品,而是真正剖析某个社会问题的科幻 作品。国外有描写人口爆炸的《站在桑给巴尔岛上》,描写医疗行业吞蚀社会财富的《不朽的人》。特别是冈恩的《日日如圣诞》,写整个社会充满“剁手族”,批 判过度消费。这类科幻作品很有现实意义,将来必然会大量出现。

  给成人与少儿作品加条线

  文学就是写给成年人的,如果要写给孩子,前面得加上“儿童”这个定语。然而许多年间,科幻文学被统统看成儿童文学,刘慈欣就凭借《三体》荣获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这与科幻文学长期被安排在少儿刊物上发表有直接关系。因为出版有局限,作家们在写稿时被迫削足适履,减少“儿童不宜”的成分。将来,伴随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涉足此领域,真正的成人科幻作品也将越来越丰富。

  少儿读者知识量低,写给少儿的科幻作品主要从基础知识里提取素材,成人科幻作品主要从现 实科技前沿里提取素材,像《龙卷风》《超验骇客》等都来自科技前沿。少儿科幻多用架空背景,重新设定时空铺设情节,成人科幻作品多使用现实背景,从天上到 地下。成年读者即使像笔者本人不从事科技工作,也会接触到科技工作者,他们更愿意看到作品里能描写科技工作的现实和过程,能反映科技共同体的内部运作。

  甚至,单是从图书封面上,人们就能分出少儿科幻与成人科幻,这些区别令少儿科幻与成人科幻的读者圈完全不同。然而,现在这两种作品总是混在一起出版,不容易分清它们的消费群体,将来这些区别会逐渐明晰。

  (作者为科幻文学作家、评论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