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阿黛:哈尼的梯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6日10:0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阿 黛

  接近晌午,我们一行人从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市出发,前往元阳县,想一睹哈尼梯田的壮观。

  汽车在绵延的大山深处忽高忽低,一路沿着“S”路径盘旋而行。早就听说哈尼族是山地民族,我曾无数次想象过俊俏的山峰有多美?与思念的人徜徉在大山茂密的树林里,又该有多浪漫?可是,这个愿望很快被汽车剧烈的颠簸打碎了。

  仿佛走了好久,昏昏沉沉中,突然听到同行的哈尼伙伴一声惊呼:“看,梯田!”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车刚停稳,就连蹦带跳地下了车。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怎样一种人间奇迹?这里全是崇山峻岭,连绵起伏的一座座山峰竞相插进蓝天白云里,所有的哈尼山寨都建在半山腰上,所有的梯田都开凿在村庄周围。梯田坡度有的较缓,有的却很陡,据哈尼同伴说,哈尼梯田最陡的达到了75度以上。梯田的大小不一,有的梯田较大,大到数亩,耙犁时,需要几条牛同时劳作才做得完活;有的梯田却七扭八拐的,又窄又长,耕田时,连牛都没法在田里正常转身;有的梯田甚至只有簸箕那么大点儿,一只斗笠、一身蓑衣就能盖住,真是千奇百态。

  最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一座山坡上竟开垦出3000级梯田,从山脚底深深的河谷,几乎开垦到林荫遮蔽的山顶,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都是罕见的。我心驰神往的哈尼梯田,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在阳光的抚慰下,那些弯弯曲曲的梯田,像一块块镶嵌在山腰上明亮的珍宝,晶莹剔透,发出耀眼的光亮。四周的大山静得出奇,峭峰直指蓝天。盘旋在山脊上的梯田恰似一个个安睡的婴儿,乖巧地躺在大山宽阔的怀抱里。

  望着精雕细刻的梯田,我的眼中立刻充满了多彩细致的画面,心中满是酣畅淋漓的快感。你怎么也难以置信,眼前的千年梯田,竟是勤劳、善良的哈尼人祖祖辈辈用长满老茧的双手,长年累月一点点开掘出来的,无愧为传统劳动的奇迹。这鬼斧神工的神来之笔,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叹为观止。

  怎一幅曼妙绝伦的山水画卷。午后的阳光,照射着千年梯田,带给来去匆匆的人们一份仙境般的宁静。因为路途颠簸而难受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久违的情愫,亦在我的内心深处涌动。我不忍心搅扰这份宁静,可又不甘心就这样转身离去,沉醉于仙山绿水与神奇梯田间,我像一只飘来飘去的蝴蝶,尽情地把自己的身影,融入到山水之间,融进起伏跌宕的层层梯田里。

  看着眼前奇迹般的梯田,我就纳闷了,山上不见一座水库,这么多的梯田,一年四季都储蓄着亮洼洼的水,这水又是从何处流淌而来?哈尼同伴指着山顶绿茵茵的密林说,有哈尼人在的地方,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山上的每一片林子,就是一座天然的水库。哈尼同伴还告诉我,山寨、梯田、树林和水(江河)是构成哈尼人生活的四项基本元素。其中,水像一股线,把它们紧密穿串在一起。2010年,西南地区遭大旱,云南到处是龟裂的红土地,而哈尼人居住的山上却林绿水清,每一亩梯田依旧亮汪汪的。我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相机快门给我留下了一张张灿烂的笑容。路旁,一位背柴的哈尼阿妈深深地喘了口气,将棕皮的背索往头上一套,吃力地从土台子上想背起那捆200来斤的柴火。哈尼同伴见状,赶紧上前从后面帮阿妈扶了一把柴火,阿妈才用尽全力将那捆柴艰难地背到背上。望着这位年过六旬的阿妈一步步吃力地走向回家的山路,走向她一成不变的山地生活,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触痛了,眼泪情不自禁地洒落在羊肠山道上。我怎么也不敢想象,如此瘦弱的身躯,哪来这么大的力量,可以顶起哈尼火塘生生不息的火种,顶起哈尼人火一样的生活?

  其实,我对哈尼梯田的感知,是从几年前看的一部电影开始的。《诺玛的十七岁》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电影里那位哈尼阿妈说的那句话:“栽秧的男女在梯田里打泥巴架,第一捧稀泥往往打给自己心爱的人。”在一天辛苦劳作后,夕阳西下之际,多情的哈尼汉子开始骚动不安,悄悄捧起一捧黑黑的稀泥,打向自己心仪的姑娘。刹那间,劳作的梯田变成了哈尼男女爱情的追逐场,栽秧的哈尼姑娘奋起反抗,她们扔掉手中青青的秧苗,捧起稀泥摔向对方。嬉笑打闹声中,稀泥在层层梯田间轻舞飞扬。很快,打泥巴架的哈尼男女满脸满身都被稀泥包裹了,犹如被爱包裹一样,他们的心里有种别样的甜蜜。多情的黑土就这样点燃了哈尼男女的情意,默默无闻的千年梯田,也见证了主人世世代代亘古不变的爱情真谛。那是怎样一幅浪漫多情的劳动场景。

  越野车在半山腰的盘山公路上继续颠簸,突然把我颠得老高。我不解地说:“哈尼祖先为何非得跑进大山深处求生活?”哈尼同伴有些骄傲地说:“在那样的年代,哈尼祖先的选择是明智而合理的。住在半山腰上,上山可以狩猎,下河可以拿鱼,坡地还可以挖田种粮。并且山腰的气候不温不火,人不易生病,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好地方。”

  千百年来,哈尼人与梯田相依相守,把生活过得如此安宁、平静、幸福。这就是勤劳、坚韧的哈尼人。有史料记载,这个民族源自于青藏高原的古氐羌族群,从北方经过漫长的迁徙,历经千辛万苦,一路来到哀牢山。哈尼祖先在哀牢山的原始密林里躲过了残酷的战争,在此定居下来,狩猎摘果,过着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后来,又在稍显宽敞、向阳的山腰坡地上,凿田耕作,凭借日积月累的生产生活经验,靠林引水,灌溉梯田,成为早期开荒造田、驯化野生稻为水稻的民族。

  曾经在城市里一度拥有的那些浪漫想象,与眼前的哈尼人真实的艰苦生活相去甚远。我的心再次被触痛了。越野车正巧与公路边一位哈尼阿波(爷爷)擦身而过,阿波那饱经沧桑的脸庞在我的眼前一晃而过,我却对这位朴实的哈尼阿波肃然起敬。

  哈尼人与梯田相依为命,一生贴近大自然,并以“大自然之子”自称,尊崇万物有灵,一块石头,一棵草,都尊为神灵。春天,耕作即将开始,哈尼山寨停止劳动,统一休息一天,在村边的林子里,集体举行仪式祭献土地神,祈求土地神保佑人畜平安,梯田免遭洪水灾难,谷粒免遭虫害侵犯,以保丰收。

  到5月,梯田里的稻禾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哈尼人根据自家的良辰吉日,各自祭献梯田的入水口,以祭祀水神,祈求水神保佑风调雨顺,梯田里水满盈盈。很快,哈尼人还会来到梯田边,虔诚地祭拜稻神,祈求稻神保佑稻子颗粒饱满。

  在元阳县境内,有一片片以万亩计的哈尼梯田掩映在茫茫林海之中,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梯田景观。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成为我国第31个世界文化遗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