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余中先谈莫迪亚诺:写巴黎像刘心武写《钟鼓楼》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0日14:49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莫迪亚诺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实习记者 徐颢哲

  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在其授奖词中写道,其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听闻法国作家莫迪亚诺获奖,不少人为一路陪跑的村上春树发出了一声叹息,但熟悉莫迪亚诺的人,却众口一词地说,他获奖一点儿也不意外。

  写巴黎像刘心武写《钟鼓楼》

  莫迪亚诺1945年出生于法国布洛涅-比扬古,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环城大道》和《暗店街》等。翻译家柳鸣九认为,在20世纪法国众多文学流派中,“新寓言派”是最了不起、最闪亮的流派,而莫迪亚诺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对于莫迪亚诺获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翻译家李玉民没有丝毫意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他已翻译了《暗店街》《夜巡》《星形广场》等5部作 品,是国内翻译莫迪亚诺作品最多的译者。李玉民说,莫迪亚诺所有的作品都有一条主线“寻”——寻找他的朋友,寻找他的父亲,寻找他自己,“他题材多样,但 是主题只有一个,这令他的作品很独特。”李玉民分析,这和莫迪亚诺本人的经历有关,他父亲是犹太人,但在“二战”时和盖世太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而他母亲作为演员,也曾为德军效劳过。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他也希望借助写作来解开自己的困扰,或者说舒解那种永远 不知道真相的焦虑情绪。

  《暗店街》说的是寻找自己的故事。主人公数年前偷越边境时遭遇劫难,受到极度刺激后丧失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他当上了私人侦探,开始用探案技 术,在茫茫人海中调查自己的身世和来历,他通过种种线索搜集了许多片断。“莫迪亚诺以侦探方式来写寻找自己的故事,很有意思。”李玉民说。

  “我喜欢看他那些在巴黎大街小巷钻来钻去的情节。”《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说,莫迪亚诺非常擅长从地理上描写巴黎,和刘心武《钟鼓楼》的写法很 像。余中先还提到,莫迪亚诺总是在过去的往事中寻找一种东西,像《星形广场》《来自遗忘的最深处》等,都是通过寻找过去的友谊、童年、天真的方式,从而寻 找精神上、本源上的自我。

  王小波对其作品推崇备至

  对中国作家而言,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奖,算不上爆冷,因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位法国作家已在中国文化界、文学界赢得声誉,而那个时候他还正当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漓江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丛书》,书中收录莫迪亚诺的多部作品,柳鸣九任主编,他回忆说:“这部书当时影响非常大,作家们几乎无人不知。”其中,著名作家王小波对莫迪亚诺推崇备至,其《万寿寺》的开头就提到莫迪亚诺的小说《暗店街》。

  作家徐则臣对莫迪亚诺作品如数家珍,他读过莫迪亚诺几乎所有的中译本。“《暗店街》是很多年前出的,简洁又精致的语言,是很多作家无法比拟的; 还有他对神秘气氛的营造,直到现在我都难以忘怀。”徐则臣说,他是非常风格化的作家,看过他的作品,肯定不会和其他作家弄混。而余中先也认为,他虚实结合 的写作手法的确值得一说,“他的作品中有史料,文献当中有虚构,很多资料都是信手拈来,很自然,很妥帖。”

  和中国作家热衷于出现在签售会、研讨会不同,莫迪亚诺一直是个很低调的人,几乎从不在媒体上露面。这也许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他语言的古典和安静,还有他执着于写作的来源。

  八部书中文版将陆续面世

  事实上,莫迪亚诺的作品曾辗转在中国多家出版社出版,花城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漓江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都有过出版记录,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出版物都没有版权,这之后,经过授权的莫迪亚诺作品才陆续进入国内。

  上海译文出版社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出版了他的《地平线》和《缓刑》两部作品。这两本书的策划编辑黄雅琴说,2012年提交版权引进选 题报告时,她提到一条理由:“这位作家有可能获得诺奖。”黄雅琴心里其实也有些“打鼓”,“他的书尽管在专业读者中影响力大,而且一直有固定读者,但在国 内图书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他几乎每年都进入诺奖提名,但赔率一直很靠后,不被看好。”黄雅琴接着又补充道,她很喜欢莫迪亚诺书里老巴黎的味道,愿意冒一回 险。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99读书人)目前拥有《青春咖啡馆》《暗店街》等九部莫迪亚诺作品的中文简体字版权。2010年,该 公司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出版了莫迪亚诺代表作《青春咖啡馆》,而《暗店街》即将由99读书人携手上海文艺出版社在近期出版,其他7部作品也将陆续面世。

  对于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公司董事长黄育海直言有些意外,因为“之前更看好的是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他还表示,公司并没有为了诺奖刻意购买莫迪亚诺作品的中文版权,“莫迪亚诺能获奖,或许说明我们的选书标准和诺奖评委会差不多。”

  延伸阅读

  十位最受欢迎诺奖得主

  (来源:诺贝尔奖官网)

  1.约翰·斯坦贝克(美国)

  1962年获奖,代表作《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

  2.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

  1913年获奖,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3.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

  1954年获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

  4.威廉·福克纳(美国)

  1949年获奖,代表作《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

  5.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1982年获奖,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6.巴勃鲁·聂鲁达(智利)

  1971年获奖,代表作《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7.维斯瓦娃·辛波丝卡(波兰)

  1996年获奖,代表作《巨大的数目》《一见钟情》

  8.托妮·莫里森(美国)

  1993年获奖,代表作《最蓝的眼睛》《苏拉》

  9.爱丽丝·门罗(加拿大)

  2013年获奖,代表作《快乐影子之舞》《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10.温斯顿·丘吉尔(英国)

  1953年获奖,代表作《不需要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诺奖得主图书中国销量指数

  莫言累计上畅销书榜105次

  (数据来源: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自1999年以来监测2000多家书店销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莫言(2012年诺奖得主)的作品在开卷虚构类畅销书月度排行榜上(即TOP30)累计上榜次数达到105次,远远高于排名第二位的欧内斯特·海明威的45次(1954年诺奖得主)。

  此外,表现强劲的还有君特·格拉斯(1999年诺奖得主)的《铁皮鼓》,在作者获奖当年的12月位居小说图书排行榜的第十名。库切(2003年 诺奖得主)的《外国文学最新佳作丛书-耻》在当年11月位居排行榜第十五名。帕慕克(2006年诺奖得主)的《我的名字叫红》位于排行榜第二名,多丽斯· 莱辛(2007年诺奖得主)的《金色笔记》在获奖当年的11月排名也升到第二十三名。而去年诺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逃离》,自2013年10月至 2014年4月连续7个月在榜。

  分析:获奖结果公布后往往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跟进购买,销量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新获奖者作品畅销与否还和出版社的作品选择和整体策划、宣传 密不可分。例如,帕慕克作品《我的名字叫红》在他获奖后的销量显著上升,后续跟进出版的他的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白色城堡》等在市场上也 均有上佳表现。

  但是诺奖得主作品能否被中国读者接受、喜爱,却很难说。一部分诺奖得主作品仅仅作为非主流文化被国内小众读者所认同,销售热度只是维持了很短一 段时间。如2011年诺奖得主、瑞典著名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诗歌,获奖前市场上很少见他的作品,尽管有出版社在他获奖后的次年推出了《特朗 斯特罗姆诗歌全集》,但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市场关注。此外,获奖者公布之后,出版社再引进版权出版,因失去最好时机,获得市场认可的可能性也会大幅降低。赫 塔·米勒2009年获奖一年以后,该作者的一系列作品才集中在中国上市,销量平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