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胡冬林:真正的生态作品来自山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9日09: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胡冬林

  我不讲理论,讲一个亲身经历的山林故事:深入生活的精彩与野生世界的神奇全在故事里。

  2010年11月25日晚,我与9个山里人喝酒。刚要开喝,有人接了一个电话,是林场的陈石头打来的。“今儿早晨看见一行200来斤母熊的新足印从和平林场下来,穿过东方红林场往二道江走去。”

  这是我深入长白山以来听到的最惊心动魄的电话!

  电话传递了以下信息:①端起头一杯酒的盗猎者老付头放下酒杯,意味着他明天要早起上山猎熊。②打电话者能从足迹上看出公母,说明他至少打死过15头以上的熊,才有此眼力。他有很多猎熊故事可以采访。③母熊怀孕了,而且是双胞胎。因为熊头胎只生一个,因为缺乏经验常使幼熊夭折。二胎一般生俩,母熊为此延迟冬眠日期(熊11月初进入冬眠),是为了继续进食,更多地囤积脂肪,以便在生小熊后,由脂肪转化乳汁哺育后代。④熊冬眠前离开领地短迁徙至去年冬眠的洞穴,我若跟去能目睹和拍摄到真正的熊仓。⑤打电话的人是当地有名的“熊剩”,他身上有一个熊口余生的惨烈故事。

  于是,我急切要求参加明天的猎熊,首要目标是要救下那头熊。公熊与母熊的比例为5︰1,长白山北坡只有30头熊,母熊极为珍稀。其次,天寒地冻,雪深盈尺,熊靠吃什么增加脂肪?需要考察。同时,亲身经历是作家创作的根本,必须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当时我主动提出:给每人200元向导费,形成雇佣关系,以便关键时刻主导局面。

  第二天老付头背半自动,大发子扛梭镖,我挎照相机,5点30分开始雪中寻踪。雪深没膝,山高林密,极其艰苦。11点30发现熊迹,跟踪更加困难,熊专往陡坡和密林中行走,而且运用聪明头脑迷惑假想中的追踪者,一会混入野猪群的大帮足迹里;一会往反方向走兜个圈再回来;一会找一片无雪阳坡中断足迹链;一会横渡30米宽的湍急冰河……因为熊是昨天过去的,根本不知道后面有人追踪。它所展现的一切迷踪计谋,都是按常规行动。我越走越佩服它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所展示出的生存智慧。所有的外国专家都说熊具备3岁儿童的智商。我认为,怀孕母熊具备6岁孩子的智商。

  下午3点30分,发现熊仓在两搂粗大枯杨15米高的树洞里。有上树爪痕,无下树痕迹。老付头对我说:“这个熊能卖两万,咱仨平分。”又对大发子说:“你欠我3000元这回能还上了。”在他眼里,熊已是囊中物。

  我说:“我是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不许打熊。你要打,不给200元向导费。”他说:“我不要了。”我说:“向林业公安局举报。”他说:“前天我打了个野猪,送给局长一角肉。”

  万般无奈,我准备动手夺枪,忽然觉得后腿肚子被碰了一下。回头看,大发子已绕到我背后,锋利的梭镖正顶在我的小腿上。可以想象,如果我以后腿蹬地,发力扑向老付头。他只要一刺,我肯定趴下。平时我最恨背后使绊的人,厉声道:“大发子你给我到前面来,今天死也不让你们打熊。”

  双方紧张对峙中。大发子表态:“老付别打了,这枪没劲,膛线磨平了,狍子都打不透。万一打不死,咱俩跑了,熊把老胡祸害了,那就出大事了。明天把王八沟那支枪取来,再找个人掌枪。今天老胡这么搅和,打不成。”

  老付表示同意,决定先找明天打熊的射击点。熊仓在15米高处,得在30米外射击。于是,趁两人在找射击点,我留在大树边,借口拍照,寻找救熊的机会。转了一圈,发现树根部有个不大的树洞,趁两人不注意,我掏出笔记本撕下几张纸,点燃后塞进树洞,又点燃两根烟竖着放进去,空筒子上下相通,等于给熊报警。狗的嗅觉是人的1000倍,熊的嗅觉是狗的6倍。而且,熊最讨厌硝烟味,其次是烟火味,它肯定会被唤醒并准备逃走。离去前,我耳朵紧贴枯树,凝听里面动静,寂然无声。

