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学者乔新生:今天的人消费萧红 应通过萧红和其作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09日09:37 来源:北京晨报

  自从2011年萧红诞辰百年开始,这位民国时代的传奇女作家就渐渐成为了文化市场热追的对象,关于萧红的书籍、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直到今年萧红逝世72周年之际,随着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萧红热再起高潮,出版市场上,短时间内就有多部关于萧红的传记作品上市。

  作家,本是最能被时间记住的人,然而不论是之前的张爱玲热,还是之后的萧红热,百年之后,人们依旧追捧她们,但是更多的时候,传播最广的则可能是她们的绯闻轶事,像张爱玲的情仇爱恨、萧红的绯闻情感等,而真正去阅读她们作品的人却并不多。事实上,更多人可能已经不记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萧红的文章《火烧云》。

  作家以作品成名,然而在今天,被反复提起的却只是她们的绯闻八卦,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作家们更像一个被娱乐的明星,而非文学的创作者。

  著名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萧红这个历史人物,在今天吸附了大量的当代元素,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情感经历,和当代许多年轻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发生了偶合,在今天,有太多年轻人对感情轻率待之,这是萧红之所以这么有市场的原因。”

  需求产生追捧

  北京晨报:萧红成为文化明星,她的人生经历、情感历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什么一个数十年前就已经去世的作家,会在今天产生明星般的效应?

  乔新生:萧红以及她同时代的张爱玲等,不见得容于她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女性,之所以在今天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对象,成为文化产业的热点,本身有迎合当代人文化需求的因素。需求产生市场,当代人茶余饭后看的说的都是什么呢?是绯闻八卦,是糗事百科,特别是不少年轻人,生活在浮躁的现代都市里,疲于工作之外,对待情感的态度很轻率,那些屌丝、文艺青年们,需要有一个叛逆的人做榜样,而张爱玲、萧红正是当代社会观念变化之后应运而生的想象中的人物。她们被反复地加工、改造,实际上已经和本人相差甚远了。

  北京晨报:那您认为,对待这样的人物合适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乔新生:过去看萧红,往往站在阶级的立场上,认为萧红如何如何。但在今天,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客观、更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她。世界在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不能一成不变,就如看《水浒》,站在水泊梁山的时代,自然觉得他们是替天行道的好汉,但站在今天的法治立场上,他们无非就是一群作奸犯科的坏人而已。

  一个历史人物,一个传奇的作家,她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花边新闻,更重要的是她的作品,是她对于那个时代的见证和思考。

  对此,著名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重新阅读萧红,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因为从她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一个和被许多文人美化过的民国完全不同的世界。让我们了解到,在那样一个时代,我们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挫折和苦难。”

  距离下的审美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萧红成为当代人关注的热点人物,成为今天的偶像,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乔新生:首先,从社会来看,审美是需要距离的,为什么今天的许多学者、普通人会对民国时代的名人那么感兴趣?实际上当今也有很多偶像,但是消费他们总会让人有许多忌惮,品鉴他们的作品,又往往有凑趣的嫌疑。如果把时间推到半个世纪以前,就会发现,消费那个时代的名人,是无所顾忌的。把张爱玲、萧红她们想象成为完美的女性,这是符合文学想象的,她们对于自由的争取,对于爱情的执著,乃至她们和今天人完全不同的生活,都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北京晨报:萧红本身的文学成就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呢?

  乔新生:从萧红来说,她在近代文学史上确实留下了她自己的痕迹,比如我们阅读鲁迅,有两个人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是萧红,一个是萧军。另一方面,萧红自身交往的人,鲁迅、瞿秋白、萧军、丁玲、聂绀弩、端木蕻良等,也都是在历史上留下非常重的痕迹的人。因此,只要阅读那一段历史,就很难绕开她,可以说由她出发,串联起了一长串的名人以及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也是她之所以被关注的原因之一。

  垄断下的时尚

  北京晨报:一部电影之后,一个历史人物成为热点,诸多的出版物随即出现,消费名人似乎也是当前社会的一大特色,这种对历史人物的消费是否合适呢?

  乔新生:现在的文化产业,并非是单兵出击,而是有一整套产业链条,比如迪斯尼,它不仅做漫画、电影,还有主题公园、相关玩具等。一部电影走红,随后的书籍、甚至电影中的道具等都会迅速占领市场。现在上海许多女孩子穿张爱玲式的旗袍,我想如果哪天拍一部林道静的电影,说不定那时候又会流行学生装。文化产业并不新鲜,问题在于谁是第一个敲开市场大门的人。同时,我觉得更需要人们担忧的是,文化产业中一些不好的现象。

  北京晨报:什么样不好的现象?

