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为人民写作——2014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09日14: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 魏建军

引言

  10月27日-28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创委会、河南省作协、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主办,时代报告杂志社、鲁山县文联承办的“2014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在平顶山市鲁山县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位作家、专家怀着对文学的美好愿景参加了本次创作会,就当前报告文学的发展现状,创作方向,理论批评,人才培养等纷纷发声,坦诚直言,讨论深入,情深意重,反思、唤醒和鼓舞着全国热爱报告文学的创作者,报告文学的大时代,新景致已经到来!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聚会。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主要讲话的新形势下召开本次创作会,是近年来每年一届创作会的延续,有力地提振着创作者参与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信心,团结了全国最广泛的报告文学作者,他们立足大地,在日常生活中,在中国故事现实版的叙述中,贴近现实社会生活,正确传递社会信息,发出了中国声音。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先生在会上指出:作家的使命是为时代和人民写出好的作品,我们今天召开的会议,应当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更加鼓舞了我们的信心,本次创作会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不断鞭策自己致力于报告文学事业,行动起来,使得报告文学真正成为接地气的文学。

  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张胜友先生鼓劲预言,在21世纪的今天,报告文学事业一定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先生表示,此次活动旨在促进和交流当前报告文学的创作经验与检视创作成果,研究探讨报告文学的发展方向,鼓励报告文学从业人员深入生活了解社情民意,在时代改革的大潮中感应时代脉搏,从不同的视角见证祖国变化的历史。

  两天以来,在作家和专家的互动中,当前报告文学饱受争议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深入讨论。直面困惑,明心悟解,对报告文学的创作指明了方向,辨别了是非,必将有效地促进报告文学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记之:

文体写作优势是否丧失

  近些年来,关于报告文学的写作,社会上有许多偏见,偏见到极处,便随意发表厄言,甚而说出报告文学已死这样的话。

  或者有人退其一步,说报告文学在坚守中发展前进,那么这种愤慨和担忧是否准确呢?在当下,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其文体写作优势是否丧失了呢?

  答案要在现实中找。

  报告文学的生命竟勃意盎然。

  李炳银先生半生治学,自称是中国报告文学的“管账先生”,他对这些偏见和担忧不以为然。在《南方周末》采访时曾充满感情地说:“报告文学万岁!”报告文学能万岁吗?他说,“一定能!”

  在本次创作会上,他开宗明义地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时代和文学的成长发展也有一个相互需求的关系问题。报告文学,就是在新的时代适应了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文体。报告文学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一个结果,是作家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果,不是一个作家主观地通过坚守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些年来报告文学的发展一再地表明,当下的时代是报告文学的时代,纷繁复杂的生活需要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强势介入,报告文学不仅不会死,而且要活得好好的,是时代选择了这一文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我反复思量,就报告文学近年来的使命担当、核心价值观的宣扬与深沉的忧患意识等方面而言,报告文学的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为人民写作的方向一直没有动摇。而且在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发展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其主体潮流趋向都是很好的。

  据统计,2013年,我国长篇小说共出版4729部,但闭上眼,不知道人们会对那几部作品留下印象。可是报告文学就不一样了,就2014年而言,我随便就能举出20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这可能与我是个报告文学的专业读者有关,但报告文学的成绩是不可以忽略的。报告文学完全可以成就一个人,成就一种文化文学现象。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报告文学就曾经是中国文学创作中的主角,占领着文学舞台的中央。报告文学是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的文体。

  在报纸新闻、网络新闻到达不了的地方,到达不通透的地方,到底不深刻的地方,报告文学正在给我们带来一个惊喜,当报告文学处于一种很好的历史机遇当中时,真实的生活充满了无尽的魅力,是任何一个作家在房间里虚构不出来的。报告文学正是社会真实生活魅力的很好传递渠道。

  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们要和整个国家、民族一起呼吸,一起参与大时代的变革,在生活和作品中,要有一个作家独立的思考和评判能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非虚构”一词的争议

  “非虚构”一词在中国引起的争议,一定会引得最早使用这个词语的外国知识分子在坟墓中也啼笑皆非。

  据何建明先生讲,这个词语的运用最早是法国以左拉为首的一批小说家提出的,西方有“非虚构小说”一说。可见这个词在运用之初就不是严谨的,但顾及当时的文化生成环境,且由小说家而非由理论家提出,不严谨倒也罢了。

  可是,近年来,这个词在中国热了起来。先是一些评论家鼓吹报告文学已死,试图以“非虚构”一词取代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有貌似的理论鼓噪,有作品发表,初衷是好的,可是不严谨,原因在于,虽以“非虚构”阐述报告文学的本质,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过大,且概念的内在逻辑是相互矛盾的。当试图以其取代“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时,独特性就隐微了,消融了,成了虚构文学的另一个对面,是一个文类概念而非文体概念。笔者曾在《非虚构一词的困惑》一文中有详尽的辩驳。

  所谓的“非虚构”文学在中国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好多作品并非“非虚构”,即真实,而是自由写作,感性写作,包含一部分作家在现实中的投机和逃避。何建明先生说,此时,真和假掺杂在了一起。依我看,发表的一些所谓“非虚构作品”没有正面歌颂的,多是一些个人的社会感触和接触内容,格局小,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薄弱。似乎也没有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理解批评党和国家的现实,缺乏一个作家的理性和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

  李炳银先生说,“非虚构”的提出其实就是试图借用和开发真实的价值。但是,在这个开发和借用的过程中,编辑、作家又想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自由表达空间,不使自己被紧紧地捆绑在事实上,避免因事实真实带来某些压力和纠缠,就在写实的边缘,为自己开了一个可能逃避的小口。这其实是作家、编辑缺乏对真实承担负责勇气的表现,是不惜牺牲真实而为了所谓的文学性的投机做法。

  李炳银先生认为:报告文学文体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胸襟的概念,其写作方式各不相同,表现形态也各有类型。“非虚构”这一概念很早就已经进入中国,当时中国已有“报告文学”这一概念,而报告文学的根本就在于“非虚构”,即真实。于是大家便默认了这两个概念的等同,非虚构就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就是非虚构。“非虚构”这一概念随着当年报告文学的风行而被渐渐淡忘。但近年来因为很多人对“报告文学”的陌生和偏见,试图取消“报告文学”,并把“非虚构”概念强势推出,“水由此变浑了”。大众的目光都被吸引到这一“概念”身上,却不知道它与报告文学曾经的渊源。比如梁鸿的《梁庄》就被我收入《报告文学选集》。现在重要的问题是,有些媒体推出的所谓“非虚构”作品,是否真的是“非虚构”?作者是否可以承担起真实的责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