  这是我一生中与熊最近的距离,一板之隔。

  老付头低低地吹一声口哨,叫我去看他选的射击点。在一处5尺高的坎子上,长一棵分叉树,将枪架在树杈上射击。我从分叉处向前看,不得不佩服此人经验老辣,以冬眠树为圆心的30平方米范围,全被枪火罩定,连只老鼠也无处藏身。

  当晚8点30分回家,趁新鲜连夜记下当天的经过、收获、印象、细节,包括把猎人猎囊里所有用具拉一个清单。到11点30分,忽听窗子沙沙响,向外一看,下了一场中雪。心中不由得大喜:树洞里的熊被烟气熏醒后,能听见外面有人活动,它要一直等到人走后,周围静下来,定会出仓远离此地。这场雪会掩盖它的所有足迹。明天打熊人找到那棵树,却再也找不到熊。

  入睡前翻看当天拍的照片,天哪,熊足迹怎么那么眼熟,像是“好媳妇”的足迹。忙找出以前拍摄的“好媳妇”雪中足迹对比,一模一样:掌宽13厘米,长27厘米,足迹大小数据相同。

  我救的是“好媳妇”!

  2005年夏末,我在长白山采风,听当地人说,在和平林场荒沟,看见一群熊跑过去了,有9头。当时是熊的发情季,肯定是一头母熊身后跟着8头公熊。公熊找母熊不找“黄花大姑娘”,它要找有成功养育小熊经验的母亲熊,保证自己的DNA流传后世。它吸引众多追求者,肯定是公熊眼中的“好媳妇”。同时奔跑也是一种考验,母熊要找体力最好的公熊当孩子的父亲。

  那年,我知道了“好媳妇”的领地,距我的住处30余公里。从那年起,我常在它的领地踏查。是它,向我揭开了熊世界的秘密。

  上山救熊的第2天,3个猎人早早出发,临走前还给我打个电话示威,到了中午却提前空手而归。“好媳妇”何等机灵,借着大雪掩护,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我那天上山走了15个小时,80华里,累得3天没下楼,但心中无比喜悦。

  万万想不到的是,2012年5月28日,传来一个消息:有5头熊被杀害,横尸山林。我匆匆赶到现场:这里是“好媳妇”领地的最南端边界,死的是“好媳妇”一家4口,另外还有一头大棕熊。这棕熊我曾考察过,它粪便直径达11厘米,估计体重800斤左右。另一个证据是:那以后,我再没有在“好媳妇”领地发现它的踪迹,反而出现了一头300斤公熊的踪迹,新来的熊取代了故去的主人。

  随后的6月初,我以“长白山发生杀熊大事件”为题,在网上发出实名微博,目的是唤醒更多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此事件当时十分轰动,促使当地公安迅速破案并开始了80天的严打盗猎行动,长白山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出现了全新局面。

  有着近千万年漫长进化史的熊科动物,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是我们的老师,在今天是生存标志性动物。熊以自己生存行为与森林共生共荣,替我们看护着地球上的每一片森林。从1995年起,我每年都抽出两三个月的时间深入林区采风。2007年5月,我下决心把一半家当搬到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一住就是5年多。这些年的每一个晴天,我都上山入林。这些年的点点滴滴都在告诉我,正是长白山1996平方公里的原始林,正是8000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山体,正是10万平方公里的长白山近山地带,替我们扫清尘霾,护佑着东北亚风调雨顺。包括熊在内的全世界万亿种野生动植物物种,从诞生那天起,逐渐形成了地球生态系统,这也是人类诞生的温床。今天,它们仍在苦苦支撑着这个岌岌可危的生态系统,默默地保护着人类的生存。

  党中央提出了法治中国和生态治国的理念,对保护生态和提高国人的生态意识,必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又给我们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事实证明,深入生活对于作家的创作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发言中讲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小说素材,我起名为《熊冬眠树》。作为一个生态作家,我要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