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河北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聚焦新时期河北文学的新变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01日08:56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晓晨

  燕山之下,易水河边,历史与文化的脉络在此发荣滋长。千百年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接续自古以来的厚重大气,今日的河北文坛群星闪耀。他们关 注现实,立足本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照见历史与当下,勾连起传统和现实。进入新的时期,河北作家在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世界文学中 汲取营养。他们以“成为优秀的中国作家”为目标,切实思考创作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在未来书写河北文学新的辉煌。

  8月28日,河北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也是第21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河北主宾省”的重要活动。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书记处书记阎晶明,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等出席论坛。论坛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主持。

  从现实主义“一枝独秀”到艺术风格“百花争艳”

  在不同历史时期,河北文学都曾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仅新中国成立后,就有《平原烈火》《小兵张嘎》《风云初记》《烈火金刚》《红旗 谱》《敌后武工队》《狼牙山五壮士》等一批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孙犁、梁斌、徐光耀、李心田、贾大山、铁凝、“三驾马车”、“河北四侠”……一代代河北作 家以独特的风格丰富发展了当代文学的图景,也使得河北文学逐渐从现实主义的“一枝独秀”开始向艺术风格的“百花争艳”转变,这一变化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

  李敬泽肯定了河北文学所取得的成绩,并勉励中青年作家继承传统,理性思考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树立河北文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志成为 好的中国作家。李敬泽说,河北文学是中国文学中非常光辉的一部分,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文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中青年作家从孙犁等老一 代河北作家那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获得了启发和教益,今天总结河北文学的成就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重要作用。他希望作家们在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不断 开拓创新,像前辈们那样写出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在关仁山那里梳理得更加具体。他说,从文学体裁来看,河北当代文学发展初期主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如今在报告文学、散文、儿 童文学、网络文学等方面也陆续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产生了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作品。从题材来看,从早期单一的农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到今天作 家创作视野日益开阔,创作题材覆盖农村、城市、军事、校园等各个领域,这无不体现出河北作家自我突破的勇气和面向世界的信心。

  创作队伍齐整:从“三驾马车”到“河北四侠”

  纵观河北文学的发展和不同代际作家的创作,人们不难发现,河北文学的这种转变首先与中国社会的转型有关。秉持关注现实的传统,作家从擅写农村生 活和乡土题材,到更为广泛多元的书写,这反映了作家对生活和人的审慎思考,同时也有赖于他们与世界文学接轨的艺术自觉。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北文学界逐渐培 养起较完整的作家队伍,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三驾马车”到后来的“河北四侠”,河北文学显示出强劲的实力。

  从小说来看,王春林认为,近些年河北的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新的景观。上世纪90年代后,许多河北作家把精力从中短篇小说转向长篇小说创作,近些 年来,关仁山、何玉茹、李浩、刘建东、胡学文、康志刚等作家都在全国引起了一定反响。作家们对现实和历史进行着有力度的、深入的思考,在文体上也开始进行 多样探索。

  陈晓明着重谈了铁凝的独特书写。他说,铁凝属于河北作家群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她的作品有丰沛的历史和现实含量,很好地把握了女性的丰富性。无论 是《灶火的故事》《哦,香雪》《永远有多远》还是《玫瑰门》,铁凝一直在寻找一种女性与自我的相异。这既是对社会秩序化、道德秩序化、美学秩序化的脱离, 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写出了中国女性倔强的生命力。

  “三驾马车”曾让河北文学名声大噪,何申、谈歌、关仁山在上世纪90年代写下的一些作品在当时反响巨大,直到今天都有探讨的价值。雷达认为, “三驾马车”着重写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关注整体性生活走向,这批作品使现实主义得到了升华和发展。作家面对新的矛盾,提供了鲜活的形象,提出的某些社会问 题让人觉醒,弥补了当时文学总体格局的缺陷。他同时也谈到这些作品存在的一些局限,比如在形而下的展示上、对人的紧迫感和发展问题的认识等方面,缺乏具有 时代性的深思,这在以后河北作家的创作中有所修正。“三驾马车”的出现并非偶然,它背后是燕赵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施战军认为,“三驾马车”在当时实现了对新写实小说的超越。及至“河北四侠”刘建东、胡学文、李浩、张楚,他们接续了“三驾马车”的现实主义传 统,但又融入了个人的品格。胡学文的小说常常有撕裂感,他没有找到疗救现实的药方,但是他想呈现出撕裂的心境。刘建东是现实底盘很重的作家,能把叙事节奏 和现实的厚重很好地结合起来。李浩是结构和词句的迷恋者,当他将先锋的实验有所收敛时,总能写出受关注的作品。张楚的小说更像是梦呓的笔记,他的小说中多 是无力者的形象,但是通过无力者的“失力”让人发现了力量。

  报告文学与散文、诗歌:应关注现实,形成扎实的风格

  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河北的报告文学就一直引人瞩目,近些年河北报告文学创作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中青年作家。李朝全认为,河北报告文学的特点 是立足燕赵、记录时代、参与现实,具有优良的报告文学生态。作家视野开阔,取材广泛,立足本土,关注燕赵人文和区域发展变革,并且个性鲜明,注重传递正能 量。但在他看来,河北的报告文学作家应更多关注现实,更具针对性地写出反映百姓心声的报告文学作品。

  在散文创作方面,河北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彰显了作家的人文情怀。青年一代的散文各具特色,但也存在着一 些问题。司敬雪认为,青年作家欠缺应有的文学风骨,容易把精神的升发与艺术的锤炼简单化为表面的乖巧。因此,青年作家要不断增加文化学养,把精神多用在文 学风格的培养上。

  张清华谈到,河北的诗歌创作现今仍以“50后”和“60后”为主,“70后”渐成气候,刚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大解值得关注。河北的诗歌刊物 曾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诗歌批评也具有独特的分量,一些重要的诗歌批评家对于整个当代先锋诗歌的批评和实践作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孙德全、何向阳、成曾樾、李一鸣、王力平、李延青、白烨、孟繁华、李建军、郭艳以及来自河北的近30位作家、评论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