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中国陶鬲谱系研究》首发 公布古代饭锅演变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8月06日16:06 来源:北京日报

  昨日,《中国陶鬲谱系研究》首发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如此专业的内容,故宫的翻译显得“萌萌哒”:民以食为天,陶鬲是中国古代最普通的一款“饭锅”,这本书首次系统讲述了它上下三千年的演变历史。

  陶鬲是我国古代先民日常生活使用的一种炊具,用于煮饭。从众多文物中选择“鬲”单独解读,就好像是写了一本类似“饭锅谱系研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解释,没有选择高大上的青铜器,而是选择更接地气儿的鬲来单独研究,是因为这款炊具无论是王臣还是百姓都需要应用,更具有普遍性。

  其实,古代的炊具也有很多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簋,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甑,蒸食用具。鬲脱颖而出,是因为其的多变性。单霁翔举了个例子,本书封面上就是一件陶鬲,出土于山西省太谷县白燕遗址,年代约为夏代后期偏早。它的学名叫高领袋足鬲,袋足就是空足的意思,水可以直接注入到三条空足里,用来烧水做饭。为了让鬲的容积尽可能大,空足制作得特别圆鼓。空足下面还有一段圆锥形实足跟,可以避免空足底部被磨损漏水,同时还能抬高陶鬲的高度,让下面的火燃烧得更旺。在它之前的鬲还有更早的形态,在它之后的鬲还有更多变化。“因为有变化,所以考古工作者可以通过出土文物的特点,断定年代,甚至判别这属于哪个部落。”

  专家介绍,陶鬲中国古文化中存续的时间长久,分布的地域辽阔,变化的特征鲜明,被誉为中国古文化代表性的化石。这部文集就从考古学文化的视角,揭示了陶鬲上下三千年的演变轨迹。除了了解古代“饭锅”的历史,这次研究对于追溯中华古文明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刘冕)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