  乔新生:比如说院线的垄断,其结果是院线让哪部电影火,哪部电影就火。现在文化产业中的垄断已经非常明显,比如万达影院去年光爆米花就收入将近4个亿。在市场建立的时代,固然谁能够得风气之先,谁就可能占据垄断地位。问题在于,怎么样才能让更多好的作品得到进入市场的机会。

  大时代的记录者

  北京晨报:很多人关注萧红的私生活,反而对她的作品不太关注。在您看来,她的作品是怎样的?

  乔新生:从大的方面来说,萧红和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一大批年轻人,他们有着左翼文学的特征和思想,在生活中,他们按捺不住对于自由的向往,她们四处奔波,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他们鼻梁上的眼镜,映照着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她们是不幸的,因为那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年代,她们又是幸运的,因为那同样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因此,她们的弊端,不经意间就会流泻出来那个特殊年代的一角。

  北京晨报:今天重新了解萧红,应该如何看待她们对于当代人的意义呢?

  乔新生:我个人觉得,今天的人消费萧红,应该通过萧红和她的作品,去了解那个时代,透过她们的笔端,去见证整个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谁去读她的作品?

  北京晨报:萧红走红,她的作品却少人了解,在您看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

  乔新生:年轻人不读文学作品其实很正常,人们说18世纪是诗歌的时代,19世纪是小说的时代,20世纪是散文的时代,而现在是短信的时代。18世纪的欧洲,人们在漫漫长夜,手捧一本书,围坐在壁炉前,一边聊天,一边读书,那样的生活曾经被无数人传颂和向往,但是现在不是18世纪了,现在是21世纪,这个时代的人,倘若人人都去读小说,那才不正常,即便是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读他作品的人也不是很多。

  北京晨报:那么是否小说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乔新生:今天的人们生活在快餐时代,习惯了用最短的时间,接受最多的信息,所以常有人说今天是——轻阅读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无可逆转。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现萧红热,不是什么坏事,仅仅关注她的外在,关注她的私生活,也没多大关系。至少人们关注她,就会想知道她真实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至少回去网上查一下,只要查过了,自然多少能了解一点儿那个时代的苦难,不会数典忘宗,这就够了。当然,我们更期望人们去阅读她的作品,她毕竟是一个作家,关注作品比关注作家的私生活当然更好,也能够获得更多的了解。

  从萧红了解真实民国

  北京晨报:阅读萧红,您认为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她的作品会给现代人什么样的收获?

  乔新生:当前有一个非常值得担忧的现象,很多学者、文化名人,他们通过各种媒介,非常用力地在美化民国时代,他们眼中的民国时代,学生可以打蒋介石,教授的工资非常高,想说什么说什么,似乎就是一个黄金时代。

  北京晨报:这样的印象不对是吗?

  乔新生:当然不对,他们忘记了,那是最混乱的年代,是绝大多数普通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的时代,饥饿、战争、灾难接踵而来,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是最坏的时代。少数的精英确实能够高高在上,衣食无忧,可以自由地研究学问,但是那仅仅是极少数,决不能代表一个时代。那些美化民国的人们忘记了,如果民国真的那么美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奋起反抗,最终推翻民国时代呢?今天我们讨论萧红,她之所以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一笔,正是因为她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记录了那个时代真实的苦难和挫折,因此,重新阅读萧红,对于今天的人们纠正错误的认识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文化最怕断裂

  北京晨报:在许多作品中,更加着重描述萧红私生活的方面,甚至种种演绎想象,是否有过度消费的嫌疑?

  乔新生:今天重塑历史人物,必然会有许多想象、变形、夸张。但这些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关注本身就是影响力,人们对某个人物有了兴趣,自然会去了解她的方方面面。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文艺创作者不能迎合年轻人的生活,我们知道,在今天确实有很多人过着萧红那样的生活。而是应该关注历史人物对文化传承的好处,文化最怕的两件事,一是时断时续,而我们,在百年之中经历数次文化的断裂,二是价值扭曲,那样会产生非常可怕的后果。

  北京晨报:怎样做才能改变这样的状态呢?

  乔新生:其一,一个社会应该有主流价值,而执政者需要率先垂范,不能只要求别人,自己却全不尊重。不能一边扫黄打非,一边抓住贪官却全都有情妇,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不会认可主流价值。其二,知识分子、有影响的公众人物,要成为道德模范,要是知识分子把自己当娱乐明星,那就很可怕。其三,拯救整个社会价值的混乱,要能够换位思考,很多年轻人对感情非常轻率,朝秦暮楚,自然会喜欢萧红那样的生活。但是公道不公道,就怕打个颠倒,假如你的男朋友、女朋友是这样的,你会怎么想?如果能够换位思考,我想,这种价值的扭曲必然会好转。

  晨报记者 周怀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