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陈必铮:寓言王国里的王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08日17:00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陈必铮先生

陈必铮(右)与寓言作家金江(左)

陈必铮著作《偷吃禁果的孩子》封面

陈必铮另一本著作

陈必铮,玉环人,居住在温岭,1937年生。发表寓言作品500多篇,已出版《真理的父亲》、 《真理赶路》、《狼笑鹿》、《真理旅行记》、《偷吃禁果的孩子》五本寓言专著,三次获得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最高奖——“金骆驼奖”,两次获得“金江寓言文 学奖”。有百余篇作品被国内出版社收入各种珍贵选集,并有诸多作品被译为英、日等多种语言远播海外。

《月亮的苦恼》是处女作,也是成名作

寓言文学是人类的摇篮文学。或许因为它太短太小、毫不起眼,在一些人看来只是小家碧玉、路边野花罢了。但在文学的大观园里寓言自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不朽的价值。我在系统阅读了陈必铮的寓言作品之后,更确信了以上的认识。

发表于1979年3月《东海》复刊号上的《月亮的苦恼》,是作者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之一。寓 言写清白的月亮忙碌了一夜,心里苦恼死了——尽管她拼命地把光辉洒向大地,但总暖不了人;就在月亮快要西沉之时,红彤彤的太阳冉冉升起,热腾腾的,照得大 地又亮又暖。于是月亮问太阳她的光辉为什么始终照不暖人?太阳说,你自己从来不发热,却总是借用别人的光。短短不足200字的作品,镜子般照见了今日社会 争相借光的现象。显然,陈必铮以此篇寓言作为创作起始,表现他渴望发出自己的光热。作者在《自序》中即陈述了这种渴望:“创作要有自己的发现,要羞于雷 同,耻于仿效,勇于抒发己见,敢于自放手眼,老老实实发出自己的光热。”

陈必铮的寓言乍看明朗平淡,可过后想想会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此盖因他的故事的思想内核多数是在哲理和智慧的光芒辐射之下建构的,因而能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与恶疾抗争

陈必铮的创作道路是独特的。他早年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但1978年的一场大病打破了他的美梦,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手术中又不慎伤及了胰腺,糖尿病接踵而至,每天靠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他为自己不能重操旧业痛哭过,仿徨过。但在众多相识、不相识的前辈与同仁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 他终于站起来与恶疾抗争。据他的“创作手记”所载:“是那些老师、朋友和亲人拨亮了我即将熄灭的心灵之火,才使我有勇气和力量去做一些展示生命潜能的工 作,能够在多少次力不能支的情况下支持了下来。”诚然,他正是凭着这种与恶疾抗争的精神和坚毅专注的毅力,数十载漫漫求索、苦苦耕耘,才重新营造起自己的 另一片天地。

每天凌晨起床,留下了50余本笔记

1978年《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以黄瑞云教授为首的一组寓言,这让身患重病的他感知了“莺哥盼望的春天就要到来”,唤醒了他儿时的文学美梦,续而在新中国寓言的开篇人金江老师的扶持下,从此走上了这条对他既独特又艰难的寓言文学创作之路。

这种厄运给予人的特殊的生命体验,形成了陈必铮寓言的特殊的思想气质。我们驻足他的寓言世界, 仿佛窥见有位虔诚朝圣者,带着对人生价值和态度的热情关注,对生命潜能和意义的执著探询,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艰苦地跋涉。他在寻找着父亲留下的比金银珠宝更 珍贵的东西——希望和信心(《宝坛里的秘密》);他大胆地指出谬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时间才是《真理的父亲》;他笑看云雾的阻挡恰恰为红日腾空作了壮丽的 陪衬(《红日·云·雾》);他警示世人世间最美好和最肮脏的东西都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对人的研究》)。在这条路上,还有《地府里的审判》、《命运女神的 礼品》、时刻保护自身洁净的《电光天平上的砝码》、从小向往美追求美的小孔雀、渴望飞得又高又远的云雀儿,以及及时改正萌芽状态恶习的小马驹,等等。这些 篇幅短小的寓言,宛如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显示出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闪耀着隽永的哲理思想,是陈必铮寓言的最精彩之处。难怪乎,省作协《1993浙江文坛》 一书评价他的创作时称:“当思想融入了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时,他也就变得格外灿烂迷人了。”

陈必铮没有进过文学院校,但是“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他给自己立下了一条座右铭:恭 恭敬敬学习,老老实实创作,堂堂正正做人。他说:“如果我今天扮演的角色,仍旧是伊索园子里的龟兔,那我的努力真是太可悲了。”他勤奋捕捉“知识胚胎”, 决不“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囤积成脂肪”。他像严格的铁匠打铁一样,对每篇作品都经过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不允许作品中有丁点儿杂质,努力把寓言作品写得使人 一读就懂而又发掘不尽。

二十余年来,无论严冬还是酷暑,他几乎,写作、学习,从不懈怠;无论面前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有多 大,他也从不动摇;为了克服写作过程中的疾病阻碍,他还一直坚持着做笔记,书中、桌上、床头、口袋都放进了铅笔,留下了50余本生活感触笔记和知识感触联 想,许多作品的完成,他为其付出的努力,几乎十数倍乃至数十倍于作品本身。

开发寓言新品种,实现自我突破与超越

新世纪到来之际,陈必铮意识到寓言创作不能固守传统模式,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实现自我突破 与超越。他大胆跳脱旧模式、旧框框,有意识地向边缘文学靠拢,开始尝试在寓言作品中融入小说的技巧、诗歌的意境、童话的奇幻、散文的抒情等因素,使作品不 断产生裂变。在他的作品中,除了有传统散文体寓言之外,还陆续出现了系列寓言、科学寓言、笔记小说寓言和手机短信寓言等属于自己的新品种。尤其是手机短信 寓言,形式新颖,每篇标题、正文和标点总共不超过70字,使历史悠久的寓言文学与新时代的手机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更广阔的艺术想像、思维空间,被认为是 寓言文学创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为了文学,陈必铮几乎投入了全部的生命。诚如杂文家慕毅飞所说:“他寓言创作的行为本身,就是 一个极好的人生寓言。”陈必铮先生真不愧为顽强的文学创作的常青树。总之只要耐心咀嚼而尤能整体认真去把握,我们就无不会感到其一篇篇作品,正是那种对于 生命终极意义的积极追求,以及从中有力传递而出的内在科学精神、高度思想性和独特个体经验之完美心血结晶。于是我们阅读陈必铮的寓言,确实也就像在读一个 人的生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