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最美的记忆——“鲁二十三”结业典礼上的发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6日09:17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一生的财富

  杨  角

  两个多月前的2014年9月9日,是我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开启了我们人生中又一个崭新的旅程。48名同学从天南海北来到鲁院,来圆 我们心目中一个共同的梦。时光匆匆,两个月生活今天就要结束了,细细回顾,感慨良多。48名同学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了解,由了解到难舍难分;篮球场上 矫健的身影,拔河时的倾力而为,在苏州的相互照顾,在晨昏的散步倾谈,构成一幅幅精彩的幻灯片,成为我们记忆的底片。而鲁院老师深情的目光始终是我们头顶 的一片阳光,沐浴着48颗心灵。

  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已人到中年。我们是怀着求知若渴的心情来到鲁院的,而饥渴是学习最原初的动力。在鲁院老师和文学前辈的敦敦教诲和启发下,我 们尽情地汲取文学的营养。文学理论的系统梳理,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指明了方向,增加了养分。48名学子像48匹奔腾的骏马,驰骋在文学的草原上。学习期间, 很多同学创作并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出版了自己的文学专著,他们的作品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和肯定。

  学习之余,我们的鲁院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成立了“沉香诗社”、举办了金秋诗歌朗诵会,开展了多次沙龙,同学之间互看文稿,互提意见。

  在鲁院的学习中,我们还结交了一批良师益友。鲁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平易近人、治学严谨、为人谦逊,给予了我们无尽的鼓励和帮助,是我们今后文学创作的指路人和朋友,也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期待和责任

  旷胡兰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在北京的大街上闲逛,天色渐渐暗下来,我折转身,回到被称为鲁院的家。一路上,我默默地想,在北京,我有一个这么好的家,家里有给予我们关爱、给予我们教导与鼓励的老师,有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我真的好幸福。 

  可是今天,我们就要结业了。我的心里,早已生出了不舍。我知道,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里,也已有了万般的不舍。

  还记得9月8日那天,我迫不及待登上北去的列车,来到北京。鲁迅文学院,敞开宽广而温暖的胸怀迎接了我。我们是怀揣一个梦想而来的,我们是肩负一种责任而来的,我们是承载一份期待和厚望而来的。

  能进入鲁院学习,是人生最大的奢侈。难忘班会课上,老师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学创作,要进入从自发到自觉的状态。难忘众多国内一流专家学者,为我 们传授写作的秘籍,拓宽我们创作的视野。每一场精彩的课堂教学,每一次真诚的师生交流,都给予我这颗热爱文字的心以醇美的琼浆,给予我追求文学梦想的脚步 以精神的力量。难忘学员间的讨论交流,一次次撞击思想的火花,一句句掏心的话语,浇灌创作的灵感。

  我没有忘记,曾经面对自己笔下文字的自卑和迷茫;没有忘记,心灵深处早已有过拜师求学的强烈渴望。所以,因为有了这两个多月中每一个精彩的日子,我感到荣幸。我知道,鲁迅文学院的这一段美好时光,必将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最动人的风景。

  永恒的记忆

  郭海滨

  在我的学习总结里,我这样描述我的鲁院生活:“回想鲁院时光,沉静、细腻、明亮,一段安静而富有诗意的时光,一段纯粹的属于文学的旅程,一段坚定写作理想的永恒记忆。”

  鲁院老师指出的“要从自发写作转变为自觉写作”,让我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尤其是系统地听完每位老师的讲课后,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写作者,必 须时时刻刻保持感知世界所应具有的敏感与敏锐,必须以良好的学养和修养建构一个个人化的写作体系,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练就发现、开拓属于自身的文学世界的本 领。在学习期间,我一边听课,一边在课余写诗,每堂课对于我在诗歌创作上的启发都在我的诗中有迹可循。施战军在授课中对于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理解和解析,深 刻而敏锐,对我深有触动。作为诗人,我必须找到、找准自己写作过程的定位,以个人特有的体验构建一个个性化的诗歌城堡。同样,麦家在以《小说和现实的关 系》为题的授课中,说“诗歌是揭示内心秘密的密码”;商震讲,“诗人和诗人之间是有密码的,不是才子不羡诗”。所有这些老师的指引,让我对自己的写作要面 对怎样的世界、面对怎样的读者有了深入的思考,对我此前在诗歌写作上的无序、混沌和盲目状态给予了当头棒喝。

  挖掘生活、生命中的细节,以“小我”观照人类、自然、世界之“大我”, 认真、虔诚地继承优秀的文学传统,让自己的写作有温度,有个性,有思想的光芒与亮度,这也是我和同学们深入交流学习心得所带来的认识和体悟。

  闪亮的日子

  王旗军

  每个走进鲁院的学子,必然会深深地爱上这文学的圣殿。在入学后的自我介绍时,我说我热爱鲁院,爱这里的一切,所以我无法不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作为一名文学的孩子,我想点燃我心中文学的火把。渴望这文学的火把能照亮人间的万物生灵,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光明、温暖和力量。“从黑暗出发,滑向亮处”,我又是多么想让自己的文字充满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但我又深知,我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足,深知自己在创作上的狭隘和局限性。小说作品大多局限于情感书写,创作面较窄,而且缺乏深度和厚重。除了通过 和老师同学研讨沟通,来解决作品缺乏深度和厚重感这一问题外,老师们的课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只要在生活中注重发现,勤于思考,并不断在阅读中汲取营 养,不断在创作中注重从细节入手,深入发掘,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节制性,与读者保持沟通,作品的深度与厚重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渴望能写出有筋骨、 有思想高度的作品。

  走过2014年的秋天,冬天悄悄来临的时候,玉兰树的叶子正在随风飘落,数不尽的花蕾已经悄然萌生孕育。当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将是一树一树 的芬芳。亲爱的同学们,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能在文学的怀抱中感受到更大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都能在自己的天地中,绽放出美丽的文学之花。

  我们永远在一起

  李  阳

  世界上走得最快的永远是最美好难忘的时光,无论我们怎样恋恋不舍,在这里所有欢乐的日子,都终将离我们远去回顾在鲁院短暂的幸福时光,许多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为了使大家迅速相识相知,适应鲁院生活,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了拔河比赛,举办班级联欢会,诗歌朗诵会,在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中,我们互相磨合,团结一心,所有欢乐的瞬间都被张运修同学的相机定格。

  最难忘的还是鲁院安排的所有讲座。我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和许多仅在电视里见到过的老师们近在咫尺座谈。每个人都像一块饥饿的海绵,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进大脑。

  我们到鲁院来,是为解决在业余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困惑。鲁院对症下药,给我们请导师面对面交流,请名刊编辑一对一改稿,对每个学员的作品, 进行不打麻药的手术。我们带着期望在鲁院相聚,又满载着收获从鲁院出发。我想象着,不远的将来一定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听从心的召唤,从祖国的天南海北赶 来,在这里再次团聚。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