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马占祥(回族):崎岖的纸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05日09: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马占祥(回族)

  一条浑浊泛黄的细小河流,上游是六盘山,穿山过垣,迤逦而来,又摇摆而去,尽头是黄河。在半个城的一段,河水是一把利刃,将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苔地深切下去,形成了众多形态各异、嶙峋参差的沟壑——这沟壑也像河水一样蜿蜒曲折,顺流而下。沟壑中蓬勃的植物是红柳,夏天密集的碎小百花像厚厚的积雪,与盐碱地融为一体,冬天茎干通红,像一片野火烧在河畔。

  一个头戴白帽、15岁的小子,无数次穿行于这片景象中。他手里捏着的纸袋中装满了细心裁好的纸条,走走停停,写写画画,对眼前的无尽黄土充满迷恋,他写下的文字分行排起来,自己称之为诗歌。

  那时是1989年,那个小子就是我。

  当时,我没读过几首现代诗歌,正在上初中三年级。那时写的诗歌已散佚殆尽,我相信那些稚嫩的文字,是我心中诗歌的发轫,使我保留了自己内心对这块不大的世界的抒情表达。

  后来,诗歌陪了我25年之久。它参与了我的成长,即使我的写作现在依旧不尽人意,无法说服我自己,但一直在坚持。

  我的阅读始于高中,周末都在县城图书馆里,总是捡杂志里的诗歌先看看,对它们抱有深深怀疑:写得怎么这么差?再后来,看法戛然转变,他们写得如此之好,我写得怎么这么差?这种感觉也陪伴了我25年之久。

  至今,我写作的诗歌充满败笔,就像那条河流淌了25年还未见清澈和壮大,它还在流淌,浑浊而细小,在尽头补充了黄河,没有大的浪花和澎湃。

  我在上大学之前的目标是在《诗刊》或者《星星》诗刊上发首诗,现在想来,那是急于要证明自己的写作的一种愿望。在13年后,《星星》诗刊第一次发了我几首诗,后来《诗刊》又发了几首,亢奋之后,心情糟糕得无以复加,看着一纸箱的底稿,我不知道说些什么。我清晰地记得有些纸页已经泛黄,像河水的颜色,我把它们当作废纸全部卖了。

  当然,生活给予我的更多的还是好。我上学,恋爱,失恋,继续恋爱,工作,成家,妻子有手好厨艺,还有两个女儿,并不缺什么。

  只是诗歌……

  现在的写作习惯还是需要零散纸页,我在上面写下的文字,还是分行排列。有几次想改行写写小说,但是又劝自己:诗歌都没写好,写什么小说!消了这个念头,继续写。有时觉得铺在桌子上的纸页就像那些沟壑,崎岖嶙峋,我还在那些沟壑中翻爬,远处红柳摇曳,近处河水逼仄。

  写作渐渐慢下来,不是我懒,而是轻易不敢动笔,即使写出来,也是将它放在一边,把大量时间留给阅读,也留给生活。读到好的诗歌自己还是亢奋,并伴有埋怨:为什么不是我写的?

  现在诗歌写作环境比起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少了争执和怀疑,诗人都安静下来,沿着自己的路走,好的作品也在纸张之间闪烁光芒,读来是一件幸事。我在暗自惭愧之中,对自己又充满期待。

  我生活的这个小城,有个别名叫半个城,小并且安静自在,每年初春都听见风声,深秋就见雪花。它留给我一隅,我留给了诗歌。已经有一个25年过去了,锻炼了我的韧劲,我还将沿着崎岖的纸页前行,我不知道下一首我能写出什么样子,至少我要写出来看看。

  我相信,诗歌总会给生活和我一个交代,就像河流再细,也会流入大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