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贾平凹长篇新作《老生》与读者见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29日08:09 来源:中国作家网 行 超

  10月27日,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北京大学中文系团委联合主办的“中国历史的文化记忆——贾平凹长篇新作《老生》读者见面会暨名家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贾平凹携长篇新作《老生》现身活动现场,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职员、翻译家李莎以《老生》为中心,围绕中国历史与个人记忆的文学传承展开了精彩对谈。

  李敬泽谈到,贾平凹的小说《老生》,每一段都可以单独看,跳着读也不会产生阅读障碍。整个作品非常松弛、从容,可以看出,作者“不大费劲就把文章写得有神采、有风致”。陈晓明认为,贾平凹每次推出新作,都是力图对自我超越,更是向着汉语写作的难度挑战。他说,在戏曲中,老生唱腔苍凉,在中国文学中,“老生风格”是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当代作家的一致风格。

  李莎注意到《老生》中的时间观、历史观。她认为,小说中的四个故事都没有具体时间,这似乎隐喻着这样的故事是永恒的、广泛存在的。李敬泽认为,贾平凹的写作一直在向曹雪芹致敬,也一直在与他竞争。《红楼梦》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里的“荒唐”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精髓。《庄子》《山海经》《红楼梦》等古典作品中都有这样的存在,它是相对于我们这个沉重、喧闹的世界的另一个巨大、无限的维度,它既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我们如此投入的去写着、生活着,同时我们又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荒唐的”。在小说中,老生就是一个“巫”,而贾平凹在写作时也差不多是一个“巫”,他看到了历史之重、记忆之重,同时要在艺术的表达过程中让它变成轻,因为“只有重才会碰到地面,只有轻才能通到天上”。《老生》体现了中国人对待历史和记忆的态度,只有当历史不再是历史,当记忆不再只是个人记忆,而变成了经验、直觉和梦幻的时候,才有文学。

  从《废都》《秦腔》到《古炉》《带灯》,再到《老生》,贾平凹的文学创造力令人惊叹。《老生》的封底上有贾平凹这样的自述:“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风起云涌百年过,原来如此等老生。”在现场,贾平凹告诉读者,写作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要经常给自己鼓劲,一旦完全投入到写作中去,就会产生灵魂性的东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